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我出生到一岁,我妈妈是我主要的养育人。
2 当我是一个 成长中的孩子时,我爸爸和奶奶是我最喜欢的养育人。爸爸欣赏我鼓励我,奶奶任由我做我想做的事情,对我没有要求,无条件的接纳我。
3 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我是通过“干活”向妈妈表达我爱她。
4 我妈妈是通过“照顾我的生活起居,对我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来表达对我的爱的。
5 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我通过“爱表现,勇敢,坚韧,开朗,乐观,不需要对方操心”来表达对爸爸的爱。我也是无条件的爱奶奶。
6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爸爸通过“赞赏我,肯定我,高期待”来表达对我的爱的。
觉察:我是这样一个人,通过以下方式来表达爱:为对方干活,爱表现,勇敢,坚韧,不需要对方操心。
并且以以下方式感受爱:生活中都做到对我的照顾,还要看到我的闪光点,认可我,肯定我。
接纳:对我而言,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爱,感受爱,对我而言是最自然的。 同时,这是我小时候决定的一个模式,如果我喜欢,我决定改变我表达爱的方式,我要带着爱去表达,而不是义务与责任。
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我表达对妈妈的爱很少,以前就是对抗关系,越要求我做,我越不做,或者特别别扭的做。但其实到现在,我意识到很多事情是我主动去做。所以我感觉我和妈妈的爱流动起来了。我如果在关系中,多沟通,表达我的不愿意,就会更了解对方,也会多出爱和理解,同时也会去为对方付出。但这种付出是基于爱和理解的。
行动:
1 花时间找到那些对你重要的人真正向你表达爱的方式。
通过这个练习,我确认了父母对我的爱,而不用内耗于他们为什么不爱我,只是他们用他们的方式我不太舒服和接受的方式像我表达爱。我会告诉妈妈,多肯定我,多看到我的优点,让我有价值感,而不是去要求一些我不愿意做的事情,然后对我贬低。也让妈妈看到我甜甜圈的整面,而不是那个洞。
爸爸对我的爱,在成人后其实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我发现工作后,我怎么做也达不到爸爸的要求,然后就陷入一个特别负面的情绪中,觉得唯一爱我的人我也满足不了了。我接纳爸爸对我现在达不到他期待后的表现,这也与我无关。
我用妈妈那感受到爱的方式对爸爸,努力干活,确没有用爸爸感受到爱的方式去肯定爸爸,赞美爸爸。这也是爸爸认为我不是小棉袄的原因。爸爸也一直希望我们肯定他,赞美他。
2 接下来我要跟老公沟通我表达爱与感受爱的方式,同时也要看到他所用的方式,更多的互相了解,用对方的所需要的爱来表达。
3 我要调整一下我爱的方式,我需要更柔软,包容,同理一些,而不是干什么都冲在第一线,我需要调整回女性的角色,而不是只使用男性的竞争勇敢拼搏的特质。作为家庭中的角色,让女性角色归为,把男性角色归还给老公,让家庭更加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