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全 产业理解|企业如何利用科技布局未来?(6/7) 今天水水的
今天是“企业前瞻性经营”的第六讲——“布局未来”之《利用别人的坦克,打出自己的闪电战》。
一、企业经营和军事的相似性
不存在没有竞争的企业。既然有竞争,就有很多和战争相似的地方。
在未来,所有企业都是高科技企业,而战争将是运用高科技最彻底、最坚决的一个领域。因为多用高科技,更能减少战争中的损失和失败的可能性。
例子:
《战争改变历史——1500年以来的军事技术、战争及历史进程》一书中讲到:英国人之所以能够挑战西班牙的海上霸权,靠的是它有相对小而灵活的军舰。为了配合英国船小而灵活的特点,英国人研发出了射程很远的炮,但杀伤力弱。后来英国人发现,自己的炮的核心威力不是打得远,而是近距离破坏力大。所以改变了战法,从原来远远地发炮袭扰变成每一次都迅速地抵近,然后用威力巨大的炮齐射,直接摧毁西班牙的舰船,从此获得了海上霸权。
这个例子说明,最新科技出现的时候,往往不够完备。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参数没有调到最优。炮应该是近距离平射的,而不是远射。
缺乏配套技术。没有训练迅速把船冲到敌人眼前的能力。
缺乏相应的战略。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是抵近射击。
二、如何在自己的产业里利用高科技打出闪电战?
了解最新科技的潜力。尤其是当它现有的能力不够的时候,要知道它能够做到什么水平。不要以为它现在能力不足就永远不足,要能看到潜力。同时要知道这个潜力解决本行业痛点的能力。要知道哪些科技的性能提升能够解决掉本行业最核心的问题。
积极组织配套技术,使这个科技的潜力能够被充分发挥。
以最新的运营方法相配套,形成完整的战略战术,形成完整的经营思路。
例子:
马斯克做特斯拉,就是依托先进科技制定相应战略战术的。
首先,马斯克意识到了锂电池已经在电池领域里形成了创新。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依然没能够达到使得一辆车装上锂电池就能够行驶距离达到普通的烧汽油、柴油的车的行驶里程。他的思路就是调整参数,使得它能够达到甚至超过传统汽油车的水平。
其次,他积极去解决配套的技术。用最好的电池,并且大大增加电池数量,做成电池板,使得一个车承载的电池数量远远超过了一个油箱的数倍。
再次,他积极研究电池的电池组的管理技术,使得电池组的能量能够稳定地输出,输出功率达到最优。
再后来,他以互联网企业的姿态站出来,从网上卖车,进一步取消了传统4S店庞大且耗资巨大、搭建系统旷日持久的4S系统,最终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总结他成功的方法就是:了解科技的潜力,积极组织配套的技术,使科技的潜力能够被充分发掘出来,同时与新的运营方法相配套。
关注“全球风口”公众号,回复“马斯克”查看详细内容。
三、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必要性
我们的老祖宗最擅长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比如《孙子兵法》。但是现在中国的企业家经常是打哪指哪,是战略拙劣的战术高手。所以雷军曾呼吁,不要因为战术的勤奋而掩饰了战略的懒惰。
所以,中国企业要用科技打出闪电战来,必须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根据理论调整自己的实际操作和发展方向。
企业经营像顺水行舟,一方面大趋势要掌握,要顺水而下,顺流而下,不能逆流。另一方面,就是要不断地根据河的变动方向来调整自己行船的方向。
没有一条河是笔直地往前流动的,要学会根据地形的变化来灵活调整,解决实时的问题。既要有大的战略战术支持,又要有实际的应对措施,才是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充分利用科技取得竞争优势。
王煜全,前沿侦察第358天。
熊逸 11.3 | 读者的错位
唐朝对“中和”的官方解释:“中和”这番话是对君王讲的,如果君王把“中和”精神发扬光大,使阴阳不乱,那么天地自然会秩序井然,社会自然会欣欣向荣。
朱熹对“中和”做出全新的解释,原本给君王一个人讲的道理,于是变成了给千千万万人讲的道理。这种错位,造成了解释上的迂回曲折。
(1)书到底是写给谁看的?
昨天留下的问题比较复杂,也比较严峻:如果你自己不断提升修养,真的达到“中和”境界了,难道天地就会因此而有秩序了,难道万物因此就欣欣向荣了?还不要说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即便是孔子又怎么样,这位大成至圣先师肯定够得上“中和”境界,但结果呢,他自己还不是处处碰壁,他那个时代还不是礼崩乐坏?
铁证如山,似乎无法辩驳。那么,难道我们被《中庸》骗了不成?
郑玄心地单纯,给《中庸》作注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后来唐太宗编修官方教科书,统称“五经正义”,由孔子的后人孔颖达主持全局,统一思想,《礼记》用的底本就是郑玄的注本。孔颖达很细致,不但发现了这个问题,还真的给出了很合理的解释。大意是说,“中和”这番话是对君王讲的,如果君王把“中和”精神发扬光大,使阴阳不乱,那么天地自然会秩序井然,社会自然会欣欣向荣。
孔颖达的这个意见,应当让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有一种警醒,首先要搞清楚这些书是写给谁看的。这个道理说来简单,但我真的发现很多人缺乏这种警醒,而很多误解正是由此而来的。《老子》就很典型,很多话明显是写给君王看的,重要的是,在《老子》的逻辑里,君王要奉行的道理和大臣、百姓要奉行的道理往往是截然相反的。在那个古老的年代里,知识分子搞出一套思想,并不会想到刻版印刷,全国发行。今天我们看这些书,总会按照我们这个时代的常规,不自觉地把自己摆错了位置。
古人其实也存在这种问题。我们看孔颖达,他站在官方意识形态权威的立场,还能想到经典文献里的很多内容都是对君王的进言,但朱熹没有这种立场,和草根靠得更近,而天下千千万万靠着儒家经典考科举的草根读书人,当然更没有这种立场。给君王一个人讲的道理,忽然变成了给千千万万人讲的道理。这种错位,常常会造成理解上的尴尬。
(2)月印万川
我们再看朱熹对“中和”的解释,那些话玄而又玄,很难用现代汉语转达出来。大意是说,一个人应当时时刻刻谨小慎微,修心养性。等功夫精纯之后,自然就会天地有序、万物繁荣。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天地万物和我们每个人原本都是一体的,你的心端正了,天地之心也就端正了,你的气顺了,天地之气也就顺了。
这是不是过于神奇了呢?从常理来看,确实匪夷所思。天地哪里有心,天地万物和我们怎么是一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熹毕竟不是和尚,不会拿一句“用心去悟”来搪塞我们。所谓“天地之心”,这个词倒不是朱熹的发明,《周易》就说过“复”卦表现出了“天地之心”。“复”的卦象,直观看上去是五个阴爻压住一个阳爻。怎么解释,就看各人的心态了。
你可以说,这表示阴盛阳衰、乾纲不振、久阴不晴、男人被女人压制。但也可以从积极的一面去看:虽然阴盛阳衰,但阴走到尽头了,一点点阳开始冒头了。古人一般会作这种积极的理解,说这种情况叫作“一阳来复”。冬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是一年当中夜晚最长的一天,只要过了这天,白天就会一天比一天长,这不就是阳在复苏了吗?大理段氏的一阳指,名号的出处就在这里。
这个卦象让朱熹很感动,觉得在阴的积聚之下,天地之间仿佛已经断绝了生机,忽然却有生机萌发,这正体现出天地强大的生育欲望。
如果可以给天地赋予人格的话,这分明是一对存心与“计划生育”政策为敌的夫妻,一有机会就要生,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还要生,生生不息,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天地生生之德”,形象代言人就是蟑螂。以今天的眼光看,这就是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但古人缺乏现代知识,对这种生命力越想越感觉奇妙,所以用上了“天地之心”这种很有奇幻色彩的大词。
接下来,天地万物和我们一体,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从朱子理学的立场来看,这个说法倒也算是合情合理。终极天理只有一个,我们可以叫它“太极”——从字面理解,“极”就是顶点,“太极”就是绝对顶点,再也没有比它更高的了。万物之中都有这个“太极”,所以从“太极”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和我们确实是一体的。
很多人不理解:“难道‘太极’分裂成千千万万份了吗?”
“当然不是,”朱熹借用佛家“月印万川”的比喻,这样说道:“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但倒映在江河湖海,随处可见。”
古人很难转得过这个脑子,总会不自觉地认为“理”或者“太极”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朱熹自己也被绕进去了,“月印万川”反而弄巧成拙。今天我们可以借助一下物理知识:万事万物都遵循四大基本作用力,但没人会问这些力是不是被分裂了,原本是不是只有一份?
但是,即便在理学框架里,我们仍然会有困惑:“就算是我的心端正了,我的气顺了,那也只能说明倒映在我这一片小水塘里的月亮明亮起来了,天上那轮月亮难道也能跟着亮起来吗?”
(3)神学腔调的儒学
按照理学的修养原则,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内心当做一个肮脏的水池,我们每天每刻都要劳心劳神地把脏东西清理掉——除了清理旧有的脏东西,还要清理每天每刻新落上的脏东西。等完全清理干净了,月亮的倒影分外光明,和天上那轮明月一模一样。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是只有天理而毫无人欲的状态,这就是理学家心目中的理想状态。
当你清理好自己这片小水池,池水中倒映的月亮和天上的月亮,以及千千万万个水池倒影中的月亮都是同一个月亮。从这个意义上说,天地万物和你是一体的,你的心端正了,天地之心也就端正了,你的气顺了,天地之气也就顺了。
但问题是,这又如何呢?当你放眼四望,别人该歹毒还是歹毒,世界该无序还是无序。除了你自己,你没有改变任何人、任何事。
更要紧的是,你有没有觉得朱熹这套道理太迂回呢?
之所以这样迂回,正是因为《中庸》原本那些话是写给君王看的,朱熹要把它的读者变成天下人。读者变了,原来的道理就说不圆了,只能用上九曲十八弯的办法。
今后我会讲到基督教神学,有一位中世纪神学大师托马斯·阿奎那,生活时代只比朱熹略晚一点。我们向西方读者介绍朱熹,会说他是中国的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的代表作《神学大全》就很有朱熹的风格。反过来看,可以说朱熹这套理学很有神学腔。如果说儒学是中国人的宗教,可以称之为儒教的话,那么这话拿来说理学倒还有几分在理。
今日思考
理论上说,依靠个人的修心养性,最后达到正天地之心,顺天地之气,这样的人当然最有资格治理天下。但是,在科举的时代,这该让主考官怎么判断呢?
是啊,天地之心到底正了没有,天地之气到底顺了没有,这种事玄而又玄的,好像真的没法检验。现在,请你好好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朱熹,你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今日得到
唐朝对“中和”的官方解释:“中和”这番话是对君王讲的,如果君王把“中和”精神发扬光大,使阴阳不乱,那么天地自然会秩序井然,社会自然会欣欣向荣。
朱熹对“中和”做出全新的解释,原本给君王一个人讲的道理,于是变成了给千千万万人讲的道理。这种错位,造成了解释上的迂回曲折。
吴军 第238封信丨艺术品是否值得投资?
我们在之前的来信“投资101”系列(第145~153封信)中,提到过艺术品的投资,但是没有建议大家去投,今天就来说说原因。在介绍艺术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名词——梵高指数。
日本人对梵高的绘画情有独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梵高的绘画深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浮世绘是日本的一种版画形式,是反映江户时期的市俗生活的风俗画。它注重感官刺激,迎合市民们“活在当下”的生活哲学。
浮世绘打破了古典创作规则,采用了非严谨科学的透视关系,比如散点透视法、前缩透视法和重叠透视法。
这些版画最早是作为日本商品的包装纸传入欧洲的,但就是这些包装纸,在绘画非常繁荣的欧洲一登陆,就给寻求创新的画家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它对于当时的欧洲印象派绘画的冲击最大,这既包括了内容上的平民化,也包括让欧洲画家们耳目一新的艺术构图方式:在放弃了透视之后,一样可以表现远近关系,线条和无阴影的平涂一样可以带来立体效果和体积感,而鲜明的色彩更具装饰效果,非单一主体使画面能容纳更广泛的内容。
在浮世绘的影响下,后期印象派侧重描绘现实生活。在绘画技巧上,不再像古典派那样把阴影抹得看不出线条,反而强调平面涂色,不加阴影,保留线条,用色也非常大胆艳丽。后期印象派甚至放弃了西方绘画最值得骄傲的严谨的透视关系。
正是因为浮世绘对欧洲后期印象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本人对后期印象派的画家,比如梵高、塞尚等人的绘画非常喜爱。每当经济发展良好,大公司老板收入增加,他们就会有人想要去购买梵高等人的绘画。
由于日本资本的加入,使得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后期印象派绘画的价格飞涨,也不断打破世界绘画拍卖纪录。比如日本商人Ryoei Saito在1990年花了7800万美元买下了雷诺阿的代表作《蒙马特高地加莱特磨坊的舞会》( Le Bal au Moulin de la Galette),随后,他又花了8250万美元购得梵高的《嘉舍医生肖像》 (Portret van Dr. Gachet)。
到了9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开始衰退,日本人的购买力大减,以梵高为代表的后期印象派的绘画价格也大减。几年前我在日本,看到画廊里一些雷诺阿、塞尚的画,价格只有200多万美元。因此,人们说梵高等人绘画的价格可以反映日本的经济情况,于是发明了“梵高指数”这个名词。
讲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那些绘画尽管非常珍贵,但真的值上千万,甚至上亿美元么?(在历史上,奥地利画家克林姆特的代表作《阿黛拉》在2006年以1.35亿美元的高价出售,而波洛克的“涂鸦”《1948年第5号》居然卖了1.4亿美元)
(左)曾经创造拍卖纪录的奥地利画家克林姆特的《阿黛拉》(右)波洛克的《1948年第5号》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艺术珍品具有艺术性和稀缺性,因此很多人愿意花大价钱收藏它。然而,它又具有非必需性,遇到战乱,既不能吃,也不能喝。从这个角度讲,它们的价值可能被夸大了。
由于艺术品的这两个特性,能否通过收藏艺术品获利,是一件非常不确定的事情。不过,过滤掉短期市场波动的噪音,艺术品投资获得回报在长期看来是相当普遍的,而这背后也有它的规律。
先说说什么样的艺术品值钱。我在之前第14封信中讲过文物的价值取决于文物性、艺术性和稀缺性,艺术精品也是类似,它的价格取决于三个方面——艺术性、稀缺性以及前面提到的梵高指数。
我们首先来看看艺术性。很多人都讲,艺术性是很主观的事情,这个话确实有道理。大部分人会说,毕加索的绘画有什么好,在不喜欢它的人看来,那些绘画确实不值钱。那么艺术品中艺术的客观性体现在哪里呢?那就是要反映时代的特性。
历史上不同时期比较有名的几幅油画包括:
尼德兰(即今天的荷兰)画家扬·凡·艾克的代表作《阿尔诺芬尼夫妇像》。这是最早的油画之一,因此它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开创了油画。这幅画如果拿出去拍卖,价格可能高得难以估量,但是作为它的拥有者,伦敦国家美术馆 (The National Gallery) 将其视作镇馆之宝,是不会拍卖的。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画中,达·芬奇采用渐进的轮廓,代替之前绘画要勾画人物清晰的轮廓,使得画面非常有立体感。这也反映出油画技术在那个年代开始成熟。
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西斯廷教堂天顶画),这可能达到了绘画本身的顶峰。
既然米开朗基罗已经把绘画画得特别好了,那么画得再逼真也就没有意义了。于是,后来的画家都要彰显个性。如果一种绘画的个性和那个时代相吻合,那么那一类的绘画喜欢的人就多,也就值钱。
在19世纪末期,由于光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人们对光线和颜色关系的认识比以前有了巨大的提高,加上油画颜料可以放到牙膏管中,因此外出写生变得非常方便。这时,反映光与影的印象派开始兴起。如果在这个时期还要模仿米开朗基罗的绘画,那么未必会有市场。
因此,绘画的艺术性在于,它的艺术家能够懂得时代,引领时代,任何时期模仿别人的风格,哪怕画得再好,也不值钱。
总结一下,判断一幅绘画的价值首先要看它的风格是否与当时的时代相契合。当然,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开创性的大师,以及艺术的跟随者。罗丹评价后一种人时说,“蹩脚的艺术家使用别人的眼睛观察世界”,讲得可谓入木三分。
一个二流的艺术家,一辈子的绘画加起来,可能都卖不出一幅一流绘画的价格。在历史上,只有一流艺术家的绘画才有升值的空间。很多人以为一幅画只要是古画就值钱,这完全是误解。我在拍卖会上见到过19世纪70年代的大幅油画,加上画框还不到1000美元,今天订做一个那样的画框,恐怕还要七八百美元呢。我还见过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绘画,拍卖的价格只有七八百美元。
因此那些现在想花点小钱买一个不知名的画家的绘画,期望传给孙子时能值钱,这种想法是异想天开,50年后,那幅画的价钱恐怕连存放它的那一小块(房屋)占地的价钱都不到。很多古画不仅不值钱,甚至还被用来涂掉表面的油彩用作伪造当时名画的帆布。20世纪中期荷兰画家米格伦(Meegeren),就把18世纪的“古画”还原成画布,伪造大画家维米尔(Vermee)的绘画。这个故事后来被拍成了电影。
决定绘画价格的第二个因素是稀缺性。很多画家创作了大量的绘画,虽然水平很高,但是由于数量太多,很难卖出天价来,比如鲁本斯的绘画。对于那些还活着的一流画家,因为大家不知道他们还能够画出多少画,因此一般价格涨不上去。
历史上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个收藏家把两个同样的花瓶买回来,砸掉一个,让另一个的价格增长数倍,因为这时候别的收藏家就没有指望再能找到第二个了。至于二流画家的绘画,本身数量太多,画更是多得数不清,尽管个别人通过炒作在短时间里将价格炒上去了,但是无法持久。
影响价格的第三个因素实际上是宏观经济的因素,而梵高指数就说明了这一点。在俄罗斯私有化开始之后,涌现出来大量的富豪,他们热衷于收藏自己国家一流画家的绘画,在很短的时间里,将那些画家的画炒高了大约10倍。
我曾经关注过一位非常有天赋,风格独特的画家卡拉斯尼安斯基(Anatole Krasnyansky),最初他的绘画只要几千美元一幅,短短几年之后等我真想购买时,已经涨到几万美元一幅了。当我再犹豫了一两年后,他的手坏了不能够再画画了,从此他的真迹变得一画难求了。
类似地,当10年前中国的富人开始投资艺术品时,一线画家的绘画价格涨了上百倍。当然,一些人讲这里面可能也有洗钱的因素。
从历史上看,艺术精品的回报是相当高的,从二战后算起,它是唯一回报高于股市的投资方式。很多人看到这样的统计数据都觉得艺术品是好投资,但这只是表面现象。
由于那些历史上的名画,以及像毕加索、夏加尔这样近代大画家的绘画占了交易额的很大一部分,而且贡献了绝大部分价格的增幅,一般作品的价格其实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还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这也就是说,整个市场的回报和老百姓无关。
因此,除非你打算花几千万买一幅毕加索、夏加尔或者唐伯虎、仇英的画,否则投资不太可能有好的回报。这也就是我不建议大家投资艺术品的原因。
很喜欢的一位艺人林依轮是靠投资艺术品发家的。
万维钢 日课204丨主要看气质
今天咱们说个轻松点的话题,谈谈长相的重要性。“主要看气质”这句话入选了2015年十大网络用语,一般似乎是用于发自拍照的场合 —— 就算我的长相先天条件一般,但是我气质好啊。那“气质”到底有多重要呢?非常,非常重要。
传统智慧要求我们看人要看内心,谨防上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当。可是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社会,这个传统智慧就不太实用了 —— 我们每天要接触很多人,怎么可能一一了解别人的内心?你就得通过观察外表,迅速判断。
随便给你一个人,你马上就能对这个人产生一个第一印象,这是人人都有的本能。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研究,说的就是这个本能其实非常强大。
你只需要0.1秒的时间,就能对人做出相当“靠谱”的判断。
我要说的是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亚历山大·托多罗夫(Alexander Todorov)五月30日发表在 Aeon 上的一篇文章,“第一印象很重要”( First impressions count )。这篇文章说的是包括托多罗夫本人在内,各国心理学家在过去几十年的一系列研究。这些研究的结论用一句话总结,就是 ——
我们只需要0.1秒,就能只凭照片判断一个政客的能力是否胜任,而这个判断结果又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选举结果。
托多罗夫在实验室证明,受试者们第一印象觉得哪个政客看上去更有能力,这个政客最后往往就真能当选。
这个结论有点太惊人了。事实上,托多罗夫的研究组第一次发表相关的论文 —— 还是发表在最顶尖的《科学》杂志上 —— 就遭受了强烈的反对意见。有人说你们肯定搞错了,你们用的受试者早就认识那些政客,你所谓的“第一印象”根本就不是第一印象。
但是别着急,心理学家有各种办法验证这个结论。比如说,让瑞士的小学生判断法国议会选举的候选人,让美国和瑞典的受试者判断芬兰的选举,让美国受试者判断保加利亚的选举,让美国和印度受试者评价墨西哥和巴西的政客……在这样的研究中,受试者根本就不认识那些候选人,也更不可能了解他们有什么竞选纲领 —— 但就是这样,受试者纯粹看脸评判的结果,居然就和真实选举的结果高度一致。
而且你真的只需要0.1秒。实验室里让受试者看照片分别看0.1秒、0.25秒、2秒或者不限时间,结果都差不多。事实上,想多了反而不好 —— 如果你让受试者必须“刻意地”看照片,要分析为什么这个政客长得像是有能力的,他的判断反而不准确了 —— 本来就这么一张照片,哪有什么可“刻意”的。
0.1秒。铺天盖地的竞选广告、煞费苦心的纲领设计、费尽口舌的演讲和辩论,可能都不如这0.1秒的第一印象作用大。“气质”就是这么重要。
当然,实验室里是只看长相,而真实的选民除了长相之外,还会受到竞选纲领、辩论、广告曝光度这些因素的影响。那么在真实选举中,“气质”有多大作用呢?答案是很大 —— 有人估计,气质的作用大约相当于10%到30%的选票。这就难怪小学生光看脸就能预测选举结果。
注意,这个“气质”必须是“看上去很有能力”这种气质。研究发现,像长得是不是漂亮、有没有吸引力、看上去是不是诚实、是不是外向,这些作用都不是很大,“有能力”是最关键的当选气质。
可是“看上去有能力”,是个比较笼统的说法。聪明也是一种能力,有决断力也是一种能力,到底是哪种能力最受欢迎呢?这就取决于当时国家的情况,和你是哪个党派的了。
咱们也来做个测试。下面这两张脸,请问你会选谁当总统?
左边这张脸,A,看上去更有男子汉气质,更强硬;右边的 B,看上去更聪明,更和气,也更讨人喜欢。
实验表明,选 A 还是选 B,取决于现在国家是处于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战争时期人们更容易选 A,和平时期人们更容易选 B。
这个结果非常非常有意思,因为上图的 A 和 B,其实一个是小布什,一个是当初跟小布什竞选总统的约翰·克里!也就是下图,C 和 D ——
当然你完全没看出来。事实上,A、B 这两张图,是用 C、D 这两张图减去30个男子合成的“平均脸”之后得到的结果。这俩人竞选的时候美国正在打反恐战争,小布什顺利当选。
再来一题 ——
这张图测试的是“支配力”,或者说“统治力”的作用。左边这张脸看上去是为女性,很平和,有一种包容的感觉,不是高压支配;右边这张脸是男性,一看就是高压支配型,非常强势。你选谁当总统呢?
研究显示,这和你是哪个阵营的人有关。左翼自由派的人倾向于选左边这个人,右翼保守派的人倾向于选右边这个人。这跟我们平时的印象一致,保守派就是喜欢强势的人。
那如此说来,政客竞选的时候岂不是应该非常重视自己的形象吗?正是这样。下面这三个照片,中间的是某丹麦政客本人,左边是把他 PS 成更谦虚包容一点,右边是把他 PS 成更强势支配一点 ——
照片上看是非常非常细微的差别,但是结果不出所料,左边的照片对自由派更有用,右边的照片对保守派更有用。
事实上,从林肯开始,政客就非常重视自己的外表。林肯长得不见得漂亮,但竞选总统不是找对象,林肯特意留了胡子,就是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有能力”。
研究显示,气质,尤其是在一个政党内部初选的时候特别好使。这时候几个候选人的政治理念都差不多,争夺的都是一个派别的选民,别的因素可能就都没有气质重要了。
咱们想想这件事。一方面来说,这是选举制度的悲哀!这么重要的选举,你居然来个“主要看气质”?可是选民也的确很无奈,大多数人平时根本不关心政治,这么多候选人的确不知道该选哪个。想要一个一个了解,实在费时费力 —— 而且也不值得,毕竟我这区区一票,对大局几乎没有什么作用。
所以,党内初选主要看气质,最后大选主要看党派,恐怕是最常见的投票策略。
另一方面,这个结论也告诉我们,如果你要经常跟陌生人打交道,那可真是得重视外表啊。我就看过一些研究,说参加找工作面试,你给人的第一印象,不但能决定自己是否会被录用,而且还能决定自己进入这家公司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受到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