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贫困硕士毕业生殉情父母奔溃大哭》为标题的新闻迅速上了热搜
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第一感觉并不舒服,用标题夺噱头,果然,就有了关于穷对人的造成的心理问题“穷就是原罪”“贫穷造成自卑心理”等等一系列的评论,再有就是批评死者的学历,认为此等行为不能匹配这个学历。我们的教育缺乏对生命的教育,查看了部分评论,基本都是在说这位死者对不起学校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资助他的人,唯一没有见到的是对不起自己,其实挺可悲的,原来我们都被披上他人对自己的各种期望活着,而我们也在无意识地助长这种观念,生命的个体没有被尊重。
其次,讨论#分手后该如何调节情绪#,个人认为指标不治本,相信死者在最开始,会寻求解决办法(死者的办法求女生符合),最后不能所愿导致崩坏。从这位死者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日记中,可以看出,死者是平时会压抑自己的情绪的人。能够名校硕士毕业,可见死者抗压能力不会太差,能够选择放弃生命,相信这件事只是导火线,把过往所有积累的负面情绪点燃。所以,就算没有发生跟女朋友分手这件事,往后某件事也能触发这个“开关”。
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感同身受,希望媒体能够挖掘这件事背后的原因,给社会一个提醒,而不是为了博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