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浪新闻、网易新闻、腾讯娱乐官方平台报道,香港著名影星吴孟达于昨天(2月27日)因肝癌救治无效去世,终年68岁。
他是几代人心中的喜剧男神,在《逃学威龙》、《鹿鼎记》、《破坏之王》、《百变星君》、《食神》、《赌圣》、《武状元苏乞儿》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港式喜剧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搞笑的经典形象。在人们的记忆中,他饰演的一个个小角色看上去并不起眼,却有一股看淡名利,看穿人生,笑傲江湖的豪气,让人心生敬畏。
世事本无常,任谁也逃不过生老病死。只是一个月内,先是音乐才子赵英俊,再来喜剧明星吴孟达皆因肝癌离世,让人唏嘘不已。
肝癌在我国死亡率为23.72/10万,居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仅次于肺癌。
为什么很多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
那是因为肝癌细胞十分“狡猾”,习惯在人体的右上腹肝区悄无声息地繁殖后代,这种起病方式常常不会有早期症状,不像胃癌会有明显上腹疼痛,也不像肠癌会伴随便血、腹痛症状,难怪都说“肝是哑巴”。又因为肝脏供血丰富,肝癌细胞很容易借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包括肺脏、肾上腺、骨骼和脑部等,造成癌细胞扩散转移。因此,一旦诊断为肝癌,往往已到中晚期,癌细胞已扩散,治疗难度非常大,5年内生存率很低。
哪些人容易得肝癌?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 年版)》指出以下人群患肝癌风险大,属于高危人群:
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过度饮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
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
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糖尿病患者
有肝癌家族史
男性>40岁,女性>50岁,伴有上述病因
现代生活节奏如此之快,加班、熬夜、应酬、不健康饮食,已经让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脂肪肝人群在我国已高达2亿,而且逐渐呈年轻化趋势。脂肪肝不控制,下一步就是肝硬化,再下一步就是肝癌。肝癌离我们远吗?
其实,肝癌是可以早期发现的。
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大力推行高危人群的筛查,特别是针对肝癌的早期诊断率显著提高。筛查的工具采用肝癌三项: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异常凝血酶原(DCP)和肝脏超声。而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普及肝癌的早诊早筛。对比中国和日本的数据可以看到,国内医院收治的肝癌病人70%以上都是中晚期的病人,而日本医院收治的70%以上都是早期的病人。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肝癌三项(AFP、AFP-L3%、DCP)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肝癌的检出率,比影像学提前3-28个月预警肝癌发生,而肝癌的早期发现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最新的《原发性肝癌的分层筛查与监测指南(2020版)》提倡将肝癌的筛查与监测纳入国家公共卫生计划,并推荐血清AFP联合AFP-L3、DCP检测以提高早期肝癌检出率,推荐高危人群每6个月、极高危人群每3个月进行一次筛查。
肝癌,来之无形,察之觉晚,呼吁大家一定重视肝癌早筛的重要性,不要让遗憾一直伴随着我们。
愿天堂没有病痛,达叔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