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学专栏】陈健
(23)
让贫困户拥有更多家庭生钱资产
“哎,朱妹终于回来了!
让检查组领导等了好久了!”村委干部老张兴奋地叫了起来略带埋怨。
“不好意思,圈的母猪跑出去哄人家菜地,好不容易才逮了回来!”
朱妹一边说,一边欠着身子道歉
接着老张向贫困户朱妹简单介绍了我们一行,并说明了来意。
检查组就是来看下我们村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去年,我国在第一个百年之际,向全世界宣布,我国已建设成了小康社会。
在前年底,我参加了市脱贫攻坚战的贫困村退出验收工作。就是用贫困户的净现金收入计算,对贫困村的贫困户是否符合退出贫困户的标准进行复核验收。
这验收工作,让我看到了我们是如何帮助贫困户脱贫的?
朱妹是一个寡妇的家庭,有三个小孩,还有一个奶奶。这个寡妇,只有她一个劳动力,单纯靠种地收入,解决不了一家的日常消费支出,日子过得艰难,根据精准扶贫的贫困户标准,她成了贫困户。
因此我们的基层组织帮扶小组,根据朱妹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了公益性的就业岗位,让朱妹在这公益性岗位上就业。
每个月的工资收入是1800元,岗位的工作是村委会的保洁,如加上她种地及养猪的收入。就达到了脱贫的标准。
前面讲过,在我们的家庭生钱资产里面,就业岗位就是一个家庭的使用权型生钱资产,而她种的地呢?也是家庭使用权型生钱资产。
因为就业岗位是村委会的,地则是国家的,这两个资产的所有权属集体和国家,这两个是让朱妹家庭经济,获得现金收入的两个资产,都属于朱妹家庭只有使用权的家庭生钱资产。
而朱妹家养了两头大母猪,则是他家的所有权型家庭生钱资产。
贫困户的脱贫,好大程度是得益于村委会帮扶小组开发提供的公益性就业岗位。从而增加了朱妹家庭经济中家庭使用权型生钱资产。
如果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4%计算,村委会提供给朱妹的就业岗位价值计算出来就是54万元,即村委会为朱妹提供了54万元的家庭使用权型生钱资产。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切实有效的增加贫困户的家庭生钱资产,成为我们完成小康建设这社会伟大工程的创举!
在第二个百年,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家庭经济同样要把握住增加家庭生钱资产这个根本,让家庭经济得到发展,才无愧于这伟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