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是一个没有程式化剧本的概念,只是这个想法已经在我脑海里生长了十几年。后来终于确定了拍摄方案:就是用一年的时间,跟着一组真实朝圣的队伍拍摄。用一种苦行僧的方式,跟他们朝夕相处,同吃同住。也不事先规定剧情,就从他们本身的生活里挖掘故事和人物,我相信这里面一定能拍出有意思的东西。”——导演张杨
虽然这部电影没有剧本,但导演心中早有大致故事走向和人物设定,他们按图索骥,在寻找中遇到了斯朗卓嘎,成了电影的突破口,最终竟在同一个村子里找齐了符合预想的所有素人演员。如张扬导演所述,就把他们搁在一个日常生活的状态里,从他们本身的故事和人物关系里发掘线索,再提炼出来进行戏剧化的表达。
看了三遍《冈仁波齐》(两次院线、一次网盘),期间在网上查找资料,就是想理清人物关系与朝拜际遇,并试图以个人想法进行解读,因此若有偏差或“牵强”的地方都是我个人的想象与思考,与本片无关。(前两段的列举,也是为说明这个电影没有程式化剧本,我只是根据电影所呈现出的故事脉络进行揣测与解读。)
首先,来看一下全片的人物关系。
缘起。杨培想完成弟弟(即尼玛扎堆的父亲)的遗愿朝拜冈仁波齐,尼玛扎堆悔恨没能带着父亲朝圣,同时为报答杨培叔叔养育之恩,遂决定春节后朝拜冈仁波齐。消息一出,得到家人、亲戚、邻里朋友的积极响应,有同属马的色巴江措与即将马年生产的次仁曲珍、有因盖房出事而欠债失意的仁青晋美一家、有因杀生太多敬畏因果想忏悔赎罪的江措旺堆、以及儿媳妇斯朗卓嘎和其娘家亲戚的两位少年。
11人,历时一年,用身体丈量这2500公里的朝拜之路。这里面,有9岁的小姑娘、10多岁的少年、2、30岁的年轻夫妻、48岁的领路人、72岁的老人;从身份上看,有即将临盆的孕妇、有自幼残疾的少年、有家徒四壁的屠夫、有因盖房意外而欠债失意的夫妇……有的为了马年祈福、有的遭遇困楚、有的为了忏悔赎罪,但更多地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去朝拜。这支队伍的构成,从年龄、身份等综合来看,像不像是社会的缩影——多元又很实际。而里面的老人与小孩,我想这是一种传承,9岁的小姑娘,就是信仰的未来、信仰的希望。
途中际遇
壹:新生(次仁曲珍)
这次朝拜之路,发生的第一个故事便是次仁曲珍生产。第一次看时满脑子疑问:她不坐月子的吗?她不坐月子的吗?她不坐月子的吗?但后来思考,新生儿,这便是开始。
贰:受恩
接下来,朝拜时遇到了盖房子的人,他们热情的招呼大家过来喝茶休息。攀谈过后便告别,继续踏上朝拜之路。
叁:头疼(扎西措姆)
途中,扎扎跟妈妈(姆曲)说她头疼,后来休息时,姆曲告诉她:“女孩子要多磕头,长见识”。这里,两次电影院字幕都写的“磕头长见识”,从网盘下载的版本翻译的是“磕头开智慧”。我比较倾向后者。
肆:善意提醒
朝拜时,遇到一位路过的大叔,他告诉屠夫磕头时不要戴头巾或帽子,指点小姑娘走得太多,告诉仁青晋美磕头时额头要碰地;再遇到时,大叔友善地邀请留宿,家中交流时大叔再次纠正了磕头需要注意的事项细节、告诉大家如何发愿:“步伐与咒语相协调”、“如果你许了愿,要按照许愿的步伐走,最重要的是你磕头的时候,要有一颗虔诚的心”、“朝圣是为了众生祈福”……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位大叔严格又慈悲,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长者、智者,他们会善意地提醒我们的不足之处,我们不仅要感激提携,还要虚心接受并改正。
大叔的这段对话,让我感触颇深。虔诚,体现在每个细节,从身口意,到发大愿,一件事既然做了就要做好。正如印光大师说:「佛法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十分利益。」
留宿的同时,他们帮忙耕地,这是知恩报恩。最后一晚我们发现,屠夫为了朝拜,下定决心戒酒了。
伍:苦难没有尽头,只有自己是出口(仁青晋美)
仁青晋美为了保护女儿而被山石砸伤腿,帐篷里谈起爷爷父亲与自己从没做过坏事,为什么会如此不幸,觉得老天不公平,此次朝拜也祈愿其他人幸福安康。尼玛扎堆说,“有很多人经历过类似的苦难,但不同的是你们拥有一个好的心态。”
是啊,正因为我承受过苦难,才希望你们诸事如意,不必经历。
我们或许都遭遇过不公、遭遇过苦难与不幸,肯定会质疑“Why me?”“为什么是我!?”。遇到难处时,我们是否能像仁青晋美那样,依然葆有初心、心怀善良、充满希望、积极生活,如果能够处理好,那么便无所畏惧,没有什么能打倒你。
佛教里说,因果通三世。今生的修善作恶,未必即生受报;今生的祸福苦乐,未必是由于即生的因素;今生多半的遭遇是由于往世业力的果报,今生的所作所为多半尚待到后世感报。
因为我们敬畏果报,因此不敢造作;因为我们明白因果,当遭遇果报时,我们从因上找,而不怨叹。
陆:施恩
在他们休息时碰到朝圣的夫妻,叫他们过来喝茶休息,并送了糌粑。这便与“贰:受恩”呼应,从受恩喝茶到施恩叫别人喝茶,这是知恩报恩,将善意、友爱传递下去。
柒:不怕犯错,怕不改过(江措旺堆)
短短的几秒钟,屠夫磕头时等待虫子爬过后再进行,这与他之前的屠夫形象形成强烈对比,包括了上面所述的戒酒,这一小小的举动,反映出江措旺堆的慈悲心,代表了他的改过自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江措旺堆最好的体现。
改过要从哪里下手?要从最难的地方下手,这样才能“德日进,过日少”。
佛教并不是说烧香拜佛就能消除业障、保佑平安顺利,这是迷信,这是对佛教的误解。佛像的意义,是一种提醒,要我们时刻记住并落实老师的教导,生以恭敬心、虔诚心。磕大头,是在一次次五体投地的过程中,降伏内心的傲慢、嗔恨与嫉妒,而生起平等心、慈悲心与恭敬心。
《增壹阿含经》序品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在我们明理之后,纠正自己的行为,以比法律规范力度还强的自觉性,去规范提升自己的行为与意识。
捌:理解与宽恕(尼玛扎堆)
领队尼玛扎堆在距离拉萨100多公里处发生了车祸,因对方着急救助病人放他们走了。事故的处理不到3分钟,一切是那么自然、平和。此后,他们共同拉车,返回前进,一步都不敷衍。
玖:打工赚钱(达瓦扎西)
到拉萨后,由于没有钱去冈仁波齐,他们便开始打工赚钱,同时用磕头换取住宿。这一点让我感受到他们的随遇而安,以及对身外之物的淡然。这必然是有充实亦满足的内心,才没有那么多欲望,需要钱时就去赚。另外,洗发少年达瓦扎西在拉萨认识了发廊姑娘,懵懂又悸动,他们互相理解又轻轻关怀。
拾:老人的善意与死亡(杨培)
在去冈仁波齐的途中,老人杨培将在火堆露宿的男子请到帐篷同住,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依然是那么温暖、自然与信任。
也是今晚,老人开始夜里咳嗽。
老人家一路上基本不磕头,仅诵经行走。拜冈仁波齐时,开始磕头(略有咳嗽)。
可以看出,从那晚杨培邀请火堆路人同睡帐篷后,他们都是结伴一同前行的。
发现老人去世的那个早上,火堆路人也在帐篷里。在这里,没有往常的眼泪与哀嚎,大家反应都很平静,正是因为信仰,我们能够理解这份平静。老人无私奉献一心向善的一生,能够完成心愿朝拜冈仁波齐,并在这里毫无痛苦平静的离世,是杨培老人本身的圆满与福报。
最后请来喇嘛,背起老人去天葬的正是这位火堆路人,请认准他的向日葵发型。本以为这该是他的侄子尼玛扎堆来进行,而火堆路人来背送老人的行为,我想不仅突出老人那晚留宿陌生人同睡的善举,得到了善报;也代表了火堆路人对老人的知恩报恩。
最后,告别杨培。火堆路人也一直都在。
杨培老人的离世,呼应了朝拜一开始丁孜登达的新生,体现出生命以生老病死的轮回交替。一路上,我们受恩、施恩,传递善意,受到长者的提携纠正,改过自新,与苦难的自己和解,理解并原谅他人过失……每个人物形象多多少少在十个故事中得以塑造而更立体。
全片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平和、顺理成章。不管是顿顿吃糌粑、休息时堆玛尼堆、每晚搭帐篷与诵经、弃车头拉车、打工赚钱,还是在风雪里磕头、水洼里匍匐,他们对外界、对境遇,是那么的波澜不惊,泰然处之。果然,信仰能够赋予一个人最充盈和坚实的内心,最终达到平和与安宁。
导演张杨在他的手记中写道:“行走在路上的时候,你才能感受到世界之大。永远有着与你截然不同的故事在不同的地方发生……见的世面广了,也就不会把自己的内心局限在一个小格局里。”
嗯,我的引用也首尾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