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在我的印象里,我们家祭祖都是在大年初一,清明祭祖的仪式自然是没有,父母都60多了,一生在田间劳作,清明农耕对二老来说很重要,年年如此,即便母亲现在在城里带孙子,每到假期依旧回到老家劳作,父亲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一直守着他的一亩三分地。用我母亲的话说:“做农活就是他们的工作,是农民的本分,作为一个农民不干农活,那像什么样子?”也曾多次劝过父母,年纪大了就不要干了,二老回答等到干不动的时候就不干了。
其实作为农村老人,父母基本没什么积蓄。年轻时,为了我们付出了所有,又落下来一身的病痛,小病还能扛一下,如果生场大病,农村医疗报销后,仍需要一大笔费用。这时,就需要我跟弟弟共同承担。还有就是我们都刚成家,房贷,车贷,孩子以及一家老小的生活,又正是事业发展的阶段,所以,他们想继续劳作,多少换些费用,尽量减轻子女们的负担。
这也是很多农村家庭,老人们的现状,有些老人还需要一边做农活,一边帮着照顾留守的孙子们。或者,这就是中国的父母,为了孩子们,负重前行也甘之若饴!
如今,我们也做了父母,深刻体会父母对子女无条件付出的心!
此刻!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深深的在我脑海里回荡
我好像已经很久没有陪陪老父亲喝喝小酒,没有陪母亲唠唠嗑了,我要立马给二老打电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