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十五 章 这皇帝三哥你来当

     自那之后,罗昌仿佛与这红尘俗世彻底隔绝开来,他选择长留于红尘居中。日复一日,他的生活单调而又孤寂。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红尘居时,罗昌便会准时起身,开始刻苦地练功。他身形如电,招式凌厉,每一拳、每一掌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和决心。然而,练功结束后,孤独感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常常独自一人来到那棵繁茂的桃树下,慵懒地躺下。身旁放着一壶美酒,他一杯接一杯地畅饮着,直至酩酊大醉。在醉意朦胧间,对着荷香的墓碑喃喃自语,就好像荷香还在世一般。回忆着他们曾经共度的美好时光,那些温馨的瞬间仿佛就在眼前;也会默默地诉说着对她深深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罗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外界的喧嚣繁华渐行渐远。

时光飞逝,转眼间已经半月有余,而此时的长安城内一场巨大的阴谋也悄然拉开了序幕。

        唐隆元年六月二十日,夜幕深沉,将近二更时分,天空中忽然划过无数颗流星,如雪花般纷纷扬扬地散落下来。那璀璨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夜空,仿佛预示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变革即将来临。

此时,在太平公主府内,长安县尉苏无名正与银青光禄大夫崔仲元、临淄王李隆基以及前金吾卫大将军李多祚等重要人物紧张地商议着行动计划。他们神情凝重,目光交汇之间透露出坚定和决绝。

三更时分。李多祚联合他旧日的部下,手持利剑,气势汹汹地直奔金吾卫大营而去。一路上,马蹄声响彻云霄,刀光剑影交错闪烁。

当他们冲进大营时,只见滦生鹤正在营帐内熟睡。李多祚手起剑落,毫不留情地将其斩杀于榻前。鲜血四溅,染红了地面。随后,他振臂高呼,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空中炸响:“韦后这个毒妇竟敢毒死先帝,妄图颠覆国家社稷!今夜我们就要齐心协力,铲除韦家这帮乱臣贼子及其死党!凡是身高超过马鞭之人,一概格杀勿论!”

众人齐声响应,呼声震天动地。紧接着,李多祚又大声喊道:“今日我们拥立临淄王为新帝,以平定天下之乱!若有谁敢犹豫不决,首鼠两端,相助逆党,定当严惩不贷,罪及三族!而能斩杀妖后韦莲儿者,赏赐千金,并封万户侯!”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让在场所有人都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金吾卫的众将士们闻言,脸上纷纷露出欣喜之色,毫不犹豫地齐声应道:“末将领命!”一时间,众人精神抖擞、士气高昂。

只见李多祚手提滦鹤生那血肉模糊的头颅,大步流星地朝着李隆基走去。他步伐稳健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待走到李隆基跟前时,李多祚双手捧滦鹤生的首级,恭恭敬敬地呈了上去。

李隆基面沉似水,眼神犀利如鹰隼般紧紧盯着滦鹤生的头颅。他仔细端详片刻后,微微点了点头,表示确认无误。随后,他转过身来,对着身旁的太平公主以及其他随行人员说道:“走吧,我们一同前往玄武门。”

随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着玄武门进发。走在最前方的自然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等核心人物,他们神态自若、步履从容;而紧随其后的则是长安县尉苏无名所带领的两百余名工匠。这些工匠们个个身强力壮、孔武有力,手中紧握着锋利的斧子和锯子,散发出一股强大的气势。

当这支队伍抵达玄武门前时,苏无名一声令下,所有工匠立即按照事先安排好的位置分散开来

此时李多祚则统领左金吾卫大军直扑玄德门,而另一边崔仲元带领右金吾卫猛攻关隘白兽门。双方人马临行之前郑重约定,待成功突破宫门之后,在凌烟阁前胜利会师,随后一同高声呐喊,制造出浩大的声势。

李多祚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他所率领的左金吾卫如猛虎下山一般,锐不可当。他们迅速地解决掉了镇守玄德门的兵将,毫不费力地攻破城门,长驱直入宫内。与此同时,崔仲元指挥的右金吾卫也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同样顺利地击败了白兽门的守军,杀进了宫廷之中。

李隆基亲自守在玄武门之外,静静等待着宫中的动静。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一阵惊天动地的鼓噪声骤然从宫中传来。李隆基心知时机已至,毫不犹豫地与太平公主以及苏无名一同冲入宫中。此刻,原本负责守卫中宗灵柩的南牙卫兵们在听到这震耳欲聋的鼓噪之声后,纷纷迅速披上战甲,拿起武器,响应李隆基等人的行动。

韦莲儿在一片混乱惶恐之中慌不择路,匆忙逃入了千牛卫营地寻求庇护。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这里竟有一千牛卫乃是太子昔日的部下亲信。此人听闻外面发生的剧变,义愤填膺,当即决定不再容忍韦莲儿这个作恶多端之人继续逍遥法外。于是,他们手起刀落,干净利落地将韦莲儿当场斩首,并将其首级呈献到了李隆基面前。

与此同时,那位骄奢淫逸的安乐公主李裹儿正在自己的闺房内对着镜子精心描绘眉毛,全然不知大祸已然临头。突然之间,一群如狼似虎的士兵破门而入,手起剑落,瞬间就结束了这位公主的性命。

而在宫外,周青察觉到皇宫方向传来的阵阵鼓声,心中暗叫不好,他立刻意识到局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当他准备出门设法联络救兵时,却未曾料到李多祚的一名副将早已率领一队精兵埋伏在了相府之外。周青刚一踏出大门,便被那副将率领的伏兵一举斩落马下,命丧黄泉。

就在此刻,局势已然尘埃落定,李隆基意气风发地带领着众多随从,浩浩荡荡地踏入了皇宫。

当他们来到凌烟阁前时,只见上官婉儿手提着精致的灯笼,优雅地率领着一众宫人早已在此等候多时。她身姿婀娜,亭亭玉立,宛如黑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李隆基稳步上前,目光落在眼前这位美丽而聪慧的女子身上。只见上官婉儿双膝跪地,恭敬地行起大礼来,并高声说道:“参见临淄王!”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黄莺出谷一般动听。其身后的宫人们见状,也纷纷齐刷刷地跪下身子,一同向着李隆基行礼,场面甚是壮观。

李隆基微微颔首,开口问道:“你便是上官婉儿?”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与审视。

上官婉儿闻声赶忙应道:“启禀殿下,正是婉儿。”

紧接着,上官婉儿不着痕迹地转身朝着身旁的一名宫女瞥去一眼。那宫女心领神会,动作迅速地从怀中掏出一封圣旨,然后快步走到上官婉儿身边,小心翼翼地递到了她的手中。

上官婉儿接过圣旨后,再次转过身来,双手捧着缓缓地呈递给李隆基,并郑重其事地说道:“殿下请看,此乃婉儿亲自起草的先帝遗诏,以及殿下您的登基凭证,请过目。”

李隆基神色凝重地接过那份诏书,缓缓将其展开。此时,上官婉儿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精致的宫灯再次靠近李隆基,那柔和而明亮的光芒恰好映照在诏书上,使得每一个字都清晰可见。

李隆基定睛看去,只见上面龙飞凤舞地书写着一行行文字:“朕自感大限将至,恐时日无多。然而,朕之太子终日不学无术,实难担起治国安邦之大任;且朕膝下其余子嗣皆年幼无知,尚无足够能力执掌这万里河山。每每思及此处,朕痛心疾首,夜不能寐。朕实在不忍心看着我大唐江山落入奸佞贼子之手,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权衡之后,朕毅然做出决定,将这皇位传承予朕之侄儿临淄王李隆基!今特此昭告天下,传至各部官员,望尔等尽心尽力,竭尽所能辅佐新君,以保我大唐江山千秋万代,永世长存!”

李隆基阴沉着脸,紧紧地盯着手中由上官婉儿精心拟写的那道假圣旨,目光如炬,仿佛要透过纸张看穿其中隐藏的阴谋诡计。他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思忖着,周围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似乎连空气都凝固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李隆基终于打破了沉默,他缓缓地抬起头来,面无表情地将这份假圣旨递给了身旁的苏无名。紧接着,他那张原本英俊的脸庞瞬间变得狰狞扭曲,额头上青筋暴起,双眼圆睁,怒火从眼底喷涌而出,咬牙切齿地怒吼道:“尔等竟然与那妖后沆瀣一气!如今新君刚刚登基即位,天下尚未安定,尔等却胆敢挑唆本王废掉新君,妄图让我自立为王!如此大逆不道之举,实在是罪该万死!来人啊,立刻将这些妖后的逆党就地正法!”

随着李隆基一声令下,只见两名身材魁梧、身披金甲的金吾卫应声而出,他们手持长刀,寒光闪闪,一步步朝着上官婉儿逼近。眼看着一场血腥的杀戮就要上演,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苏无名突然挺身而出。

只见苏无名快步走到李隆基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神色凝重地说道:“殿下,请息怒!微臣斗胆恳请您收回成命。”说罢,他不等李隆基回应,便转过身去对着其他人大声喊道:“诸位听令,速速前去肃清妖后的余孽党羽!不得有误!”听到苏无名的命令,众人不敢有丝毫怠慢,纷纷领命而去,转眼间偌大的宫殿内便只剩下了李隆基、苏无名、上官婉儿以及太平公主李令月四人。

待到众人离去之后,苏无名再次向李隆基施了一礼,语气诚恳地说道:“殿下,微臣深知此次事件事关重大,但还望殿下能够网开一面,饶恕上官昭仪一命。她或许也是受到了奸人的蛊惑,一时糊涂才犯下此等过错……”

李隆基的脸上瞬间布满了深深的疑惑之色,他紧皱着眉头,目光紧紧地盯着苏无名,缓缓开口问道:“哦?苏大人,你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呢?”

只见苏无名向前一步,抱拳躬身说道:“殿下,实不相瞒,上官姑娘曾经对下官有过大恩大德。因此,今日下官哪怕冒着生命危险,也斗胆恳求殿下能够法外开恩,饶恕过上官姑娘这一回啊!”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李令月突然迈步走了出来。她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苏无名,然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说道:“从你的言行之中,可以看得出来,你也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本公主恰好记得,你至今尚未娶妻成家。既然你如此奋不顾身地想要保全她,那么本公主今天就做个主,把上官昭仪许配给你为妻。不过嘛,这件事情只能暗中操办,而且上官昭仪从此以后必须改名换姓,彻底隐匿于众人的视野之外。上官昭仪,不知你是否愿意呢?”

此时此刻的上官婉儿,心中早已经被恐惧和惊喜所占据。她哪里还有丝毫拒绝的勇气?于是连忙点头应承道:“奴婢愿意,谢长公主恩典!”紧接着,她又转过身来,向着苏无名深深地行了一礼,轻声说道:“多谢苏大人的救命之恩。”

待到听到上官婉儿给出肯定的答复之后,李令月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过头去,再次望向李隆基,娇嗔地说道:“侄儿呀,你看人家都已经答应了。再说了,苏无名可是从来都没有求过本宫任何事情呢。这次就算卖本宫一个面子,放了上官昭仪一马吧。”

李隆基听完后点点头,随后一行人向太极殿走去,说起苏无名和上官婉儿,也算是一对苦命鸳鸯,二人自小就青梅竹马,后来上官婉儿被选进宫,两人也就失去了联系,上官婉儿聪慧过人,被权利利用,才导致今天的下场,不过以这样的形式收场倒也是最好的结局。再后来苏无名辞官,二人隐居深山在没有出现过,当然这也是后话。

此时太极殿内李重茂焦急地来回踱,他生怕自己也会被当做韦后逆党而被肃清,然而事与愿违,当李隆基一行人来到太极殿后,李隆基先是按照藩王进宫面圣的章程让宫人进去通传,而后得到允许后才走了进去,随即跪地行礼道:“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此时的李重茂早已经吓的口齿不清,赶忙跑过去扶起李隆基道:“三哥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李隆基这才起身,随后道:“皇上微臣没有请示擅自离开封地,只因韦莲儿那妖后毒死先皇,意图造反,微臣担心皇上安慰,这才不得已,还请皇上治臣之罪”。李隆基态度诚恳的道‘’

“三哥这里没有外人,你我兄弟相称就好,如今三哥您已经杀了妖后,我年幼尚无法执掌朝中之事,这皇帝就由三哥您来当吧”李重茂很是殷切的道。

“皇上折煞微臣了,微臣只是帮皇上肃清逆党,绝无半点僭越之心,还请皇上明察”,李隆基放低姿态,态度诚恳的道。

此时李重茂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两人寒暄一阵后李隆基借故有事告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