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情做的时间长了,就会习以为常,工作也是如此。
每天7点坐上公司班车,早晨8点准时坐在格子间里开始一天的工作,下午5点有时会加班到晚上8点才能坐上下班的班车返回家里。
每天在两点一线间重复着,有时候会误认为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就像是电影《逗鸟外传》里小男孩的父母,在无休无止的工作电话里不知不觉丢掉了生活中的美好。
为了不让自己陷入迷茫,无论工作再忙,时间再紧,每年都要给自己安排一次远行,不为寻找旅行的意义,只为看一看不一样的世界,见一见不一样的人。
2016年的十一假期,我借着大学同学结婚的机会去了趟大西北——甘肃。
大西北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干燥、昼夜温差大。所以,秋天去的话一定要多穿衣服、多喝水。
大学同学的家在玉门,需要取道嘉峪关,所以嘉峪关是我对大西北的第一印象。在这里我与另一位朋友会合。当天夜里一下火车,就感到一股寒意袭来,冷的直打哆嗦。而朋友的火车晚点,要在火车站等上半个小时,还好火车站周边有很多店都是24小时的,而且店里面特别暖和。
嘉峪关市由于是中核四〇四公司所在地,所以又被称为“核城”。由于只待了不到半天,所以,对于嘉峪关的印象是街道特别的宽敞整洁,而相反街上的人和车特别少。
(一) 莫高窟
第二天从嘉峪关出发去玉门参加同学的婚礼,车行驶在高速路上,两边望去砂石一片,远远地还可以看见常年积雪的祁连山脉。
参加完婚礼,我们同学一行三人从玉门出发前往第一个目的地敦煌。
在去敦煌的火车上,看到的景象更加荒凉,车窗外戈壁滩一望无际,人工种植的碱蓬稀稀疏疏地散布在铁路两旁。庆幸的是,当日天公作美,在火车上恰好可以看到戈壁的日出,只可惜隔着一层车窗,而且是用手机拍摄,并不能将日出的绚丽表现出来。
敦煌是座被沙漠和戈壁包围的小城,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风沙漫漫,甚至可以说比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还要干净。
敦煌火车站不大,虽然旅游旺季人也不是特别多,街道上也特别的清洁。当地人说我们赶上了好时候,前段时间敦煌举办了文博会,所以市政设施都经过了一轮完善和提升。
由于正处旅游旺季,我们提前在网上订了莫高窟的门票。敦煌火车站距离莫高窟取票处(数字展厅)不太远,我们便打算走路过去,当走了一半路程时,一名当地的热心车主主动迎上来,免费载我们去了取票处,这让我瞬间对敦煌有了极好的第一印象。
我们首先在莫高窟数字展示厅观看了两部关于敦煌和莫高窟的影片,其中一部讲述莫高窟各洞窟内景象的影片,利用球形天幕播放,播放厅内部圆形设计,几乎整个球形屋顶和墙壁都做成了屏幕,人被屏幕整个包围起来,观看起来相当的震撼。
观看完影片,我们乘坐景区摆渡车前往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又称为“千佛洞”,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世界文明古迹。
莫高窟历经了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共有大大小小洞窟735个,为了保护文物,游客们只能选择固定的十几个窟进行参观,每一波游客由一名讲解员进行全程讲解。
在讲解员的手电筒的光照下,我看到了不同朝代的壁画、形态各异的飞天、连表情都细致入微的木骨泥塑佛像和有着不同结构形式的洞顶。
正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之莫高窟》中对莫高窟的描述,“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
在接下来的参观中,我从壁画上看到了乐樽和尚开窟、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壁画中展示出的一段段传奇,引人联想。
参观中,无疑也看到了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么一个千年文明的遗产,竟然沦落到湖北麻城农民道士王圆箓看管,导致英国人、日本人、美国人轻轻松松地从愚昧的王道士手里骗走数万经书,可气的还有那个没有搜刮到经书美国人,竟用特殊的胶水将看中的壁画从墙上粘去,留下一片斑驳。
更看到了我们子孙后代对老祖宗文物的漠视,当清政府决定将残留的经卷运回京城时,由于路途遥远保护不当(据说用破席子卷着装车上路),加上路过的当地的贪官顺手牵羊,真正运到京城时已所剩无几。而且,后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时,出逃中国的白俄士兵竟被关押在莫高窟,在窟内生火做饭,那些穿越千年的颜色被燎成一团黑色。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遭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之道士塔》一文中表达了无尽的无奈与惆怅。
我想每一个参观的人也都会有同感。
(二)鸣沙山月牙泉
上午参观完莫高窟,下午便直奔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一到达景区就看到了与戈壁完全不同的景色。
这里是一片黄色的世界,风不大,阳光正好,比起古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多了太多温柔。
我们骑着骆驼跟着长长的队伍一起向着沙丘高处行去,最后在月牙泉边停下来。月牙泉藏在沙丘之间,周围长满芦苇和鲜花,确实是沙漠中的一道奇观。
远处是高高的沙丘,可以看到人群向上攀爬者,像一条条黑色的丝带落在黄色沙丘上。没有防沙鞋套,索性我们三人脱掉鞋子光着脚顺着一条“丝带”向上爬去。
爬沙比爬山还要累,即使有绳梯的帮助,还是在途中休息了好几次才爬上了丘顶。丘顶上,月牙泉已经缩小成了一小“碗”水,太阳被远处更高的沙丘挡住了半个脸,沙丘上面的人沉醉在这片沙的世界里。躺在沙子上休息,让半个身体被沙子包裹,光着脚丫肆意奔跑,这里的一切都是细腻的,柔软的,柔软的让人忘掉那些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坚硬。
(三)敦煌西线
敦煌西线距离市区较远,我们前一天晚上联系好了包车司机,第二天天还没亮就早早出发,去赶第一班去雅丹魔鬼城地貌的接驳车。
出城后,车窗外漆黑一片,耳边只有车轮压在地面发出的沙沙声,汽车的灯光照亮一段路面,可以看到风卷着沙石从路面上呼啸而过,挡风玻璃被敲打着啪啪作响。
从未行走过这样森然的路,黑暗的无边无际,风沙越来越大,气温越来越低,好像路的终点真的有一座魔鬼城在等着我们。
终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驶之后,我们与一群瑟瑟发抖的学生模样的人一起登上了接驳车,这时外面的天色才刚刚有了一丝发亮的迹象。
雅丹魔鬼城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城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雅丹地貌是由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发现,并根据当地人发音定名。
虽然,当天天气原因没有看到戈壁的日出,还是被雅丹鬼斧神工的景象所震撼。
处在这样的茫茫天地间,会发现自己的渺小。
敦煌西线第二站是汉长城和玉门关,这些丝绸之路上的宝贵遗迹,早已被风沙侵蚀得看不出原来的面貌。站在这里,一面沼泽,一面戈壁,依然可以想象出当时的雄伟,然后对古人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聚沙为城产生敬佩。
(四)张掖丹霞地貌
我们最后一站去的是张掖,在这里我和两个朋友分别,提前结束了行程。
张掖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我们经常听到的“塞上江南”说的就是这里。由于时间原因,吃过午饭,我们第一站就赶赴了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称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的张掖丹霞地貌国家地质公园。
去七彩丹霞地貌十分方便,从汽车西站只需要10元钱就能抵达。景区内摆渡车将入园的游客带到分布在园内的6个观景台,其中从景区西门进入可以在1-4号观景台参观。
丹霞地貌颜色犹如霞彩,山丘高低起伏,似彩带飘扬,十分壮观。美中不足的是当天有些阴天,所以比起晴天少了几分明艳。
游览完第二个观景台,由于时间原因,我的旅行行程不得不告一段路,我和朋友在摆渡车上告别,一个人提前踏上了归程,带着美好的回忆和对下次聚首的期待。
(五)遇见的人
旅行中除了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更有趣的是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比如各个地方操着当地口音的滴滴司机,比如旅行中在街头被人街头采访。
而这次旅行中印象最深的是在机场遇见的一个姑娘,她看起来十八九岁的模样,一个人拉着一个巨大无比的箱子。
在机场线买地铁票时,她站在我前面,突然有些局促地转过身来问我可不可以借给她点纸币,然后她支付宝转给我。
我被她的箱子吸引了,因为箱子的体积和她瘦小的身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地铁上,忍不住问她才知道,她一个人出来旅行十几天了,北京是她最后的旅行目的地。
十三天,一个人,北广深港澳台,这是她即将完成的旅行计划。
看着眼前瘦小的女孩,有点不敢相信,这也太勇敢了。
我说你每年十一假期都会一个人去旅行吗?
她笑笑说,基本上每个月学校没有课的时候都会出来,特别喜欢在路上的感觉,顺便把箱子的侧面展示给我看。
我瞪大眼睛,因为真的被震撼到了,旅行箱的侧面贴满了行礼托运标签。
“旅行让我更加独立了吧。”这是她对旅行意义的回答。
我不知道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不在乎她的家境是否十分的殷实才能撑起她的旅行梦想,也不清楚她是否在旅行中遇到过困难。所以,我不会去评判她一个人痴迷旅行飘在路上的好与坏。
我只想说,自己遇到了一个不太一样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