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篇第十二」2
【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冉雍问何为仁。孔子说:“待人如见诸侯(一般恭谨),使民如行国祭(一样诚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仕于诸侯无怨,仕于大夫无怨。”冉雍说:“我虽不才,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注释】
“仲弓”,即冉雍,字仲弓,孔子弟子,小孔子二十岁。名列孔门十哲德行科。
“出门”,此处意指在外待人接物。
“如见大宾”,如同会见诸侯。意指心怀恭谨。“大宾”,指诸侯。
“使民”,差使百姓,对待百姓。
“如承大祭”,如同进行国祭。意指心怀诚敬。“大祭”,指诸侯之祭,即国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遭受的不仁不义或苦难灾祸等事,也不要加诸他人。成语,不译。
“在邦”,指仕于诸侯。“邦”,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怨”,责备,埋怨。
“在家”,指仕于卿大夫。“家”,古代卿大夫的封地。
“不敏”,不才,才能有限。“敏”,此处指才能。类似用法如《国语·齐语》中的“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于田野”。通常是解作聪敏,今不从。
“事”,做,从事。
【评析】
“仁”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在实践中有很多不同的表现。本章“仲弓问仁”,孔子就在上一章“克己复礼为仁”的基础上,对仁进行了更加具体的描述。
孔子认为,待人接物要像会见诸侯一样恭谨,对待百姓要像举行国祭一样诚敬,这就是“仁”的表现。“出门”所见多半并非诸侯,也可能是卿、大夫、士、庶民。但无论与谁相见,都要“如见大宾”一般恭谨,这也意味着要平等地待人,可谓“一视同仁”。既然“出门如见大宾”一般恭谨,那么“使民”便也要“如承大祭”一样诚敬,如此才能保持行为的一致。若内心充满轻慢之意,将百姓视为“草民”、“屁民”,那就完全违背了孔子的主张,是为典型的“不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推己及人,现代人称之为有“同理心”,这也是一种“仁”的表现。当然,这里的“不欲”,是指自己不愿遭受的不仁不义或苦难灾祸等类似之事。
“在邦”仕于诸侯,“在家”仕于大夫,两者都关乎“事君”。子曰:“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以道事君”是“为仁”,“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是故“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里的“怨”,是指发泄不满情绪的责备、埋怨,因其于事无补,所以并不同于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批评。因此,“无怨”并非是指不要批评。此外,“无怨”亦非指人不怨己,而是指己不怨人。因为即便是圣人,也无法使人尽不怨己。现代不就仍有很多人将中国之弊归咎于孔子吗?
恭谨、诚敬、同理、无怨,此皆发之于心,都属“为仁由己”的心地功夫。而内约于心,则正是“克己复礼”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