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家人之名

追了一部很温馨的家庭剧《以家人的名义》,剧情围绕着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人展开。兄妹三人,妹妹尖尖,爸爸是开面馆的,妈妈在尖尖五六岁时怀二胎生病去世。大哥凌霄是楼上的邻居,因为妈妈出门打牌把兄妹俩反锁在家里,哥哥喂妹妹吃核桃噎死了,大雨天呼救没人应,导致妈妈应激性创伤走不出来,敏感、暴躁,动不动就跟当警察工作繁忙的老公吵架,后来离开了家里。善良的尖尖父女时长把小凌霄叫回家吃饭。凌霄妈妈走了以后,两个男人带娃的家庭自然而然一起搭伙过日子。小哥子秋妈妈是被介绍给尖尖爸爸相亲认识的,当子秋妈妈问尖尖爸爸有什么爱好时,尖尖爸爸说就喜欢做饭烧菜,子秋妈妈知道尖尖爸爸是个好人,却没有选择在一起,而是把儿子留了下来。也是因为不太能理解为什么只是相亲的两个人,怎么会帮着把儿子养那么大,不太合乎常理,于是把整部剧追了下来。

从这部剧里,不仅看到了几个悲欢离合的故事情节,也看到了具有教育意义的一面。我们现在养孩子,容易焦虑,卷,真的可以从这部剧里受到一些启发。

每个家庭不同,养出来的孩子的性格也各不相同。尖尖虽然很小就没有了妈妈,但是从剧中却看不出来没有妈妈对她的伤害,得益于她有个温暖的好爸爸。李海潮并没有因为失去妻儿把过多的伤痛带到生活中,这个只喜欢烧饭的小男人。女人年轻的时候,不太会喜欢这样一个男人,有点婆婆妈妈,没有男人的阳刚之气,少了男人应有的报复。只有经历过生活,有了一定阅历以后,才会觉出这样的男人的好来。这也是为什么子秋妈妈开始不甘心离开,最后又一个月闪婚的原因吧。

李海潮善良,尖尖天生乐观,爸爸给了她很多的爱,也对她足够宽容。小凌霄父母吵架,自己坐在楼梯上看漫画书,李海潮不忍心要小凌霄去他家吃,被拒绝了。就怂恿小尖尖一次次的拉着凌霄去他家吃饭,每天换着花样弄好吃的。子秋的到来,他原本完全有义务不管。但是去乡下探望过跟着外婆的小子秋,要帮着干农活,甚至没有书读。他就心软的把子秋接回了家,并且从来不会对他区别对待。子秋知道自己是寄样的,也很懂事,半夜帮着洗衣服,给李海潮面馆帮忙。而李海潮感受到这些,也只有对子秋的心疼。他对两个男孩的到来,内心只有欢喜。剧中出现了好几次李海潮备菜做饭的镜头,他对孩子们的爱就在这每天的餐食中,没有过多的要求,没有沉重的期待,有的只是悄然流逝的每一帧的美好和温馨的画面。

每次看兄妹三人的互动总觉得很美好,亲兄妹也不过如此。每次看李海潮和凌爸的互动,调侃和对孩子们的爱,也总会触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有时候,会觉得这样一个组合的家庭,并没有缺少什么,李海潮不就是那妈吗?有点碎碎念,变着法的满足着一家人的胃口,无怨无悔,多好的妈啊,有几个妈能做到这样呢?绝大多数家里都有个忙碌的、指望不上的、甩手掌柜的爸,就像凌爸。当凌爸责怪自己不能去看望在新加坡的凌霄,不能为他做些什么的时候,凌霄说,从小爸爸就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他不需要做什么,只要在身边就够了。孩子对父母的期待,并不需要做很多,在身边,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就很好。

从身心健康来说,心理最健康的就是李尖尖,她乐观,活泼,没心没肺,全家人都爱她,而她也像个小太阳一样,走到哪里,温暖照到哪里,很多时候,她是身边人的加油站。哥哥们成绩都很好,唯独她不爱学习,全班倒数,也不影响家人对她一如既往的爱,不影响她的天生乐观,没有因为成绩不好有一丝的阴影。

凌霄妈妈的情绪化、控制,加上妹妹的死,凌霄内心的自责,从小养成了不太爱说话,沉默寡言的性格。好在爸爸虽然也很忙,但却很开明,没有过多的陪伴,却也是个好爸爸。加上尖尖父女的善良和陪伴,却也是个三观正,阳光健康的大哥哥。在新加坡照顾妈妈和妹妹小橙子的那几年,被妈妈自私的爱捆绑的生活窒息,导致精神状况不好,心情郁结,失眠,尖尖成了他的精神寄托。小时候,尖尖把他带回了家,他这辈子就认定了尖尖,成了尖尖的人。

剧中也描述了尖尖的两个好闺蜜,齐明月和唐灿。齐明月原本就很优秀,妈妈也是控制型,管学习,管生活,管工作,啥啥都管。形成了齐明月畏手畏脚的样子,做事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容易否定自己,没自信。一直乖乖女,不敢跟妈妈对抗,就用她的方式对抗,撒谎,偷偷的喝酒,甚至高考的时候怕自己成绩考太好,妈妈逼着她读不喜欢的法律专业,少填一张答题卡。

唐灿也有一个好管事、要面子的妈,导致她的人生路也不是很顺畅。好在,在朋友的帮助下,在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驱使下,又找回了自己的热爱。

这一个个家庭的呈现,一个个孩子的生命历程,值得我们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去深观。当我们多想控制,绑架孩子的时候,孩子的能量用在对付父母身上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要么没有办法对抗转成向内对自己的攻击,折磨,要么撒谎,要么不情愿的将就在自己不喜欢的生活里,眼里没有了光。都不能自在,顺畅的做自己。很火的哪吒的电影里,哪吒对敖丙喊出的一句:“你还敢再怂些吗?我一个魔丸都比你活的像个人样”,我们赞叹哪吒的同时,也不禁要想,是什么束缚了敖丙,为什么不能像哪吒一样率性。

就像齐明月虽然不满妈妈的控制,最后面对父母离婚时对爸爸说的话,不是对妈妈的开脱,却也是对他们这个家庭的反思和剖析,找到妈妈为什么会这么强势的根源。除了自身的性格外,因为爸爸习惯性的逃避问题,不承担,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她妈妈自己说了算的习惯。

当我们看到自己和孩子身上的问题时,也要去反观我们做了什么。剧中李海潮说了一句话:孩子的问题都是小问题,最大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深以为然。

再来讲剧中另一个话题,子秋问尖尖:为什么都是哥哥,尖尖会选择凌霄而不是子秋,他子秋总是没人要的那一个时。我觉得也挺有意思。

凌霄和子秋,三个人的第一次见面,可能就埋下了跟谁在一起的姻缘。第一次见到子秋,尖尖追着子秋打,子秋还说自己是自愿的。见到凌霄的第一眼,小小的尖尖眼里就是喜欢的,送核桃被打翻还要替凌霄说话。

同样爱妹妹,子秋的爱是宠爱,甚至是溺爱。妹妹爱吃糖,甜品,满足,甚至为她做甜品师。凌霄则像个大哥哥一样管着妹妹,不让她过多吃糖,为她做了牙医。

凌霄比子秋成熟的早,早在高中凌霄就对妹妹有了别样的感情,给她买有蕾丝的小内衣,毫不避讳的说以后娶她,在离开的时候说,等以后长大了就一辈子在一起。跟尖尖在一起的想法,早就在凌霄的心中扎下了根。

子秋是在尖尖有男朋友以后,才开始意识到要跟尖尖在一起。他的爱更像亲情和爱情柔和在一起,他自己都有点分不清的情感。他要报答李家的养育之恩,他要照顾李家父女,更多的是出于这种心理。看到李爸和自己妈妈约会,觉得黏黏乎乎,不自在。他内心是抗拒这种感受的,自然也做不出让人心动的举动。反观凌霄,对尖尖爱的表达从来都很直接,毫不避讳,怎么会不心动呢?凌霄在一瞬间的长大后,更像一个成熟有担当的男人。而子秋在李爸的熏陶下也成了像李爸一样善良、温暖的男生,温暖却不足以让人心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