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吵的世界又多了一个声音①

图/文 : 大地倚在河畔

引子:五年前这一个月,我开始进入博客的世界,继而微博、微信 …… 美篇、简书。当时所写第一篇博客文章,愚见未改,故重发于此以为纪念。亦系对本人网络写作 如此文绉绉取名 “大地倚在河畔” 的一个注解。

大地河畔 笔墨生活      2015

今日我的博客“大地倚在河畔”正式启用了。在这台风频繁登陆的夏季,河畔之地被你或属偶然地搜寻到了。这意味着,这个嘈吵的世界又多了一个声音。

进入博客以及微博的世界,在技术上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之所以迟迟未有进入,皆因懒惰。其实也包括这样一个认识,即认为这个世界已经充满了声音,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因此懒得进入。也包括担心自己一旦进入会过于沉迷而耽搁正事,因而保持距离。你看我的想法有多错误,居然将时代前沿的事物看作“并非正事”。

但我终究未能脱俗。2012 年的某个时刻,在周围人们教育之下已经考虑多时的我,决定跟上时代步伐。经近日一番准备,于是有了此结果。我为此感到兴奋,尽管这个博客未见有什么惊人或亮丽之处。

嘈吵的世界又多了一个声音,此取题本身已暗喻了这个声音之无足轻重乃至多余。但人们并不因无足轻重乃至多余而沉默。声音总是在增加,世界是永恒的热闹。而且各说各话,我们可以在关注这个喧闹世界的同时,营造并保持一个自我的世界,从中获得愉悦。至于是否重要,则是不重要的。永恒的热闹正是由无数不重要的自我构成。

人们时常认为自己的观点总是对的,也不容易修正或放弃自己的观点。我同样有这一自我认知上的弱点。但我同时还有另一个弱点,即也时常因自知而缺乏自信进而自我怀疑。希望这两个弱点相冲,歪打正着,获得平衡。这里所说的平衡,是指接近客观真实。

《大地恩情》剧照。(此图来自网络)

博客取名 “大地倚在河畔”,是为了记住一部香港早期电视连续剧《大地恩情》。②这部连续剧与一个渐远的年代 ——改革开放初期的广东生活紧密相连。此剧当其播出时,可谓家喻户晓。我不认为目前我们有哪一部电视连续剧能够在思想性、艺术性及观赏性上超越它。该剧的主题曲则系上个世纪80年代广东生活记忆的音乐符号。它的部分歌词如下:

        河水弯又弯,
        冷然说忧患。
        别我乡里时,
        眼泪一串湿衣衫。
        若有轻舟强渡,
        有朝必定再返。
        水涨、水退,
        难免起落数番。
        大地倚在河畔,
        水声轻说变幻。
        ……

热带海洋风暴“启德”刚刚过去。“天秤” 和“布拉万”紧随而来。这几个风暴没有正面袭击广州 ,却带来了连场豪雨。此刻窗外天空如洗涤过一般明净,远处流花湖畔的棕榈树和榕树也重归平静。 我正是在此刻敲下我的博客 “大地倚在河畔” 正式启用的最后一个键。

噢,“语不惊人亦自休”,谨以此作为开场白。

                              (写于2012年8月23日)

嘈吵的世界又多了一个声音。  2017

※ 附注

①本文题目 “嘈吵”二字乃粤语表述,喧嚣吵闹之意。

②《大地恩情》是香港亚洲电视上个世纪80年代出品的反映珠江三角洲以乡村为主体的社会历史变迁的电视连续剧,由李兆熊、徐小明导演,刘志荣、余安安等主演。该剧思想性、艺术性乃至观赏性俱佳,我认为它堪称一部“珠江三角洲的史诗”。




2017083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8月3日星期六 晚上10点半左右,孩子终于睡着,我也洗漱完毕,虽说是周六,但我依然只能在爷俩的鼾声里才可以找到...
    一个老骨头阅读 113评论 0 0
  • 要是我能七十二变, 我就想变成一只顽强的苍鹰,天空中自由的翱翔, 飞过珠穆朗玛峰,感受它的雄伟和壮观; 飞过...
    挑战者_cda2阅读 827评论 0 0
  • 今天是李志龙教授安排在夫九珑石雕作品的揭幕仪式,虽然天气预报台风登陆,估计会有雨,但我们有一份坚持,努力了,风雨...
    3fd25a0a9f73阅读 884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