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切从一则新闻说起。
今天看到以下这句话,一个小学生说:
当我孤单的时候,我妈把手机给了我。
孩子怎么了?孤单!
怎么破?――喏,给个手机,看电视、玩游戏,应有尽有。孩子不哭不闹,可安静了。
曾经听人说起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手机、电脑带大的。
深以为然。
有了手机,似乎孩子就真的不孤单了。
可是在王者荣耀的路上,他们却一去不复返。
孩子真的变荣耀了吗?
并没有!
相反,有些还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被缴了手机的部分孩子,以命示威,轻贱了自己。
在成年人看来,一切是那么匪夷所思。区区一个手机,豁出性命,可笑亦多可悲。
02
打住。
我们是不是也中邪了?
回想一下,你有没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聚会上,眼前人明明就在身边,却低头沉迷于几寸屏幕里的世界。
夜已深,困意来袭,苦苦撑着不愿放下手机;早上醒来,伸手一捞,又是良辰美景奈何天。
出门,手机明明显示还剩百分之九十五的电量,却不免担心电量低的可能。又或者为了保守起见,妥妥塞上几个充电宝才肯出门。
打开书本,翻了两页,“叮咚”一声,闻风而起,注意力成功被吸走。仿佛漏一条信息,就错过了几个亿。
不好,我们都中了“瘾”字的魔咒。可是手机何时成了现代人的精神鸦片?
03
意识到被手机牢牢控制,成为了手机奴隶后,有人觉醒了,行动了。
而有的人,一半开窍,一半糊涂。
因此有人研发了控制不玩手机的APP,比如Forest :给你一棵树,设置专注时间。期间只要犯规使用了手机,那么不好意思你的“树”就会枯萎。
细思极恐,用手机控制不玩手机?是不是有点打脸?
手机的一个应用就真的控制我们不玩手机?
严格上来说,不能!
自制力差的人,第一天,第二天、第一周、第二周或许还能靠新鲜感维持下去,最后慢慢难免不被感性驾驭理智:不就是一棵树枯萎而已,有什么大不了?
或者直接把程序给卸了,该吃吃,该喝喝。
而对自制力强的人,手机充其量只是个工具,又何需用手机管理他自己?
因此结论:手机不能控制你,只有你才能管理自己。
04
离开手机一天,能过吗?
能。只是对于手机控,可能不那么轻松:会不会有人找,会不会错过重要信息,会不会有什么紧急事情……
心理学上的“聚光灯效应”认为:人常常高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
所以如果一个人真的想找你,他会千方百计找到你。而你错过的大概只是手机运营商发来的催款信息……
从手机的喧嚣中解放出来,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
确定角色:没有手机干扰的日子,决定把时间交给谁?回家看父母,做他们眼中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回归家庭,尽贤妻良母职责;探望久违的老友,互吐心声,无话不说。
目标:如果选择独处,是打算看一本书还是培养一项爱好,又或者烹饪一桌好菜好好款待平时忙碌的自己?
进度:把生活的步子调慢一点,去散步、慢跑、去看广场舞、去感受街头小贩不同的吆喝,去留意平时忙碌而错过的风景。
调整:没有人能永不知疲倦,像一台永动机一样不断运转。放下手机,回归平静,静心思考每个阶段的目标是否达成,内心真正渴望的又是什么?然后养精蓄锐,重新出发。
05
老师问,你长大想做什么?约翰·列侬回答:收获快乐。
老师摇了摇头:这个傻子竟然听不懂问题。
年幼的约翰·列侬却为老师感到悲哀:我五岁,母亲就告知我快乐是生活的真谛,而你到这岁数却依然不懂!
每个人或许会不自觉地被他人的表象误解而走进盲从,进入虚幻。就像几寸的手机屏幕里面或许无数精彩纷呈,可我们却又那么真实地存活在这个世界。
也许昨天残酷,今天残酷,但希望活在当下、享受眼前的我们更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