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住平常不怎么注意收拾,所以家里面就很乱。朋友路过来家里小坐,我发现连个茶杯都没有,刷了个碗给人家倒杯水喝。他起身看了看我住的房间,说了一句话,你自己的房子怎么搞得和出租屋似的,你这次卧没法看了,主卧还凑活。
我笑着说,那是,次卧是留给现在的,主卧是留给未来的。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常说的一句话,我的理想就是冬天能够躺在主卧被窝里,看着电视,吃着零食。现在看来这小小的理想,却无法抵得住现实的侵袭,因为很多道理并不再是我们当初听到的那样,他们在成长,所以我这小小的理想现在就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了。
问一下,你是否也像我一样,在发际线将要退到理想之后时,才发现很多道理我们都理解错了,而这些理解错了的道理,结结实实地阻碍了我们的理想。
1、知识改变命运
我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听到过,而且奉为座右铭,大家像海绵一样努力吸取着各种知识。有一次回家翻书柜的时候,我看到了自己一本大学的读书笔记,上面记载着各种百科知识,都是很多杂志上抄来的,像什么世界第一高楼是哪一座啊等等。看到这些文字的同时,我还能回想起当时心里自己给自己描绘的场景,比如在朋友聊天中,无意间爆出一个冷知识,然后赢得了大家赞许的目光,然后我放浪地笑着,木哈哈。
当然,这种场景我活到现在从来都没有发生过,这些百科知识没有让我走向人生巅峰。我常在反思,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没有错,错在我没有领会到内涵。知识不能仅仅单纯的翻译为认识知道,而应该更深一步理解就是能用的知识,否则你得到的只是一张有字的纸而已。
走入社会,工作之后,才知道能用的知识才能切实改变你的命运,而这些知识往往围绕着你的工作展开。现在我才明白苏轼所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意思,选准一个方面去博观,找到一个点去约取,在这个方向上厚积,才能在命运上薄发。
2、木桶短板理论
高中时候,老师总会说,决定你木桶里水的高度不是你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你最短的木板。把你差的那科补上来,成绩会有很大的提升。大家一想还真是这样,任你其他的再长,你短板短的话,也留不住水啊。
这句话有错吗?没有错,但有局限性,这句话在我看来只适合单打独斗的个体。
现在好像每一个工作都不是单靠自己就能完成的了,也就是说,相互合作的大家是一个个体了,你自己的那个小桶现在也将被大家这个大桶所取代了。大家能做的是拆下自己的长板来补团队的大桶,谁的板子长谁就去做这份工作。当你还在补自己的短板的时候,你能提供给团队都是达不到需要的小板子,最终结果要么就是被抛弃,要么就是找一个小桶去补板了。
还是老话说的好,一招鲜吃遍天。把一块木板打造的足够长,你才有优势,才可能会成功。
3、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成为了一个时尚名词,似乎一个人只有一个title就很没有面子,我也有一段时间特别热衷于去网上听各种课程,读书会,思维导图,运动健身,知识管理,时间管理,希望去拓宽自己的维度,也去当个斜杠青年。
这些课有帮你读书的,有帮你整理思维的,有帮你梳理知识的,看上去干货满满,却未必有用,听了一圈下来感觉骗子课程居多,无非是围绕着一个造出来的理念让你来购买课程。互联网教育被很多人盯上,谁都想进来捞一笔,所以各种知识型IP丛生,他们说自己一年读500本书,他们用番茄钟管理自己时间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现在看来,教你成为斜杠青年的无非是拿你来变现的,自己想成为斜杠青年的往往是逃避现实的,也就是自己的专业干不好,幻想着换一个行当就会有出息,广泛尝试而后浅尝辄止,最后无非是浪费了时间浪费了钱。
不可否认有些斜杠青年收入很高,但把有限的时间分布在多个方向上,最终失败或者平庸的可能性更高,我们看到的那些成功者是有了先发优势,另外人家的本行也干的风生水起。
作为普通的我们来说,把时间花得专一一点或许更好。举个例子吧,豆瓣和知乎上我一直关注着一个人叫恶魔的奶爸,是一个做英语分享的东北汉子,一直免费分享有用的英语学习方法和实操经验。最近他发起了一个百日英语听力的活动,每个人收费600元,大家有没有觉得贵?我当时也有所犹豫,犹豫的后果就是我挤了两天才把钱交上,进了群发现已经有了1700多人,两个群加起来有3500多人,算算收入吧,200万妥妥的。恶魔的奶爸专一于英语学习,前期积累的势能,一朝爆发的红利是那些斜杠青年所艳羡的,因为奶爸切实解决人们的痛点,没有说十天突破英语听力云云。
总结一下,很多道理是需要时间才能有更深一步的体会,而每次体会或许都能让我们有所改变。当自己的一门技能有所突破的时候,再去想着做多面手吧,起码你还有退路,样样稀松就真的没有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