昨天,我去石林了。我确实享受了免票政策, 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石林算是一处自然奇观,很多去过的人都说开了眼界,花费也算物有所值。
我是第二次游石林景区了。第一次游石林已是上个世纪的事情,那时候我还是个学生。这一次,我不是看风景,是找记忆。
我没有去感叹风景如何奇美了。我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一句问话之上,“这个景点我是否还有印象?”
你游石林,可能是欣赏一幅立体画,而我,是读一本发黄的、残破的、字迹模糊的历史小册子。
你感叹的是,景观为何如此奇美?
我感叹的,是伸手摸到的那块巨石为何已经包浆如此严重?
我还感叹,二十多年过去了,除了景区核心区域那些石头没有变样,其他所有东西都已经面目全非。
景区外面,道路纵横交错,总让人担心走错了路。各种水塘奇石星落棋布,也不知是人工修建的,还是自然生成的。
景区门口,增加了当时不曾有的摆渡车站。不远处,是一幢气势雄伟的建筑,据说是地质博物馆。
游客中心很豪华。当我停好车,走过一条下穿通道,来到游客中心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是走进了高铁站,又或是航站楼。
我到处寻找登机口,却怎么也找不到。我问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却告诉我,让我先去买票。
可是我都不方便告诉她,我是来享受免票的,直接进园就行。于是只好自己一处处寻找。这里是售票厅,那里是民族产品售卖中心,这边又是什么导游服务中心。
折腾了半天,才在一条宽阔的马路边上发现了一块指示牌,说景区大门由此前往,路程两公里。
真不知道这游客中心是怎么选址的,居然还要再走两公里!
走了两公里后,终于来到了地质博物馆,景区大门也就不远了。
我唯一有印象的,只是景区里面的某几处石头。而外面的这一切,完全是陌生的,就像我从来不曾来过样的。
景区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扛住了岁月的侵蚀,没有被人们明显地破坏或改变。它给人们展现的,是最接近于真实的过去。它能让那些怀旧的人,轻松地找到岁月流逝的线索。
想想昆明这里几处别的景点,比如吴三桂的故居,大观楼的长联,无不是如此。
观景点,就是忆往昔,或是读历史。在北京爬长城,游故宫,参观十三陵,也是如此。
这些景点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是人类对岁月流逝的对抗。
可是,岁月流逝是咱们能对抗得了的吗?对抗不了。
所以,我有一个观点,我们与其沉浸于过去的岁月,不如积极地融入当前的生活。这就是我更愿意选择深度游,放弃景点游的原因。
我是来自大山的孩子,从小就梦想着与大海拥抱。所以,当我去到某个海岛,住进了渔民家里,一呆就是一星期,体验打鱼、赶海、采香蕉的乐趣,我就觉得生活很幸福。
算了,不就是重游了一次石林,至于要说这么多吗?
我开车准备驶出停车场,一收费员大叔走了过来,递过来微信二维码,让我交停车费15元。
我从包里摸出了15元现金,递给了他。
然后,我望着他,问道:“只停了不到两小时,为什么收费要那么贵?”
大叔一下子懵了,嘴里“哦”“啊”“这个”了一阵,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我估计很少有人这样问过他,所以他一下子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伸手挠头,努力地组织语言回我,却发现我对他笑了笑,车已缓缓驶出了大门。
那只挠头的手尴尬地停在了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