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读者M曾经给我留言,说TA每天晚上睡前,想起第二天睁开眼睛就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顿艰难,难免会感觉惶恐、悲哀、空虚、寂寞。
这时候,TA就会想,这个世界上有的人比自己还惨,这样一想,不良的情绪就减轻了。
还问我,这样正不正常。
1
其实,只要懂得区分人的共性和个性,很多问题就能看得更透彻。
包括情绪。
通过外界来寻找“自我”的坐标,这是人的共性。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就通过与他人的协作来完成自我保护,从而得以生存繁衍。
之后,又是通过与他人的协作,我们得以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继而是工业社会,商业社会、信息社会。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是社会性的动物,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增加、细分,我们与周遭的关系只会越来越紧密。
这漫长的和衷共济,带给我们文明演进的同时,也给我们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思维、行为习惯:
——要通过他人来定义自己,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如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修正自己,通过与别人的比较来衡量自己……等。
这正是人的社会性给个体带来的副产品,是非常正常的事。
如M,在消极萎靡的时候,想想有比自己惨的人存在,心里就好过些,这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
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么?
当你因为没有鞋子穿而哭泣时,那你要想想,这个世界有的人还没有脚。
而M问我这正不正常,大抵是因为TA很善良,认为这样想不大厚道,但这样想,又很有效。
这种想法厚道不厚道我不敢讲,但我想这是人之常情。
坦白讲,我自己就常做此想。
通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来达致“知足常乐”,无可厚非。
2
前段时间,读者A在微信上跟我聊了几句,说有时候感觉自己挺孤独的,问我,我说很正常啊,谁不是孤独的呢。
其实,人害怕孤独的原因与上述类似。
正因为我们习惯了团体协作,所以总觉得孤独不正常,总要有个人陪着才是好的,才是对的,却不知道,这本来只是一个习惯而已,而不是本质。
人的本质就是孤独的,即使生活、工作需要与他人进行联结、融合,但你的心里想什么,也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懂。
加之生命的有限性,没有人可以不死,包括你以为可以长相厮守的那一位,所以:孤独是实相,常伴才是假象。
——说“永远”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本来就是人意识层面的一个梦想而已。
人终极是孤独的,所以别指望所有喜欢你,也要慢慢学会一个人走路。
匈牙利作家马洛伊•山多尔说过:
——有一段时间,我感到孤独就是一种惩罚,就像把一个孩子关在一间黑屋子里,而成年人在另外一间屋里谈笑风生。后来,有一天我们也长成了成年人,这才知道,孤独是人生中一种自觉的独处,而不是惩罚,不是受伤者和患病者的退隐,也不是怪癖,而是作为一个人生活里的唯一、真正的存在状态。
3
通过“比下有余”来进行自我调整,在孤独时享受孤独,是一种能力。
如自我调整,当你看到别人比自己更惨,比自己更空虚更寂寞,你会觉得自己的空虚与寂寞不是独有的,自然就有了“别人也一样”的安全感,也就不会感觉那么“冷”了。
又如孤独,当你知道孤独是身而为人必须面对的一个切面,它对你的伤害自然就低了。
然而,虽然在思想、行为上“求同”、合群很正常,但未必是好事。
凡事都要讲个度,讲个平衡。
情绪也是。这个道理跟悲伤过了度就是绝望,高兴超了标就是癫狂一样。
如果事无巨细都要在别人身上答案,从别人那里找到自己,以至令自己无所适从,焦虑惶恐,那就过了:
这就叫迷失,把“自己”丢了——
合理对比的自我疗愈,变成了争先恐后的恶性攀比;
因为害怕孤独,而宁愿沉溺于一些低级趣味的人事物;
这些都是自我丢失的表现。
此外,对于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该反对的还是得反对。毕竟人群效应固然让人感觉安全,但“乌合之众”却未必能带你触碰真理。
4
总之,对治情绪的方法是觉知,觉知的前提,则是对该情绪的认知。
而共性与个性的划分与归类,会让我们提升对情绪的认知度。
知道哪部分属于人的共性,哪部分属于人的个性,你自然会知道:你不是唯一,但你又是唯一。
说你不是唯一,是你面对的大多数情况如害怕孤独、通过与他人比较来定义自己并不是你独有的,你只是绝大多数人中的其中一位,这样想,就会轻省很多;
而说你是唯一,是因为有的人可以很好地处理、对治,那你也可以,如此,便会有意识地去提升认知,并进行刻意练习。
接纳共性,同时呈现“个性”;接受整体,但又不让自己“泯然众人”。这就是你要做的。
5
而今人心浮躁,我们的灵魂和皮囊常常不能同步,灵魂反而常常跟着皮囊走。
在各种名闻利养的裹挟下,我们常常记得“我们”,却忘记了“我”。
你只需要在想到“我们”的同时,继而想到“我”,很多问题就能找到突破口。
之后,你会发现,即使“空虚、寂寞”是常态,但你感觉“冷”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说白了,对于人类身上的共性/个性的觉知,会让你少了顾影自怜,自怨自艾,而开始去探索真正的自我。
而这个自我,也是专属于你的“世界”。
从“我们”中找回“我”,和从“我们”中寻求支持与安慰,一样重要。
我是悟恩,祝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