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做好“情感引导”,孩子才能更好

你好,我是宫敬华,每天写一篇与读书有关的原创文章,今天是第10篇。希望我的每一篇文章都能为喜欢阅读的你赋能。如果你看了我的文章感到很有收获,也请你为我赋能。



前段时间看了一些教育类的书籍,对那些高高在上的,专家教育家长的文章有点抵触,心里想读一本和孩子有关的,轻松的书来看,就选了这本《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没想到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儿童治疗心理学家,从她大量的真实案例中,告诉我们,父母管教孩子的常见误区,和“情感引导”方法。

我听完了很受益,感觉学到了以前没有听到过的知识。

图片发自简书App

首先,作者介绍了几种父母的类型:

1、控制型父母

就是以命令和威胁孩子为主,是控制型的典型表现。

这样的后果就是,不会让孩子有责任感,孩子长大后会更容易放纵自己。

2、放任型父母

不理孩子,忽视孩子。

这样的行为后果是:孩子长大后,会缺乏约束和规矩,没有群体归属感,更容易涉及毒品、早孕和帮派、网络成瘾。因为他们需要极强的团队依赖感觉。

3、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型父母

比如,当孩子摔倒了,哭了,家长会说没事,不疼,或者说那有什么呀,没事,别哭了。

否定孩子的感受,这样的结果会造成孩子也会同样否定别人的感受。

4、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型父母

用小贴纸,看动画片等奖励孩子的新习惯;用玩具来让孩子听话;成绩好就带孩子去旅游等,这样的行为叫做贿赂。

被贿赂教育长大的孩子并不喜欢遵守规矩或者好好表现这件事本身,他只是为了得到外部奖励。他并没有学会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

5、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你以后还敢这样吗?暂停一切活动,去站着;我数三下,1,2,3!

6、体罚

惩罚性的威胁可能会暂时奏效,但孩子从中学到的唯一道理就是害怕家长发火或者不要自己而不得不服从。他迟早还是会再次犯错的。因为骗人被打的孩子,只会撒更好的谎。

最重要的是,孩子从你这里学会了暴力是管用的。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以及忽略孩子的性格特征。


对照这几个父母类型,我对照了自己也有不少中招的地方。

比如,当我很忙,孩子又需要我陪着玩时,我有时会说:你等一下哈,或者你先看会动画片等我一会吧。

等我忙完了,孩子已经看动画片上瘾了。

还比如:控制性父母的行为,我自己也有一些。

当我了解到这些不当行为,会给孩子带来非常严重的不良习惯时,我内心真的很震惊,也很惭愧。

我不想继续这样对孩子,所以我需要了解到哪些方法能帮我避免这样做。还好,书里也介绍了一种“情感引导”的方法,现在分享给大家:

一、什么是情感引导呢?

情感引导,就是认同孩子的情感,并用语言告诉孩子他此刻的情感叫什么名字,并且示范怎样正确去表达。

二、情感引导的好处:(摘自书中)

- 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 因为表达顺畅,所以减少发脾气的现象

- 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加深感情

- 孩子学会结交新朋友

- 学会忍耐,学会面对逆境

- 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情感,成为好的父母

三、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1、播下种子

2、观察和判断

3、聆听孩子

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5、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例如,要和孩子观赏一场话剧演出,但需要安静做下观察,不能随意走动。

这时,在家里就要和孩子说好规则:要坐下来安静观察,不同意随意走动。孩子听到了,点点头,答应了。

然后在出门前,和入场前,都再说一遍规则,这叫播下种子。

在坐下来观赏话剧时,要观察和判断孩子的行为,是否做到住,是否做到了保持安静。

当孩子想走动时,要问清楚原因,比如孩子想去上厕所,也当然可以走动过去。而不是贸然批评孩子。

第四步,当孩子觉得无聊,不想观看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拍椅子等小动作,这时就要体察和理解孩子的感受。

把孩子当下的感受用语音说出来,共情他的感受,并引导孩子用语音表达出来。要示范正确的做法,而不是指出错误的做法。

做到这5步,就能轻松地使用“情感引导”的方法,来给孩子更好的尊重和爱护。

学到了这几点,我感觉受益匪浅,也决定要使用这个方法来对待我的孩子。

是的,我们或许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但孩子的成长也只有一次机会。为了更好的引导孩子,多读一些科学的有实际方法的育儿书,还是非常值得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