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多,我从《射雕英雄传》开始爱上了武侠。然后陆续看了《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侠客行》。因为学业繁忙,并没有看过很多,但总还有一些感受想要分享。
武侠小说,于我是精神上的慰藉。眼前的是书桌和写不完的卷子,翻开书却好像进入了这个世界般。我看郭靖赠黄蓉千里马,看萧峰与段誉饮酒,看杨过十六年练武,看洪七公用鸡腿在桌上写着“我去也”。我想世上怎会有如此的逍遥自在法儿?饮酒,作乐,练武,快意且有魄力。
用一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对我来说像是月亮与六便士。我的生活是六便士,书里的武侠世界是我的月亮,虽然这月亮并不像斯特里克兰的艺术存在在他的世界里一样存在于我的世界。
江湖儿女多痴情种。无论过得怎样逍遥,武功多高强,手段多狠辣,似乎都逃不过一个“情”的劫。李莫愁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是因情堕了魔;杨过十六年后不得见小龙女,怀着高强武功跳下高崖。萧峰面对民族间的血海深仇,心中深爱阿朱。他们有的最后终于得偿所愿,有的却孑然一身。像杨过最终携小龙女与神雕一同下山固然极好,但于身后忍不住落泪的郭襄却不是如此。这也是为何,《神雕侠侣》的结局给我以淡淡的忧愁之感。
萧峰与阿朱,是最让我难过的。明明相爱,却横过了用不可能跨过的沟壑。塞上牛羊空许约,不知若是没有这道沟,他们能否共赴那塞外牛羊之约?到那时,定是阿朱穿了朱红的衫子,他们二人再也不分离。阿朱死于萧峰掌下,也是出于对他的深爱,萧峰心中又该有多悲痛?当时看到这里留了不止一次眼泪。
失去了爱人,在江湖上的闯荡还会不会快意?我觉得大抵是不会了。就像小龙女走后的十六年,杨过再不是张扬的少年郎,他清瘦、忧郁,在如此心态下发明了黯然销魂掌。而与小龙女重逢后,黯然销魂掌却施展不出了,这是当时“不快”的心境消失的结果。可失去一招半式与重新得到爱人,孰重孰轻?我相信他们皆愿用武功来换回爱人呢。
但在现实中,这样的人大概不会很多。
这便是我心目中武侠世界的魅力所在:大碗喝酒,喝下他们自由灵魂的快意;纵马奔腾,尽管不知奔向何方;爱得浓烈,恨不能把心掏出来给对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