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级37期,王萌,坚持分享第57天。
孩子睡了后看了下新闻,被一则“人民网评男子上门掌掴男童:鲁某某愤怒的一巴掌,打掉了什么?”刷屏了。
起因是打人男子鲁某因自家孩子在幼儿园被打伤,上门沟通过程中掌掴孩子并与其家人发生冲突,推倒孩子爷爷,致其腿部骨折受伤。鲁某因涉嫌故意伤害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儿子头皮被戳破,鲁某某心疼不过,怒气冲冲讨说法,这是人之常情。这事搁在谁身上,恐怕都咽不下这口气。但是,鲁某某最大的失策在于,他动手打人了,且打的是一名男童。挥出一巴掌,看似出了一口气,但实际上也切断了自己的“后路”。这不是保护自己的孩子,而是陷孩子于“不义”,也陷自己于极其被动的境地。
正如人民网说的:以暴制暴,冲动不理性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极其恶劣,作为成年人要给孩子提供如何解决矛盾和冲突的示范。小孩子之间的矛盾,让小孩子自己解决,没有任何一个人在小时候没有发生过矛盾,而不是动手。之所以是大人,证明该明白法律,有了素质。
鲁某某愤怒的一巴掌,打掉了什么?鲁某某一巴掌打碎了自己和儿子的前程。
鲁某某现在已经被刑拘,将来如果被判刑,不仅会被开除公职,还会被开除党籍。如果非国家工作人员,会被解除劳动关系。等于鲁某某一巴掌打碎了自己的前程。
为什么说毁了儿子的前程?因为鲁某某被判刑后,儿子基本和一些特殊岗位的公务员无缘了。虽然我们国家公务员法没有规定父亲被判刑,儿子不能考公务员,但是,不要忘记,公务员录取有一个环节,叫“政审”。而且,政审中,单位的通常做法,是只告诉结果,不告诉原因,所以很多人莫名其妙被政审掉了,根本就知道原因。
一巴掌打掉了自己的路,也打伤了两个孩子。
有的时候我们老说孩子的情绪是最不好掌控的,但其实对大人来说学不会掌握情绪,才是最大的危害,害人害己!在我们冲动的时候,一定要多想想后果,想想自己的家人。遇事一定要冷静,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制造问题!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一环,不要让“你不教育,我就来教育”成为暴力的掩护。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一方面,作为家长情绪化处理问题不可取,应理智规范自身行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应不断引导并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三观,让小朋友逐渐意识到伤害他人的行为是错误的、严肃的。矛盾可小可大,但不要让本可以商量解决的问题,转化成伤人害己的大事件。
正确认识孩子间的矛盾,拒绝“以暴制暴”。作为家长,我们应正确认识孩子间的矛盾,不能“以暴制暴”。为人父母在自家孩子受伤后,担忧和心疼是可以理解的,但通过暴力的方式讨取公道难免过于冲动。孩子为人处世的方法很多是从家长那学习的,如果家长一遇到矛盾就采用极端的方式处理,那么孩子以后也可能会用“暴力”手段处理人际问题。即使当时出了一口气,但并未能从根本上对杜绝校园矛盾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甚至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事故情节。
作为成年人,要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要尊重法律,而不是头脑发昏;要尽到应该尽的责任,而不能缺位和越界。更不能突破法律底线宣泄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