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消逝》初版于1982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童年”是一个被发明出来的概念,印刷术普及之前,儿童与成人之间靠口语传播,彼此分享基本相同的文化世界,所以人类并没有“童年”;
//印刷术普及之后,文字成为主导,成人掌握着文字和知识的世界,儿童与成人之间出现了一道文化鸿沟,“童年”诞生了。
//电视时代,一切信息都能够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共享,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儿童几乎都被迫提早进入充满冲突、战争、性爱、暴力的成人世界,“童年”逐渐消逝。波兹曼同时指出,在成人和儿童共同成为电视观众的文化里,政治、商业、教育等最终蜕变成幼稚和肤浅的弱智文化,人类的文化精神逐渐枯萎。
一、童年的发明
初看书名叫“童年的消逝”,可未曾料到作者用了很多的篇幅来描写童年的诞生,它不同于人们所习惯接受的生物学概念,在这本书里,尼尔·波兹曼所讨论的“童年”,指的是一种被创造的相对于“成年”存在的社会学概念。在波兹曼看来,中世纪没有儿童成长发展的概念,也没有学习需要具备必要前提和循序渐进的概念,更没有学校教育是为进入成人世界做准备的概念,正如阿里耶斯总结的:“中世纪的文明已经忘记了古人养育儿童的方法,但对现代教育又一无所知。最重要的是:它完全不懂教育为何物。”没有识字文化,没有教育的观念,没有羞耻的观念,这些都是中世纪童年不存在的原因所在。
于是在波兹曼简短的“童年史”里,印刷术的发明,成了一个重要的时间点——与之相对应的,是中世纪的黑暗。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西方文明史上的知识生活的状态带来了最巨大的变革......它的影响迟早会在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被感受到。因而波兹曼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自从有了印刷术,成年就变得需要努力才能挣来了,它变成了一个象征性的成就,但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成就。自从有了印刷术,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接受教育。因此,欧洲文明重新创造了学校,从而使童年的概念也变成社会的必需了。
蒙昧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儿童化的成人”是这一时期典型的人物形象。至于儿童,他们正在忙着做“大人们的游戏”。
二、童年的消逝
在这一部分,本书逐渐由“童年的产生”过渡到了“童年的消逝”,依据书的内容,也就是过渡到了电视时代。波兹曼认为,电视侵蚀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而它们都跟电视无法区分信息使用权密切相关:第一,理解电视的形式不需要任何训练;第二,无论对头脑还是行为,电视都没有复杂的要求;第三,电视不能分离观众。电视是一种视觉符号与听觉的结合,不管你处于什么年龄阶段、有没有掌握识字文化,这些都不重要,只要你有一双正常的眼睛和耳朵,那么儿童和成年可以同时接受这个世界传达给他们的各种文化。
看电视就好比参加一个聚会但满座宾朋都是你不认识的。当你在房间里走动时,每隔几秒钟就会被引见给一个新人。一般预期的效果是兴奋,但最终你很难记住客人的名字或者他们都说了些什么,甚至他们干嘛在那儿。不管怎样,即使你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也无关紧要,反正明天又是另一个聚会。
其实读到这里,我们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强调“童年”了,是因为如果没有童年,代表着人类引以为豪的理智与创造的“成年时代”也将不复存在——“童年的危机”,也就是整个人类社会崩塌的前兆。看到本书的最后一节《六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有没有一种传播技术具备某种潜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波兹曼的回答是”电脑“。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的成书是在属于电视文化的80年代,因而波兹曼对于即将到来的”电脑时代“还是充满希望的,”电脑“似乎还是一种要通过一定程度的训练才可能掌握使用的工具。那么,看到这里,对着电脑或是手机屏幕看到这些文字的你,又作和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