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千年,忠诚被视作为政处世最重要的准则之一。古人认为,“忠”乃为臣之道,“诚”系立身之本,这种思想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一起深刻地植根于民族记忆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和价值评判。
然而,世事原本复杂而多面,“忠诚”并不能被简单定义。在我国古代,围绕“何为忠诚”这个话题所展开的讨论不可谓不多,却始终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其实,忠诚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原则或道德要求,它的存在和实现还需要一定的现实条件和特殊环境,其自身也集合了多种要素和要点。
豫让:待我以国士,必以国士报之
春秋末期晋国人豫让,先后给晋大夫范氏和中行氏做过门客,均籍籍无名。后来他转投晋大夫智伯门下,很快便得到了宠信。
当时,晋国的朝政被智伯、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四位大夫把持,其中智伯的势力最为强大,为其他三家所忌惮。一次,智伯凭借自己的强势发动讨伐赵襄子的战争,不料,对智伯痛恨已久的赵襄子、韩康子和魏桓子三家联合起来,把智伯给消灭了,并瓜分了他的领地。赵襄子最痛恨智伯,他把智伯的头砍下来,用漆漆好,做成了酒壶。
智伯死后,豫让逃到山中,发誓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智伯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一定要为他报仇,即便是死了,我也不觉得羞愧了。”于是,他隐姓埋名,乔装成一个被判刑服役的罪人来到赵襄子的宫中打扫厕所,并怀揣匕首,以便趁机行刺。赵襄子上厕所时,预感到潜在的危险,立刻命令卫兵将这个罪人抓起来拷问,最后得知此人正是豫让。“原形毕露”的豫让手举匕首大叫:“我要为智伯报仇!”左右的随从建议将他立即杀掉,赵襄子却说:“豫让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我小心避开就是了,何必伤他性命呢?智伯没有后人,他的旧臣能够为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不能杀。”于是把豫让给放了。
然而,豫让并不领情。为了让别人认不出自己,他浑身涂上油漆,把自己弄成长满脓疮的样子,还吞下烧炭让自己的声音沙哑,最后化装成乞丐在街上乞讨,意欲伺机行刺赵襄子。一位旧友认出了他,不禁流泪叹息道:“以你的才能,屈身辅佐赵襄子,他是一定能重用你的。那时你再行刺,不是很容易吗?你何必这样残害自己的身体呢!再说这样也未必能成功啊!”豫让解释说:“做了人家的属臣,而又想行刺,这是怀着二心去侍奉君主。我知道我现在这个做法成功的几率会很低,之所以执意如此,就是为了让当今以及后世那些为人臣而又怀二心的人感到羞愧。”
没过多久,豫让听说赵襄子要出巡,便潜伏在其必须经过的一座桥下。行至桥头,赵襄子的马突然惊了,赵襄子心有所悟地说:“这个人一定是豫让。”于是派人去查,果然发现了豫让。赵襄子让侍从将豫让带到跟前,责问说:“你最初不是为范氏和中行氏都效过力吗?当智伯把他们尽数消灭后,你不给他们报仇,反而投靠了智伯。现在智伯死了,你为什么如此迫切地要为他报仇呢?”豫让不慌不忙地答道:“我跟随过范氏、中行氏不假,但他们待我如平常人,我也就以平常人待之。至于智伯,他把我当做杰出的人才,那么我当然要像杰出人才待人那样去对待他了。”听了这话,赵襄子感慨叹息,不禁流下眼泪,说道:“豫让先生啊,你为智伯所做的,足以让你名垂青史了;我赦免过你一次,也已仁至义尽了。你也应该清楚,这次我不会再放你走了。”豫让坦然道:“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主不应该埋没别人的优点,忠臣尽忠而死也是本分。上一次您已经宽赦了我,天下都称颂您的贤德。今天事已至此,我被杀是理所当然的。但我最后有一个请求,请您让我在您的衣服上砍几刀,就算是让我报仇了,这样,我死而无憾。”赵襄子闻听大受感动,便脱下衣服,命人递给了豫让。豫让拔出剑,跳着脚在赵襄子的衣服上砍了几下,仰天长叹:“我终于可以到地下去见智伯了!”说完便自杀了。
籍福:“小秘书”的四次闪亮登场
西汉人籍福是武安侯田蚡的门客。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原来的宰相卫绾因病被免职,武帝开始考虑丞相和太尉的人选。籍福深知田蚡早有当宰相的意愿,赶紧劝说:“您看,魏其侯窦婴是太后的外甥,而且掌权很久了,天下的士人一向归附在他的门下。而您刚刚崭露头角,论名望、论资历都比不上魏其侯啊。所以,到时如果皇帝让您当丞相,您一定要推辞,并且还要推荐让窦婴当。这样,窦婴当了丞相,太尉就非您莫属了。您想想,太尉和丞相是一样的尊贵,但是您还能博得一个让贤的美名呢。”田蚡听后,连连点头。
事情的发展果真如籍福的预测,窦婴当上了丞相,田蚡也顺利做了太尉,汉武帝对田蚡的好感也大增。
窦婴就任后,籍福去向他道贺。临别时,籍福悄悄对窦婴说:“大人您天生就是喜爱好人,憎恶坏人,现在正是因为有品善德正的人赞誉您,您才能当上丞相;但是您又特别讨厌坏人,而相比之下,品德低下之人还是多啊,他们必然会在背地里说您的坏话。因此,如果大人您能对好人、坏人兼容并包,那么您这个宰相的位子就可以长久地坐下去了;否则,早晚会因别人的谗言和诋毁落个免职的下场。”窦婴听后不以为然。
事情的发展再一次如籍福所言,没过多久,窦婴就因为施政刚猛,触及不少人的切身利益而得罪太后,被免去丞相之职,太尉田蚡成功坐上了丞相的位子。
当上丞相的田蚡看中了窦婴城南的一块地,让籍福去要。失意中的窦婴生出一份硬气,讽刺道:“我这把老骨头虽然被弃而不用了,但贵为丞相的田将军难道就可以强取豪夺吗?告诉他:绝无可能!”窦婴的至交兼从属灌夫听说了这件事,很是恼火,大骂籍福狗仗人势。
没有完成使命又无故受辱的籍福,担心如实回报会令田蚡和窦婴的关系更僵,只好编了一套说辞,软语劝说田蚡:“我看窦婴老了,说不定不久就一命呜呼了。大人您先忍忍,到时候等他死了,这块地还不是您的嘛。”后来,不知田蚡从什么渠道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从此田蚡和窦婴二人结怨更深了。
后来,田蚡的权势日盛,还娶了燕王刘嘉的女儿为妻。太后下令,要列侯宗室前去给田蚡道贺。宴会上大家酒兴正浓的时候,田蚡站起来给大家敬酒,在座的都起身离席俯首在地,表示不敢当。过了一会,窦婴也起来给大家敬酒,这回只有他的几个老朋友起身离席,其余多数人无非是稍稍抬抬屁股做样子应付一下。随窦婴赴宴的灌夫看在眼里,气在心上,于是便起身挨个敬酒。当他走到田蚡面前敬酒时,田蚡起身推辞道:“我喝不了一整杯了。”灌夫没忍住怒火,用一种嘲弄的腔调说:“您是贵人,还是干了这一杯吧。”田蚡还是不肯。无奈之下,灌夫又到临汝侯灌贤那里敬酒,灌贤正在和程不识说悄悄话,也没有起身离席。灌贤是灌夫的晚辈,这让正在气头上的灌夫找到了发作的机会,对着灌贤张口就骂,田蚡见状,急忙上前劝阻。窦婴见势不妙,上前叫灌夫快点离开这里。此时田蚡大怒道:“是我平时太迁就灌夫了,才让他今天如此的放肆!”于是命武士拦住灌夫。眼看一场宴会将要闹得不欢而散时,籍福站出来了,他一面劝田蚡息怒,一面按住灌夫的头让他向丞相道歉。谁知灌夫并不领情,坚决不道歉。于是,田蚡令人将灌夫囚禁起来。窦婴全力营救灌夫未果,灌夫被判族诛;窦婴自己,后来也因“伪造诏书”遭到弹劾,最终被斩于市。
寺人披:为国君除恶,自当尽心竭力
春秋时期,晋国曾发生一场内乱,太子申生被杀,公子重耳和夷吾分别逃亡国外避难。后来,夷吾回国当了国君,史称晋惠公。晋惠公死后,其子公子圉当上了国君,是为晋怀公。
重耳逃亡到了秦国,秦穆公把女儿嫁给了他,又派兵帮重耳攻打晋国。最终,重耳被拥为国君,就是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怀公逃到国外,不久被杀。
大夫吕甥、郤芮是晋惠公的旧臣,也是晋怀公的心腹,他俩害怕晋文公算旧账,决定先下手为强,密谋焚烧宫殿,趁乱杀掉新君。他们还找到了当年曾奉君命刺杀文公的寺人披(编者注:寺人,古代宫中供传唤的小臣,相当于后世的宦官)作为同谋。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寺人披口头答应,接下来的举动,却坏了他们的大事。
“报告!寺人披求见,说有机密向您汇报。”一位侍卫向晋文公禀报。
“寺人披?”晋文公沉思了一会儿,道,“哦,原来是他啊!不见!”
文公挥了挥手,侍卫转身刚要离开。
“回来!”晋文公喊道,“你以我的名义和口气对他这样说……”
“是。”侍卫回答后,走出宫门,来到寺人披面前,对他说:
“国君让我以他的名义给你传个话。你还记得吗?当初我还做公子的时候,你奉我父亲的命令到蒲城杀我,父亲让你隔夜到达,你却在当夜就到了那里。要不是我越墙而逃,恐怕早就命丧黄泉了,你当时还砍掉了我衣服的一只袖子,现在那只袖管还在。还有一次,我逃到狄国,与狄国国君到渭水河边打猎,你替惠公找机会来杀我,他命你三天后赶到,可是你过了第二天就到了。即使是有君王的命令,也不应该这么快呀!当年你要杀的人现在已当国君了,你还有什么脸面呆在这里呢?你还是走吧!”
听了这番话,寺人披冷笑道:“我本以为国君经历了这么多磨难重回晋国,对为君之道了然于胸了呢。看来不是这样啊,眼看一场祸乱将要爆发,他还茫然不知呢。对国君的命令没有二心,这是自古以来的法度。为国君除去其所厌恶的人,自当有多大力量尽多大力量。当年,我是站在两位国君的立场上,把当今的国君看成是蒲城人和狄国人,要杀蒲城人和狄国人,我有什么舍不得的呢?现在他当国君后,难道就没有心中仇恨的蒲城人和狄国人吗?他不是一样要派像我这样的人去诛杀他所厌恶的人吗?齐桓公不计较管仲的一箭之仇,而让管仲担任宰相。如果现在国君反其道而行之,那我自会离开,不劳烦他下什么逐客令。这样,恐怕逃跑的人会越来越多,岂止我这个刑余之人呢?”侍卫将这番话如实地转达给晋文公。文公听后立刻召见了他,从而得知了吕甥、郤芮将要叛乱的重要情报,及时妥善地做出处理,最终诛杀吕甥、郤芮,化解了一场危机。
管仲:效忠于国而非为一人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他辅佐齐桓公,使其成为春秋首霸。然而,在齐桓公即位前,管仲曾是他的一大政敌。
齐桓公名叫小白,他的前任齐襄公是一个丧失人伦的衣冠禽兽,把齐国搞得一塌糊涂,内乱一触即发。为了避免灾难,齐国诸公子纷纷逃亡。其中公子小白与老师鲍叔牙投奔到了莒国,小白的弟弟公子纠则同老师管仲投奔到了鲁国。
不久,齐国果真发生了政变,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得知消息后,连忙带着各自的老师奔向齐国。两兄弟知道:谁先到达齐国,国君的位子就是谁的。
公子纠的老师管仲为了帮助公子纠夺得齐国君位,率领一队人马抢先在莒国通向齐国的道路上设下埋伏,准备偷袭。小白与他的老师鲍叔牙经过这里,见有人阻拦,正要问个究竟。就刹那间,管仲已搭好弓,瞄准小白射出一箭。只听“啊”的一声,小白口吐鲜血,从车上栽了下来。
管仲见此情景大喜过望,急忙策马而逃。他回到公子纠那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对公子纠讲了一遍。他们以为政敌已除,便从容不迫地向齐国进发。但当他们赶到国都临淄时,却得知公子小白已经登基为国君了。
原来小白并没有被射死,那一箭正射在他的腰带钩上。小白知道管仲是个神射手,于是急中生智,咬破舌尖,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栽下马去,瞒过了管仲。管仲一走,他便与老师鲍叔牙抄小路疾驰回国,抢先登上了国君的宝座。
齐桓公即位以后,要封鲍叔牙为相,谁知鲍叔牙却向齐桓公极力推荐管仲。
“什么?管仲!他拿箭射我,要我的命,我还能用他吗?”桓公气愤地说。
鲍叔牙笑了笑,回答说:“那次他是作为公子纠的师傅,他用箭射您,正是体现了他对主人的忠心啊。如果您能重用他,他也一定会忠心对您的。而且,论本领,他比我强得多啊。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难得的人才。”
“言之有理。那快让管仲前来见我。”桓公捻着胡子说道。
管仲得知齐桓公要见自己,心想是必死无疑了。哪知当他被押进宫时,齐桓公快步走下座位,亲自为他松绑,当即拜他为宰相。齐桓公的这一举动使管仲深受感动,从此他尽心辅佐齐桓公,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使齐国国力大增,齐桓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综 论
按后世“从一而终”的理论,上述四位人物的“忠诚”均带有“瑕疵”——“秘书”籍福给人以不够“专心”之感,其余三位均曾侍从多人。然而,他们的故事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刻地认识“忠诚”的涵义。
为给智伯报仇,豫让两次行刺,均未能如愿,终以自杀的方式谢幕。此刻,即便是赵襄子也被豫让的行为深深打动而潸然泪下,豫让也被看作是忠、情、义的代表。然而,到了明代,方孝孺的一篇《豫让论》却对豫让大加批判,认为真正忠臣的做法,应该是尽忠竭力辅佐智伯,劝他不要骄纵豪夺,以消灾免祸,永保无虞;等到智伯死后去报仇,这是沽名钓誉的行为。翻阅历史典籍,确实没有发现对豫让济世安邦之才的描述,更未见其出良谋、进忠言的记载。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豫让的“忠”。
在“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春秋时代,君臣之间更像今天董事长和职业经理人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合则留,不合则去,没有“人身依附”的束缚。留或去,反映出的不仅是双方的利益关系,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程度。豫让的“忠”正体现于此。面对赵襄子的责问,豫让说出了让多少士人醉心不已的名言“以国士待之,必以国士报之”。一个“报”字,饱含着豫让甘愿为智伯轻身舍命的情感。
现实生活中,除去能力与实干,感情上的“忠”,确实不能忽视,它是形成良好领导力与执行力的重要因素。
籍福的事迹平淡无奇,他的所作所为更像一位左右斡旋、力避冲突的忠厚长者,将其归入忠诚一类似乎有些牵强。但是,籍福的价值在于引发我们的思考:当你不可避免地要跟从一位有明显缺点的领导时,应当怎么办?这个问题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被刻意回避了。但从籍福的行止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到启示。
籍福虽然跟从了一个坏事做尽的主人,但自身却没有劣迹著于史册;他对主人不做任何道德性的评判,还能适时英明地建言献策;对主人的恃强凌弱,他不是“帮闲帮凶”,而是尽力调护。由此可见,作为一个人,籍福做到了忠厚老实、坚守底线;作为一个秘书,籍福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尽力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从而描绘出一份朴素的忠诚图景:一位下属适时地匡正领导之失、弥补领导之过,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做自己能做、应做之事。
与籍福的忠厚形象不同,寺人披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酷吏。他两次奉国君之命刺杀流亡在外的重耳,一旦成功,便会以“忠臣”之名彪炳史册。可历史不能假设。重耳继位后,寺人披沦落到与吕甥、郤芮一样的政治处境和地位,但他还有一次实现自己未能完成的使命并为先君尽忠的机会,就是与此二人联手发动叛乱,趁机杀死晋文公。然而,寺人披恰恰选择了与此截然相反的道路——将此二人的预谋向晋文公通报。这样看来,他似乎没有固定的政治立场和效忠对象。
但沉心思考,寺人披尽的是大忠。正如他本人所言:“执行国君的命令,没有二心,这是古来的法度。为国君除掉他厌恶的人,理当尽力而为。”他不是没有尽忠的对象,他一以贯之忠于的是王命。换言之,他忠于的是自己的职责,遵从的是国家的法度。单凭他甘冒被晋文公羞辱、治罪的风险,及时提供情报这一点看,可以认为寺人披是不计个人荣辱,其心所系唯君主安危之人,对献公如此,对惠公如此,对文公也是如此。恐怕这是寺人披与吕甥、郤芮本质上的区别。从另一个方面讲,晋文公理政,既需要介子推这样精忠的政治盟友,也离不开寺人披这样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公务员”。晋文公最终召见寺人披,也证明了他确实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长期以来,管仲相齐桓公的故事,人们津津乐道的是齐桓公的大度、知人善用和虚怀若谷,却往往忽视了另一方当事人管仲。后人眼中,管仲的治国才能确实无出其右,但他先辅佐公子纠,转而又辅佐齐桓公,其忠诚度似乎被大打折扣。
其实,管仲从未打算专为某个人尽忠。他曾说他不会为一个公子纠而轻生,要他死,除非社稷破,宗庙灭,祭祀绝。也就是说,只有国家灭亡,他才考虑去死。据此看来,无论辅佐的是公子纠还是齐桓公,管仲都没有将二者视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从未打算替他们个人尽忠。
然而,这种“不忠”,正是管仲的大忠。据梁启超先生所言,早在两千六百年前,管仲已经能自觉地将忠于国与忠于君区分开,并公开宣称要为国尽忠。这一传统在“晏子不死君难”后已不复见,以致后世有“愚忠”无数。
综上所述,无论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还是忠于本职、忠于法律,抑或忠于道德、忠于恩情,都体现着忠诚的不同方面。在价值上它们虽有高下、先后之分,但绝不能以其中的一方面取代或否定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