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不会辜负一个真正勤奋的人,但也不会同情一个表面似乎很忙的假勤奋人。
一、帮了别人,耽误了自己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的钟晓芹,只要走进办公室,就是忙忙碌碌,几乎做到了同事的有求必应,甚至连接杯水都帮别人做了。她忙到脚不沾地,可这又怎么样呢?
好多情况下,帮了9次忙,你是好人;但仅有一次不帮,你的9次好也被这一次的不帮给淹没了,你依然不是好人;“帮忙帮到底”,说起来容易,可这个“底”在哪里?帮别人忙了,自己的正事、工作被耽误,任务完不成,质量上不来,业绩也无脸见父老乡亲。
陷入这样的状态,我们就进入了积极的废人状态,积极了他人,误了自己,因为你干了太多不该干的事情。
二、一心一意,才是明智的做法
在《五种时间——重建人生秩序》里,作者王潇建议“时间叠加”使用。瑜伽馆的教练教学生瑜伽,既是赚钱时间,也是好玩时间,可以一心二用。
但在《格局》里,吴军并不主张同时做很多事情,人脑不同于计算机。计算机计算功能强大,通信的带宽比较宽,可以多任务并行处理。
但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人脑同步思考的能力,其实非常有限,由于生理上的局限,人的某一时刻只能接受、保留和处理少量的信息,如果一心多用,或同时进行好几项工作,反而因来回切换工作任务而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失误频发,甚至不断出现错误。这样就会影响人的工作情绪和心情,情绪不稳,一切归零。
我们应当列出事情清单,采取优先级和二八法则的办法,一样一样完成任务。这样看似单一做事满,实则完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在突飞猛进,业绩的奖杯便在不远处的前方等你。
三、“速成”真的就能让你快速学成吗
精神匮乏的时代,人们迷信“神的力量”可以让人免灾、幸福,精神生活多彩了,人们开始迷信各类“保健品”,想使自己更美更健康更长寿。
现在是智能时代,网上的各种课程“速成班”如雨后春笋,各屛皆是。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这无可厚非,但仔细想一想,哪有一种技能,是简简单单就掌握的?
达•芬奇是意大利的著名画家,他也是从天天画鸡蛋开始的;宋徽宗的鹰,赵子龙的马,郑板桥的竹子,齐白石的虾,哪个是速成的?都是十年磨一剑的功夫。
有人问《格局》作者吴军:
学什么专业,未来收入高,工作还不会太辛苦?
吴军告诉他:
轻松而回报高的专业,几乎不存在。抱着取巧心理的人,不是在和同龄人竞争,而是在挑战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挑战市场的有效性,或者说是在和上帝竞争。
因此,迷信别的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迷信技能、学问能“速成”。
你是否想成为积极的废人,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意志。
说难,是因为人的本性难移,都想在工作、生活面前走捷径、抄小路,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说易,就是要学会“自私”,少帮别人;让自己做事的节奏慢下来,按部就班地全心去做,而且有始有终;脚踏实地的学习,在学习中积累知识,在成长中积累经,不迷信“速成”,唯有学习才成。
总而言之,不想做积极的废人,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拒绝不该帮的忙,学会说“不”;
专心致志先做完一件事,再做下一件事;
用心学习,不迷信“速成。”
读干货类书籍,分享干货知识,帮你解困惑,快乐我自己。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日常。
我是紫烟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