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吒2》看中国电影的精神力量

在国产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哪吒2》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票房与口碑的双赛道上一路 “狂飙”,斩获佳绩。这部影片的火爆,绝非仅靠精美的特效与跌宕起伏的剧情支撑,其蕴含的强大精神内核,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大众对新时代中国人精神特质的深度共鸣,与《战狼》《流浪地球》等现象级影片一样,共同彰显出中国电影人在文化与制度层面日益坚定的自信。

《哪吒2》的主角哪吒,因魔丸降世,从呱呱坠地起便被争议的阴霾笼罩。前作中,他那声振聋发聩的 “我命由我不由天”,宛如一道划破天际的闪电,照亮了无数人冲破世俗偏见的勇气。而在续作里,哪吒的成长之路更为崎岖,他面临着深层次的自我认知困境,从最初对魔气的刻意压抑,到最终勇敢地拥抱自我,这一蜕变过程极具现实隐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常常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如同哪吒被世人对魔丸的恐惧与排斥束缚,不敢直面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但哪吒的觉醒,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方向:身份的定义,不应由他人书写,而应紧握在自己手中。这正是新时代中国人独立自主精神的生动注脚,激励着我们在逐梦与实现价值的征程中,不被外界的杂音干扰,坚定地相信自己,方能挖掘出无限潜能。

影片中,哪吒对强大的认知也经历了一次深刻的重塑。从第一部单纯依靠反抗获取自由,到这一部学会接纳自身身份,并以实际行动诠释价值,这一转变,映射出中国人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心态的成熟与升华。我们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对抗,而是以一种更加包容、豁达的胸怀,接纳自身与外界的差异,用实力为自己正名。真正的强者,无惧外界强加的标签,他们专注于自身的成长与进步,在砥砺前行中铸就非凡。就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应被出身、背景等先天因素所禁锢,而应凭借自身不懈的努力,向着目标奋勇前行,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  哪吒2》在善恶评判上的表达,也发人深省。申公豹虽因妖的身份被玉虚宫边缘化,视为异类,但他心怀陈塘关百姓,有着炽热的人间大爱;而看似维护秩序的玉虚宫,却在某些行为上暴露出滥杀无辜的冷酷。这一鲜明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善恶并非由身份决定,而是取决于个体的行为选择。这种价值观的传递,与中国传统文化中 “不以出身论英雄” 的理念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国人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摒弃偏见,以客观、公正的视角去评判他人,尊重每一个人在生活中付出的努力与实现的价值。

回顾《战狼》系列,冷锋在战火纷飞的异域他乡,以一己之力,挺身而出,保护无辜百姓,维护正义尊严。他的身影,不仅是个人英雄主义的高光时刻,更是中国军人保家卫国、守护世界和平的真实缩影,深刻反映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担当与责任意识。《战狼》的成功,如同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千层浪,引发了观众对国家安全与个人责任的深度思考,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军人的热血忠诚,以及背后强大祖国给予的坚实底气,这无疑是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的有力彰显。

《流浪地球》则另辟蹊径,将家国情怀与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宏大主题融入影片之中,与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个人英雄主义分庭抗礼。它巧妙地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底蕴融入科幻叙事,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对家园的深深眷恋、对家人的无尽牵挂,以及对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理解。在面对全球性灾难时,中国人展现出的不是独善其身的冷漠,而是携手全世界共同应对危机的担当与勇气。这种集体主义精神,正是中国文化与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哪吒2》与《战狼》《流浪地球》等影片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中国电影产业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更是中国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不断增强的有力见证。这些影片凭借精彩绝伦的故事和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向世界传递着中国价值观,全方位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展望未来,我们满怀期待,希望中国电影能够持续深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的题材,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用电影作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文化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相信在全体电影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电影必将在世界影坛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成为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窗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