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程序育儿法》——6个月—2岁婴儿食物管理

解锁《实用程序育儿法》第4章  食物不仅仅提供营养—开始吃固体食物,从此以后一直吃得很开心(二)


4.6—12个月:救命!我们需要固定食物顾问!

大多数婴儿在这个阶段都开始很乐意吃固体食物了,六个月是最佳时机。孩子会逐渐养成一日三餐吃固体食物的习惯,在早上、两餐之间以及晚上要继续吃乳汁和奶粉。到八九个月时,应该在他的饮食中加入好几种食物—谷类食物,水果和蔬菜,鸡肉、鱼肉。到了一岁的时候固体食物将取代一半的液体食物。通常对喂固体食物感到焦虑的父母遇到的典型问题如下:

☞我不知道从哪儿开始—开始喂什么食物,如何喂?

☞与液体食物相比,我现在该喂多少固体食物?

☞当我查看各种书中的表格时,我担心我的宝宝没吃饱。

☞我的宝宝适应固体食物有困难(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包括婴儿闭紧嘴巴,妈妈甚至没法把茶匙伸进去;作呕;窒息。

☞我担心食物过敏,我记得婴儿吃固体食物时这个问题很常见。

先问一系列问题,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看到你需要从哪里开始,或者什么地方你可能必须做出改变。

孩子多大时你开始喂固体食物?建议父母在孩子六个月大时就开始喂固体食物。要有耐心,循序渐进坚持喂固体食物,同时继续喂他奶粉或哺乳。

你的宝宝是早产儿吗?

你的宝宝是什么脾性?想想你的宝宝是如何应付其他新情况和变化的?(天使型、教科书型、敏感型、活跃型、坏脾气型)

你尝试喂固体食物多久啦?问题可能是你的期望值太高了,你必须坚持住,要冷静。

你喂了宝宝什么?让宝宝吃固体食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开始是稀薄的流质食物到手指食物。建议开始时先喂水果,例如梨最容易消化。头两周只能在早餐和晚餐时喂1~2茶匙梨,无不好反应,可以加第二种食物,例如南瓜,也是在早餐的时候喂,把梨移到晚餐喂。第三周早上再尝试新的蔬菜或水果—甘薯或者苹果。第四周可以加入燕麦糊,午餐也可以喂固体食物了,把每顿的量增加到3—4茶匙。在接下来的四周里,你可以增加米饭或者大麦粥、桃、香蕉、胡萝卜、豌豆、青豆、甘薯、李子的用量。重要的是给孩子平衡的饮食,包括水果蔬菜、乳制品、蛋白质和全麦谷类食品。

你的宝宝抵触调羹吗?小心地把食物放在宝宝的嘴唇上,只放进嘴巴一点点。

你的宝宝经常作呕或窒息吗?作呕可能与你的不耐烦或者喂食技巧有关。作呕就不要再喂了,那就过几天再试。要坚持试,但永远不要强迫他做这件事。

你喂宝宝固体食物时保持前后一致了吗?还是有时候会哺乳(或者用奶瓶喂奶),因为方便,或者享受哺乳的体验,或者觉得内疚?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可能无意中妨碍了宝宝接受固体食物。

吃完后你的宝宝呕吐了吗?有没有出疹子?有没有腹泻或者大便异常?如果是你喂了他什么固体食物,隔多久喂一次?父母在开始喂宝宝固体食物时要非常缓慢,开始时只喂一种食物。向来建议要在早餐的时候给宝宝尝试新食物,这样即使出现问题也不至于扰乱宝宝以及你自己的夜间睡眠,像这样把食物隔开来喂,比较容易判断宝宝不适的原因。

5.1—2岁:食物管理不善和食物奥运会

    食物管理不善。作者会问:孩子多大时你开始喂固体食物?你喂孩子吃什么?你尝试喂固体食物多长时间了?在给孩子固体食物这件事情上你前后一致吗?当孩子不肯吃固体食物时:会问你的孩子夜间起来吃奶吗?你的孩子吃很多零食吗?如果是,那么她很可能在两餐之间把自己喂饱了。你会不会认为他不吃是针对你的?1岁之前通常可能是长牙,睡眠不足,生病或者今天就是不想吃。一岁之后。不吃的行为可能就是一种武器。知道你希望他完成某项任务,进而以此来控制你。

      食物奥运会。你的孩子在用餐时经常行为不端吗?

☞我不得不在厨房里追着孩子让他吃饭。

☞我的孩子不肯坐在高脚椅里,或者总是想办法爬出来。

☞我的孩子连试一下自己吃都不愿意。

☞我的孩子不肯戴围兜。

☞我的孩子总是把食物掉在地板上或者倒在自己的头上。

关键请记住缩写词B.A.R.N.(行为、态度、常规程序和营养),B代表这个阶段发生的各种不端行为,如果你现在不干预,这些行为就会持续下去。你的态度(A)非常重要。你必须主动取得控制权。必须着眼于用餐常规程序(R)设置程序和限制都很重要。这个阶段的关键在于权衡哪些是真正对孩子的健康有益的,并且允许孩子进行各种尝试,知道对他的期待哪些是现实的。“你想戴哪个围兜?吃饭了。调皮捣蛋把他带离餐桌”。要经常和孩子交流对话沟通,描述孩子正经历或即将发生的事情。父母承认孩子的不情愿或者恐惧很重要。运用理解性的语言。若你孩子不愿意自己吃饭,你要自查一下:你对他自己吃饭这件事情持什么态度?或者,你吃饭时匆忙吗?你担心他搞得又脏又乱吗?当父母担心孩子不会自己吃饭时,我会问:你说的“自己吃饭”是什么意思?当古怪行为频繁发生,我总是问:你的孩子第一次怎么做时,你笑了吗?

#实用程序育儿法# #育儿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