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迷茫中找到方向,一切都会好起来

每个人都会经历迷茫的阶段,无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职场中的打工人,还是面临中年危机的中年人,甚至已经退休的老年人,都可能在某一时刻感到困惑、焦虑,甚至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迷茫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迷茫中停滞不前。

人为什么会迷茫那,别人的根源我不清楚,从我自身而言,从大的方面说社会环境是一部分原因,社会媒体不断宣扬他人的成功,让我怀疑自己的价值,还有就是自己的目标缺失,过往并未有过辉煌的成就,常常陷入人已到中年,还能否有机会能创造更好的生活的怀疑之中,最后就是很在意外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迷茫的时候,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可能都是急于寻找“正确答案”,但是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先停下来,找到迷茫产生的根源。

解决问题的路径,首先要找到产生的根源,尝试记录困惑,比如“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喜欢现在的工作吗,我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通过不断记录、思考,找到根源。

现在社会环境,信息过载严重,特别是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让你不自觉的产生快速改变命运的念头,导致我们认知有失偏颇,“成功”的定义被带偏(比如以金钱为标准来衡量是否成功),我的心动摇过,有幻想一日暴富的日子,包括从事自媒体创作也有过幻想,能快速涨粉,写出好作品,给自己早点带来收益。

现在社会好像缺失了定力,成功被塑造成了速成的范本。其实真正的成功很难被定义,活成别人的版本不一定适合自己。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凭借一首《诺言》火起来的菏泽树哥郭有才,一时间菏泽火车站都是各种模仿,包括各地火车站也有人开始模仿他的风格、穿搭、音乐创作模式,但是最终火起来的为什么就他一个,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思考。

迷茫时,最忌讳的就是“光想不做”。把想法永远停留在思想上,始终铭记:只有行动才会带来答案。

我们尝试去用“小行动”来打破停滞,比如暂时不去考虑涨粉的问题、不去考虑收益的问题,想想先如何写好一份问答、创作一个想法,用心去写作,用自己的方式看看能不能帮到别人,能给别人带来一丝丝助益。今天的写作目标达成了,能不能持续坚持下去,能不能创作出更高水平一点的文章,还有没有其他的写作成长路径。

找到“榜样”,向“榜样”学习,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前进方式。我们可以研究那些我们敬佩的人如何面对不确定性,去借鉴他们的思维方式,我曾尝试去看一部分记录片,读一些名人传记还有观看访谈和演讲。

如果近期现阶段迷茫的问题解决了,我们是否考虑从更远更高的角度去思考怎么减少未来的迷茫

找到持续成长思维,不要让自己陷入“固定思维”中。迷茫往往源于“固定思维”(比如“我必须找到完美工作”),成长型思维认为:人生是动态的,每次尝试都是学习,完美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无法定义的心里概念。

找到“意义感”,那是我们的动力源泉,维克多·弗兰克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说:“人可以被剥夺一切,除了最后的自由——选择自己对境遇的态度”,就如我前文所说“意义”很小,比如解答一个提问如果能帮到一个人,我就觉得很有成就感。

最后想说:

迷茫其实是我们更新的机会,当你感到迷茫时,不妨把它看作一次重新认识自己、调整方向的机会。

真正的成熟,不是不再迷茫,而是学会与迷茫共处,并在其中找到前行的力量,这样一切都会好起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