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吃,我一直是认真的
吃是本能,人天生就会。由吃也衍生出来很多身份,擅长做菜的厨师,嗅觉味觉敏感,对餐点有独到见解的美食家,爱好吃东西的吃货。我呢,虽然没能在这里面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但对于吃,我一直都是认真的。
小时候,我挑食,味道重的食材一概不吃,葱姜蒜香菜芹菜韭菜苦瓜辣椒等等都是我避之不及的,还有一个怪癖就是我不吃豆,吃豇豆也是吃皮吐豆,究其原因就是除了味道我还在乎口感。很多食物并不是味道不好而是口感感觉不对而被我嫌弃。想想那时候的我还真是个让人不省心的娃。
长大后,我变了,特别是爱上下厨以后,以往不吃的东西,除了香菜芹菜,其余都变得很喜欢,这有赖于我的实践精神。我相信人是会变的,也相信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即便我小时候已尝试过这些让我难以下咽的重口味,长大了还是会抱着实验的心态再次尝试,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
从对食物味道口感挑剔到重新尝试为它们正名,都能说明我对吃从不敷衍,更何况,我对食物还如此珍惜。
身体健康永远应该排在第一位
人各有命,食材也是,它们遵循着食物链有序地排列着,既然它们出生的意义就是变为人类的营养,延续生命,那么我们就应该尊重它。我尊重生命,所以我从不浪费食物,它们到这个世界走一遭不是为了变成厨房垃圾的,我们必须满怀感恩地让它们变成身体的营养,但这并不代表让自己的身体成为人体垃圾桶,吃那么多,消耗得完吗?
这不是一个疑问句,是一个反问肯定句。
别看我道理一条一条的,我曾经也当过人体垃圾桶,所以我现在是在用血泪的教训在劝诫大家。
最近在看《中餐馆》,里面赵薇反驳说自己不是易胖体质,因为其实她吃很多,比别人吃得多还能是这个身形就不是易胖体质,是吃胖的。我严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我就是这种情况。
虽然体重爬升跟代谢变慢有关,但如果能切合自身实际情况控制卡路里摄入就不会有失控的情形。
曾经的我,每次光盘行动都让一向节俭的妈妈忍不住劝。
剩那么一点就不要吃了吧。
曾经的我,是同事们放开点菜的保障。
有Win在,放心。
每回听见这些话,我心中都是很高兴的,感觉自己在别人心中就是个节俭的人。珍惜食物是美德呀,我最开始的想法呢,就是觉得太浪费了,反正自己还吃得下,确定大家都不吃了我就光盘了吧。
结果呢,当然是吃得珠圆玉润的了。吃得是福,我一直很自豪自己能吃能睡。直到在一年间爆肥20斤,身体敲起警钟,我才意识到自己要正视这个吃的问题了。
除了餐桌上的人体垃圾桶,我还因为常常加班食不定时,甚至还有加餐减压的嫌疑。吃东西的时候那么开心,谁说不是呢?
无论是自我开心还是别人的目光,亦或是美其名曰“珍惜生命”都不足以否认一条铁律,身体健康永远应该在第一位。
是节食而非绝食
很多人减肥会进入一个误区,吃胖的认为食物是魔鬼,懒胖的认为运动是天使。吃胖的人不顾身体健康开始拒绝食物,懒胖的人不顾运动伤害开始疯狂运动。
作为吃胖和懒胖集于一身的我,在开始我的减肥计划前搜寻了很多资料,因为我喜欢下厨,喜欢尝新,吃对于我来说很重要,从来不运动所以也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坚持。网上看见太多恢复饮食和停止运动后的复胖案例,着实不是可惜就能表达的。复胖,不就等于从天堂掉入地狱吗?如果有这么一个可能,当初不减不是会更快乐一些?估计很多人都是因此而踌躇不前的。
我为什么最终还是开始了呢?还是因为那个根深蒂固的信念。不试怎么知道!眼见都未必为实,减肥失败是有各种各样原因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实验一次,成功得方法,失败得教训,都是有所得,何乐而不为。我永远相信,信念是最重要的。
随着对运动的理解,从2017年7月1日开始,我开启了每日不间断的运动之路。也就在7月3日,我开始进行为期6个月的轻断食实验。
什么是轻断食?别看到“断食”就觉得是不吃东西,这是“节食”而非“绝食”,而且也不是每天节食,一周仅需要连续两天,严格遵守摄入低热量,每天摄入不少于2升的水,身体就会慢慢适应并且发生变化,其余五天正常饮食(非暴饮暴食)。这样的饮食安排不但容易坚持,而且能让身体减去更多的脂肪而不是肌肉和水分,这跟每天节食在感受上和效果上都是有区别的。
现在我正处于实验的第一个月,数据还不足以验证理论,但实践见真章,我只用事实说话。以下是我的阶段性小结,分为轻断食前数据对比和轻断食后数据对比,虽然对体脂称的准确性有所保留,但身体的变化是能明显看出来的,这也是我要给大家更正的一个观念,减肥,看的不是体重,是尺寸。
相信大家从网上有见过一张图,一公斤脂肪和一公斤肌肉的对比图。同样的重量,脂肪就是臃肿,肌肉就是紧致。我们的身体也一样,所以随着肌肉的增长,体重没降甚至反升不要紧,重要是看自己的身形变化没有,老实说,这几个星期我也没有轻太多,但衣服裤子已经小了一个码。
每周轻断食前数据对比
我从7月3日起就开始了称量体重和其他数据,每周轻断食开始的那天早上称,固定的时间测出的数据更有可比性。这个时间段的称量可以作为每次轻断食前的一周正常饮食的效果参考,以此观察自己的日常饮食是否需要调整,同时因为我有下厨分享的习惯,也会保存到一些餐点的照片,对于食物营养分析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
每周轻断食后数据对比
每周一周二是我的轻断食日,即使家里来了客人也不间断,实验就是需要严谨和坚持,不然一切数据都会被推翻。图中的数据是我每周轻断食完成后的第二天早上称量得出的,同时会拍下正面肚子和侧面腰腹的照片以观察身形变化。轻断食完成的第二天体重都会较轻,这是两天低热量饮食的即时效果,不是稳定的结果,之后五天的正常饮食会让体重有所回升,但经过观察你会发现,即使有这样的波动,几周之后,体重实实在在地降下来了,这几年来我第一次看见自己的体重跌破110斤,还有就是身形的巨大变化。重点是,我每天都吃得非常丰富,边吃边瘦,真的成为了可能!
然而,对于刚刚接触的人来说,每周这两天的饮食搭配,是需要费脑筋的,如果没有提前准备好食材,就很容易吃到重复性很高的餐点,心理上得不到满足也是会饿的哦,所以为了满足营养均衡和心理欲望,搭配必须要丰富且多彩。达成我自己设立的这个要求,副产品就是我对食材和搭配有了更深入了解的兴趣,这与我最初的只是珍惜食物的认真是不一样的,这是科学性的理解和善用。
得到并确信的
很多事情你不去做就不会发现自己的无限可能。轻断食的最终效果尚不可知,我不会盲目崇拜和推荐,但在这件事情上我得到了很多,这是真真切切的。
首先是思想上对食物的看法。轻断食日我会期待非断食日的丰富多彩,非断食日我又会很期待轻断食日的创新和惊喜,每一次进食都在享受。可能你会说这是因为这个方法刚好适合我这种喜欢下厨喜欢实践的人,但你不尝试,怎会知道是否适合自己呢?没准因此下厨零经验的你变成了美厨娘,因为过分在意结果而迟迟不开始的你感受到了实践带给你的实在感呢?谁又能说这不是人生的一种进步?只要是科学的,能让我们有变化,那就值得去试。
然后就是我体型的明显变化。根据相关书籍所说,一个月后减的速度就会慢下来,但目前这个情况已给了我足够的信心坚持下去。我能把这让人害羞的照片分享出来,为的就是健康理念的传播。如果你只重视效果,这就是效果,4次轻断食(8天)加每天运动一小时的效果。
看着这一周周明显的变化,谁又能冷静下来?兴奋是必然的,但理智也是必须的,我确信的,是这个方法值得我实验下去,我还确信,只要我的身体健康了,它自然会把好身材还给我。
接下来的这个星期,就会迎来我的月小结,五围数据的对比,虽然未知,但我很有信心。无论是我关于运动的文章《OMG!一周就瘦了一圈!?》还是这篇关于饮食的《轻断食,让你边吃边瘦》,都是我心态转变和运动饮食相结合的实验记录。我在做的,就是从心理出发,正确理解健康和减肥的关系,然后以事实说话,不迷信,认真选择,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最容易坚持下去的方法,然后,坚持下去。
相关文章:
本文是Win的原创,真人真事,欢迎转载,但请转载时注明作者名字和出处。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得失,希望我的故事能给大家带来正能量,我们的目标是:科学减肥,重拾健康,有颜有身材!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