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们心目中,大多数还是停留在24字字面上或者说是在各种宣传栏上。怎么把贴在墙上的“24个字”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连接起来呢?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人的集体心理资本息息相关,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学解读,让每个人的心理资本有很大提升,让每个人都乐观、积极向上,这也就是我这次软科学课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气象文化建设、再到精神文明创建,最终达到如何提升气象职工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
今天,仅仅从心理学角度解读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中的一个词:“富强”。
首先说明的一点是,心理学是1879年形成的一门科学,我们1000人中就有一个心理疾病患者,100个人中就有一个抑郁的人。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的国家、社会和家庭慢慢富起来了,但是,好多人的精神却在沦落。而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近年来,心理学也已经深入到了我们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提升社会的积极心态,就是提升中国人的心理资本。我们从鸦片战争在现在,中国人都在围绕着怎么样提升中国人的自信展开的。一个人的幸福是怎么决定的?也就是由一个人的心理资本决定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呢?就是中国人的集体心理资本。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的物质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阶段,那我们的心理资本呢?集体心理资本水平低,幸福感就不强。为什么中央要一再强调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各行各业都在开展文化建设,这就是要占领人们的心理阵地。中央又为什么要提出中国梦?就是要让我们所有人有希望。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人的集体心理资本。当我们所有人都富强了、民主了、有了乐观的能力,那么,全体中国人的心理资本和心理品质的集中表现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富强、文明、民主”。假如一个人积极乐观能力达到80%,一个单位有80%以上的人都是积极乐观的,一个地方有80%以上的人都是积极乐观的,全国80%以上的人都是积极乐观的,那么我们国家是不是就很快就富强了呢。但是,实际上,我们中国人的内心呢?还是自卑、不自信!为什么中央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主要就是要提升全体中国人的心理资本,提升全体中国人的自信心,这就是所说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同样,一个单位中,也只有把每个职工的心摸透,调节好,每个人都开心,需求得到满足,这个单位才能得到长足健康地发展和壮大。
那么,如何提升每个人和群体的心理资本,促进个人幸福的能力提升呢?就是要让自己对自己的心理有办法。终南山院士说,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心理不开心才导致的寿命短、疾病多。因此,提升每一个人的积极品质,提升每个人的积极能力,这个人是乐观的、自信的、有自豪感的,那么,他就会产生积极情绪,就不容易得疾病。因此说,健康是由心态决定的。
那么,说到底,富强是什么?就是国富民强。改革开放40年,国家、社会、家庭、个人都富裕了,有钱了,再怎么办怎么发展?就是要教育!就是要科学、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因此,现在国家一直都在加强国家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而富与强的距离有多大?富是物质上的一种富足,强是力量感的一种状态。一个人,人高马大不等于强,强是一种骨子里面的自信,不是装出来的自大。一个人真正的强是来自于哪里呢?是一个人人格健全。如果一个单位有100个人,有80人都是强的,那么这个单位一定就会很强。一个人真正的强,是来自于自己内心的强大。所以,国富民强就包含了一种“安居乐业”的能力,就是你在生活、工作中从来都是开心的、幸福的、快乐的,没有什么事,也从来不找事,但是有了事情了、遇到事情了,你又能够有能力去处理得掉这个事情。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市是这样,一个国家是这样,这个社会就真正的变成了国富民强。小康是心安为康,健康的健的意思就是身体强壮,康就是心安。即:身体强壮,心理安宁。小康社会就是社会中每个人的身体都是健康的,心理都是安宁的。全面实现小康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生活得很快乐、很安宁、很舒适,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还包括心理上的安宁。我们有了房子、有了工作,那么,我们能不能安心呢?不一定!那么,我们的心安何在呢?什么样的人才真正心理健康呢?要符合三个词语,这三个词语是:一个是心安理得,就是人的心理和身体和谐的能力,心理对得起任何人,也对得起你自己;第二个是随遇而安,就是根据环境调整自己,而不是一味埋怨、抱怨社会对你的不公,你是不是心安理得,是不是开心,这是你自己心理决定的;第三个是安居乐业,就是你有稳定的工作,而且你又喜欢你的工作,你做的事情就是你喜欢的事业,还在享受工作、生活的过程。能不能享受?从难受-接受—享受,也有三个层次,面对困难和你家里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你可能难受,但是要先接受所有的事实,其实完全接受了现实的话,你可能也就不会那么难受了。很多人伤心,就是因为不接受,就是因为不接受,你才会难受,但是接受了的话,你也就不那么难受了。我们很多人在工作和职业上,是不能安居乐业的,也就是对职业价值感的问题,有职业倦怠感,没有职业幸福感。但是,工作中不是因为我们想干啥就干啥的,但是你如果能够做到干一行也就能爱一行。时代变了,新时代要有新观念,新观念就是要享受你自己的工作、享受自己现实的生活,快乐地接受现实,快乐地面对工作、面对生活,你不开心,你就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主动地调整。所有幸福的人都是主动地、积极地面对工作、学习和生活,面对一切可能发生的事实。只有主动地面对一切,你才会有会有动力,你才会快乐。所以说,安居乐业是一种能力,你只有安居乐业了,你才会快乐,才会幸福。乐业就是乐于,开心、享受,投入其中,积极参与。安居就是安心下来,随遇而安,接受现实,随遇而安,并且享受在其中,即我们平常常说的“既来之则安之”。富强就是要具有这样的能力,有这样的能力你就富强了,就既富又强,又富有强。中等国家的陷阱是什么?就是表面上富了,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强大。比如,日本,很富有吧,经济上人均GDP远远超过美国,但是日本不算强吧,它的军事实际上是掌握在美国手上的,基本没有自主。一个人如果没有自我,你有再多的钱,你没有真正的人格独立,是不能富强的。所以,我们倡导的富强,就是让中国人每个人都做自己的主人,有自己江康德自我和人格。每个群体,都是有自己独立的特点,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就是费孝通先生讲的社会治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世界的各种东西就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在和他人合作中有分享,和谐与共。总之,从富到强,需要变轨,就像要乘坐高铁动车,每节车厢都有自己的动力。我们从富到强,就是需要每个人有动力,有自主工作的动力,强就是自主了,自己发自内心。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富强作为第一个也是有内涵和他的用意的,从富到强是需要变轨的,是需要革命的。例如一个家庭,有了很多钱了以后要干什么?就不能以钱来获得幸福感,而要通过实现价值来实现幸福感。如果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能激发自己的积极情绪,多一点自豪感,多一点满意、多一点兴趣、多一点好奇心,少一些抱怨、少一些嫉妒,少一些愤怒和焦虑,是不是在工作上就好开展,事情是不是就好做?所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帮助每个个体和群体,提升心理资本。而心理资本是什么,就是每个人的品质和积极情绪。每个人都达到这三个境界,那么我们的国家怎么能不富强呢。这就是我对“富强”从心理学角度的诠释。 (刘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