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66天
原文阅读: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敌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12 子曰:“放(fǎng)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讲解:
孔子说:君子应对天下万事万物,没有什么一定要敌视的,没有什么一定要倾慕的,一切都取决于是否合乎“义”。
孔子说:君子惦记道德,小人惦记土地;君子惦记法度,小人惦记实惠利益。
孔子说:一切行动都依照实际利益考虑出发,心中就会充满怨愤之气。
启发思考:
这三章都是讲“义利之辨”。 “义”即“宜”,指应该怎么做。与外部规定的“礼”不同,“义”是内化于心的道德自律。作为一种稳定的内心约束,“义”体现在面对一切事物的态度和行为取舍上。君子怀德怀刑,德和刑都是“义”的体现。对君子而言,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唯一标准是“义”。
孔子常常以君子与小人作对比。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是刻意修为自己的人。君子以“义”为准,面对利益时,不义之财不取,不义之得不居。小人是普通人,怀土怀惠,“放于利而行”,看重的是眼前利益,惟利是从,一切行为以利为转移。而且,还易于心生怨恨。君子与小人之分,也是义利之分。
不过,义利之间并非二者必择其一的简单对立关系,而是在相辅相成的整体中的。义利之辨也可以近似地理解为道德精神追求与物质利益欲望之间的关系。
对 “义利之辨”,孔子的思想至少包含了三个方面的理解:
第一,反对见利忘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孔子看来,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线正在于是追求义为先还是利为先。君子面对利益时,是按照仁道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只选择属于自己“应当”得到的利益,而不会为谋取一己之私利而放弃道德约束。
第二,肯定合理之利的正当性。由于过于强调义利的对立,似乎只重“义”,实际上,孔子也是认可合理之利的正当性的。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明确承认,欲求富与贵,厌恶贫与贱,是人之常情。“不以其道得之”的富贵“不处”,意味着拥有“以道得之”的富贵则是合理的正当的。重要的是,得到富贵或去除贫贱,都应当为之以道。
“因义得利”是可以接受的。当道义与利益没有冲突时,用正当的方式求得的财富,通过合乎道德要求的、理当得到的利益,完全可以心安理得获得。正像对鱼与熊掌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只能二者择一一样,“义”与“利”也是可以共存的。
第三,在特殊情况下,牺牲利益而成就道义。当道义与利益、德性精神与感性欲求发生冲突时,君子理当超越利益的诱惑,致力于对道义与德性的追求。
当然,更高的境界可能是“安贫乐道,富而好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有“义之于比 ”为准绳,君子在任何情况下内心都没有纠结,都能做到通达,应对任何事情都不会觉得无所适从。
因此,对于义利关系的整体理解中,尽管更为重义,但也包含了“义利统一”之向度。只有出现了义与利尖锐对立、不可调和的情况,才明确主张在义与利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牺牲利益而成就道义。
全面完整地理解“义利之辨”,在今天更加具有积极意义。我们钦佩先烈们在战争时期抛头颅洒热血的的舍身取义,我们敬佩先辈们甘愿清贫几十年为国奉献,正是他们的舍身取义、安贫乐道让中国人站起来了,奔小康了。时至今日,努力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正是今日之君子的道义所在。
参考书目和课程:
靳大成的《论语通读》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修订版)》
徐兴无:《龙凤呈祥:中国文化的特征、结构与精神》(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