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影/郑艺
坊巷文化是福州这座千年古城最有魅力的地方了,那一街一巷,既有市井气息,又具人文情怀,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三坊七巷"了。那么,您知道"七转弯巷"吗?
没听说吧!其实,就是福州本地人,知道七转弯巷的大概也不多的。所以,当我站在大觉禅寺的门口,询问周围的几个店铺老板伙计哪里是"七转弯巷"时,还是费了点周折的,她们都说不知道,因为有了解到七转弯巷原来是在一个叫丁戊山的地方,我又打听丁戊山在哪里,一个热情的大姐指着禅寺里的介绍文字说这里就是丁戊山,搞得我和被问路的人更是一头雾水,最后,还是大姐问了坐在禅寺里打瞌睡的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奶奶,由大姐充当不会说普通话的老奶奶和不会说福州话的我的翻译,终于,弄懂我意思的老奶奶带我走了两步——真的就只有两步——指了指禅寺门外的巷子,"就是这里?"我和大姐都觉得搞了半天,怎么能就在面前呢!
其实我后来发现,也没有那么难找的,主要是因为我是在巷尾问的路,在巷子口是有清晰的路牌标志的。
七转弯巷位于福州鼓楼区闹市中,是连接仙塔街和东泰路的一条横向小巷,长也就两三百米。据说,过去东泰路这一带地势很高,属于于山支脉,叫丁戊山,那时,七转弯巷就是丁戊山的一条山路,因路窄难行,有7个接近90度的大转弯而得名。此前,巷子约有3米宽,最窄处仅容3个人侧身过,曲折且长,人们都形容走进小巷就如同在迷宫里。当然,那都是从前的事了,随着2009年福州小街巷改造建设,七转弯巷被改造拓宽,如今只剩下三道弯了。
走进七转弯巷,水泥路面平整干净,依旧是窄窄的巷子两侧,是白色的青瓦乌脊的马鞍墙,正是福州传统古民居的特色。巷子里只有一个社区和一处民居,社区叫竹林境社区,镂空玻璃方格木门,不像寻常的社区门面,倒像个幽静的茶室;民居是七转弯巷3号,同样的镂空方格木门,还有个漂亮的仿古屋檐,两个灯笼高高挂着,很有过年的味道。墙外两边是居民小区楼,一溜深灰色的外墙,小巷和小区在如荫的竹林映衬下,显得格外的安静。偶有三三两两的学生经过这里,也不像那个年纪的孩子般打闹,安安静静的走过,"难怪这里叫竹林境社区,颇得竹之神韵啊",我心里这么想着。
七转弯巷不但有竹林带来的雅致,还有神灵赐予的安详。在这条不长的巷子里,至今仍存有明朝古刹大觉禅寺和清朝广化堂两处古迹,大觉寺我刚刚拜见过,里面香火鼎盛,而广化堂却没有找见,据说历史上,广化堂是居福州三十六堂之首的。
出了巷子,就是仙塔街了,商铺林立,巷口就有东街派出所,从充满古意的小巷一脚踏入车流不息的街道仿佛经历了一次穿越。古寺里的钟声还在耳边回响,身边已然出现了修建地铁的工地,城市的建设步伐在加快,越来越多的小街巷已经开始消失了,或许有一天,那些七转八弯的巷子只存留在老"虎纠"人的记忆中……
20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