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熊太行老师的《关系攻略》专栏后,他多次提到《军师联盟》这部电视剧,对三国这段历史,尤其司马懿这个人物,我也非常感兴趣。
这几天我看了二十多集,相对于之前看过的历史电视剧,最大的感受是这部电视剧表达口语现代化,人物情感细腻,比较容易理解和看懂中间的故事情节,现在我简单谈谈在这部电视剧中学到的几个道理。
1.做事情要学会克制,做大事更要如此。
司马懿在进入司空曹操府,成为中郎将曹丕的属臣前,他一直反复推脱领导的邀请。
即便在曹司空攻打袁绍召令司马懿进入军队,在一个显露身手的好时机面前,他用马车把腿轧折了,还在等待更好的时机。
之后,曹丕多次请求司马懿成为他的军师,推心置腹地与他交谈,司马懿在充分确定曹丕有足够的诚心后,才答应与其共同进退。
在我看来,司马懿之前一定明白辅佐曹丕是他唯一的机会,然而他没有确定曹丕有雄心壮志,值得自己搭上身家性命之前,他一直在犹豫,挣扎,思考,克制着。
一个个人生的选择积累成我们的人生,我们想做事情,要多克制,等待好的时机,而做越大的事情,越需要学会克制。
猎豹在捕杀猎物时,一直在安静地观察着形势,思考着,等待着,忍着耐性等候一招致命的那一刻的到来。
2.恃才傲物,容易招惹麻烦,甚至带来杀身之祸。
杨修极具才华,擅长诗词,曹操讲他才思敏捷,快过自己三十里。
正值蜀汉之争时,樊城被汉寿亭侯关羽攻克后,魏军反击不利,士气低迷,魏王前后犹豫,当晚军中口令改成了——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大家都明白。
聪明如杨修当然猜到了,他告诉军中士兵,丞相已经决定班师回朝,大家可以收拾东西了。
他的过度聪明惹怒了曹操,被定为泄露军机罪,砍去了人头。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自负的人,眼高于顶,看不起身边的任何人,说话不够小心,做事也不顾别人的感受,常常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了别人的利益,为自己挖下了许多的坑。
这个坑,有可能伤了名声,给工作和生活带来麻烦,严重一点的话,失去了同事,朋友甚至领导的信任,完成任务,改善待遇,职务提升,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3.该干什么,干什么,想多了,反而有害。
认识曹植这个历史人物,始于他在曹丕的逼迫下,写下了著名的七步诗。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真实的历史材料,我没去查找,在电视剧中,曹植有写诗歌的天赋,整天纵情酒乐,做了很多有违礼教的事情。
由此看来,他没有搞权谋的心思和能力,难怪父亲一直问他,父亲百年之后,他要如何自处?
曹操临终之前,告诉这个最喜欢的儿子,一切不是他的错,而是自己的错,是自己看错了人,以后还是专心作诗吧。
该作诗的去作诗,(曹植)
该领兵的去领兵,(曹彰)
该当君王的当君王。(曹丕)
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做自己能够把握的事情,这是自己的本分,也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命。
然而,事到如此,他已经回不去了。
争储的道路上从来都是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事情,这条路一旦选择了,就要走下去,再也不能回头。
回头也是死。
真实的历史,我们也不用过多计较了。
现在的社会也没有那么残酷,不需要你仇我怨,你死我活,可我们必须认清一个现实,我们都是必死的凡人,生命有限,时间有限,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这是最有价值,最高效的事情。
想得多了,反而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