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故城,古称“節墨”。自古多贤士能才。
史书上记载比较详细的有三位即墨大夫,分别是齐威王时人,齐湣王时人和齐王建时人。《战国策》《史记》等典籍记载数任節墨大夫,或刚直不阿吏治卓著,或英勇不屈视死如归,或胸怀大局善断利弊,无不为史家称颂。
战国 齐国 公元前378-公元前320
齐威王时的即墨大夫,刚正不阿,勤政务实,只因不贿赂讨好齐威王身边的近侍,不慕虚名,不肯阿谀奉承,以致蒙受诽谤。
贪官污吏的谗言诋毁,像利剑一样刺向了他,那时的即墨大夫,应该很孤单吧。
齐威王朝野之上支起了沸腾大鼎,准备烹了即墨大夫以示效尤,他动摇过自己坚持的原则吗?私受贿赂、颠倒是非、说假话,欺骗君王的左右近侍都等着看他的“结果”……
正义和公道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居庙堂之上,处江湖之远,皆忧其民者,方可为官。
齐威王派人调查,澄清是非。烹了求誉取宠、出卖国家,压榨人民的阿大夫和他的左右近侍。
齐威王这一举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后,“群臣耸惧,人人莫敢饰非,物尽其城,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即墨大夫坚持的勤政为民是雄壮的,因为坚持是由于百般地敲打而磨练出来的;坚持是甘甜的,因为无畏的与不倒的毅力早已在他心中播下了坚韧的种子。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齐威王嘉奖了即墨大夫,“封之万家”,即墨大夫一如既往的勤恳理政、为国增税扶植老酒坊、助其扩充生产规模、呕心沥血。对百姓的关切、维持正义的凛然之气,更是让世人钦佩。
即墨大夫的勤政为民,廉洁正直的责任心,铁骨铮铮,不畏强权,即使身死,又有何惧的使命感!太公司马《史记》有云: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即墨大夫使得“即墨”之名,文彰天下,昭著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