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的是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写于1921年,五四运动的浪潮已过,斗争的洪流跌入低谷,大革命时代尚未到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诗人陷入彷徨苦闷当中。
当他在苦闷当中走出家门以排遣抑郁的时候,猛一抬头他的注意力被远远的前方次第亮起的街灯深深吸引,一盏又一盏,多像满天的繁星。走着走着天渐渐黑下来,满天星斗也次第闪现仿佛点起一片街灯。由街灯而明星,再由明星而街灯,诗人运用联想在天地间转了一个来回,将人间与天上连接成一个整体。
“远远的街灯”“天上的明星”,那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那样的明亮,那样的耀眼,点亮了诗人的眸子和心情。于是诗人在第二节用想象给我们造了一座“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是世上没有珍奇。”“世上没有”,世上没有什么?“珍奇”,什么样的珍奇?对当时的人们来说什么才是“没有珍奇”?联系背景,学生一下子就能明白,那是诗人珍视的自由、和平、安宁、幸福,是当时人们致力于追求的希望与光明。
进入第三节,诗人由眼前的天河联想到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但他化用了这个故事,去除了原来故事悲惨的底色,用“浅浅的”这一叠音词,将天堑变为通途,让牛郎、织女在其中自由来往。牛郎织女的传说本来是个悲剧,巨大的天河阻隔了恩爱的夫妻,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只是夫妻被迫两地分割的明证,不能消解故事的悲剧色彩。现在天河变成“浅浅的”“不甚宽广的”,一切阻隔都消失了。幸福美好的生活降临了。
第四节,诗人继续发挥他丰富的想象:幸福生活的明证就是他们此刻正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提着灯笼”说明是晚上,“闲游”说明心情愉悦,有闲情逸致。晚上而能心情愉悦,充满闲情雅致,说明这是一个和平、安定的时代,人们生活安宁、富足,幸福感强。“一朵流星”,说明幸福像花儿一样。
这其实是作者在那样一个不安定的时代给自己和人民造的一个“伊甸园”(桃花源),是一个“缥缈的”所在。诗人一再强调“定能”“定然有”“定然是”,其实更多的展示出的是自己内心的彷迷惘:看不见光明,看不见希望,出路在哪里?诗人苦闷又彷徨,所以他看到“远远的街灯”,看到短暂易逝的流星;但是身为一个作家,唤醒人们的斗志是他的责任,他不能退缩,于是他一再强调光明必将到来,安宁幸福的生活终将实现。他鼓舞激励人们,在革命低谷期不要失去希望,不要放弃斗争!但整首诗脱不掉淡淡忧伤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