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里的足迹会去到哪些地方, 回想起来还真的是有痕迹可循。 很多时候,看影视作品,主人公各种跌宕的爱恨情仇所发生的地点常常经由荧屏角度的美化再经由我的想象而被赋予了特殊的情感和寄托,以至于看到这些地名的时候有一些特殊微妙的感觉。
尼泊尔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这一个神秘的国度,以喜马拉雅的雪山为背景,山脚下点燃的一炷香,山脚下的博卡拉, 同在电视台工作的男女主人公因着各自的原因来到了这里, 《九回时间旅行》,正是我最喜欢的有关穿越和时间因果的题材, 他的开头,就发生在这样一个充满了神秘气息的地方。
当时的我似乎处在日常事务的泥潭, 偶尔看飞尼泊尔的机票往返2000多元的机票时候, 毫不犹豫的定了机票。 毕竟, 在我这个人生的阶段, 呼朋唤友的招呼和安排都是着实需要些气力时间和运气的。
没什么时间和气力的我, 吸引力似乎倒有, 临出行前,还没确定前路的情况下,J看似突然的辞了职, 加入了我的队伍。 最后一周,另一位前同事从两娃的屎尿屁奶中抬起头来, 崩溃给我打了一个长长的电话,逃离一样定了票跟了进来。有好几天我心里都在为她们订的是我2倍甚至近4倍的票价而沾沾自喜。由此看来,我的幸福并不来自于什么绝对值, 而大部分是来自于和他人的落差和对比。
也许每一个人,在某一个时刻,都会有不顾一切, 逃离现在的想法。 这次的旅行, 就好像一个明知面对生活这个强权政府,抗议上书都无用的普通人, 但还是要扯着横幅去门口静坐一会那么个意思。 然后很快会被生活的大喇嘛和执勤警察推搡回原来的位置。
三个人就这样前后在半年间, 买了机票, 分别从不同的城市, 在那一天集合在了机场,降落在了加德满都, 处在人生不同阶段, 不同圈子, 不同城市的我们因着我选的这个地点而有了交集。
聚头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在哪里, 我们要去哪里这些具体的话题的本身, 加德满都更像是三个女人为了短暂逃离的一个借口。 就好像男人们说好友某某某结婚了, 生仔了, 所以要出去喝一杯的借口, 而我在半年前定下的机票, 成了促成三个人这一切的完美的借口。
我的旅行的习惯, 基本会定好到达第一站后的住宿, 这样可以在你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之后, 不会因为无立脚之地而焦虑, 可以有一个空间让你驻足左右打量, 感受新的环境和空气, 在新的路标的刺激下感受到环境的转换, 而后产生新的计划的灵感, 或者就在那个时候去感受自己到底想朝哪里去。
早餐的餐桌上, 我掏出了从孤独星球上打印的一叠几十页的旅行资料,每个人开始研究下感兴趣的地方, 路线, 我们的规划。
我们轻松的达成了一致, J快速的用机关枪的英文和一个agent敲定了博卡拉的车辆和司机。 和简单的安排和行程。 而V, 则是用她的超乎想象的机器叮当猫(就是那个需要啥, 口袋里就能摸出啥的那只猫)的形象, 堵住了我随意的出发中, 行李中大大小小的漏洞。
旅行从某种角度对我来说,是一种抽离,一种尝试接受和理解"不一样"的过程,一种安静思考和观察时间。接下来的日子, 是在各类古迹中间间或行走,或驻足, 直到今天,连照片都没有去翻,只记得有那么几个片段被留了下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