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往往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最大阻力。
这些场景是不是天天发生?
宝宝还不能独立生活时,当他逐渐长大并能独立走时,他会到处走动,触摸周围的事物,这时候你是不是本能的去保护物品不被破坏?
或者说设法阻止孩子去触摸或破坏那些物品?“别碰那个,打咯”,“别按这个,掉下来!”
“不要随便动”,“别嚷嚷”,“别在沙发上蹦蹦跳跳”
如果有孩子冒犯了你,或者打扰你看手机了,你是不是也会对孩子大嚷大叫,甚至把他赶走,然后过后,你又会又哄又亲,拥抱孩子,以表示你很爱孩子?
我身边还有这样的人,平时工作很忙,地位很高,他们会聘请保姆来照顾孩子,几乎完全把孩子扔给保姆照顾。
他们会对保姆很仁慈,很谦卑,意思是,“只要你照顾好孩子,保证孩子的安全,不让孩子来烦我,一切都好办。”
看起来,他们对孩子会表现出比较有涵养,对孩子很负责任,表现出更多的爱。其实他们是希望完全摆脱孩子的侵扰。
有人天天想着让生机勃勃的孩子多睡觉,给他布置四周有围栏的婴儿车,常常是遮阳的,孩子去睡觉都很费劲,如果是高度适合简单的床铺,孩子可以自由上下,自主睡觉会不会更好?
我们为什么会这么做?
儿童和成人的世界不一样,彼此的心态差别很大,要想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双方都要做出一些调整。
小孩是弱小的,很多能力上不具备,所有生活中常常处于被动状态,总是被要求做出某些改变,以适应成人的生活。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嚷嚷的时候,其实你是无意识的,你会认为自己打击限制孩子是因为爱孩子,是在保护孩子,这种打着爱孩子的旗号来阻碍孩子成长更是“心安理得”。
从人性角度来说,成人总是很小心地保护自己的物品,下意识的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受侵犯,这是一种本能,而且是深藏在成人的潜意识中。
成人对待孩子的态度体现了这种本能,他们会设法阻止孩子侵犯自己的财产,但似乎并不能阻止孩子。
在成人看来:这是我的责任,这是正确地教育孩子爱护环境,爱护自己”。
在这一点上成人与孩子一直在进行着斗争,双方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斗争。
那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简单的东西是最好的,复杂的东西往往会阻碍他的发展。
成人往往错误的将不适合孩子的东西强加给他,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这只会使成人自己费力不讨好。
成人的自我保护的本能,实际违背了儿童的需求。成人应设法满足孩子的需要,给孩子提供适宜其成长的环境,这样才能真正给儿童带来帮助。
每个孩子都是有生命的个体,成人不应该依自己的意愿随意支配孩子,更不能要求孩子对自己唯命是从。
在孩子的发展道路上,成人的作用只是协助,而不是主导。
孩子比成人弱小,成人必须要努力克制自己,倾听儿童的心声,让儿童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教育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