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教育家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师人格的作用。’教育问题从大的方面说是体制问题,具体说又是教师问题,体制的变革,如果没有教师群体的觉醒和自觉的努力,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于漪老师说过:‘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成长的根本在于深度的内心觉醒。’教师的成长包括精神成长和专业成长,二者密不可分,而教师的精神成长则是其专业成长的基础和原动力,精神的成长源自于内心的觉醒。内心的觉醒源自于对自己所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深度理解,以及由自我生发的对人性的深度省察。”
“当然,人的觉醒往往需要某些外在的刺激,比如一场大病,职业的巨大挫折,朋友的远离,权力的打击排挤等等,但不管什么情况,人都不应该放弃自己。当外界给你做减法或除法的时候,你得为自己做加法和惩罚,让自我的价值最大化,即使在最糟糕的环境中,人也不要放弃思考,因为思想是人的全部尊严,生命就是你的最大资产。”
“觉醒了的教师会在平凡琐碎的教育工作中没有开了,那开了就等于那个问题开始啊就就开了,就没有不良了。我帮我没睡了,我就是也没电视,没事没事,我这一天就我俩人采用。觉醒了的教师会在平凡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追寻意义,他会把世界看成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外界的一切都和自己有关,他的生命似乎安装了一个内在提醒装置,不断告诫自己应该如何去做,这样生命就有了方向,他给世界以爱,世界也回报,他也爱,他会从诅咒世界的黑暗中转向寻找自己内心的光亮,照亮自己,也照亮学生,他的工作也会从升级的趋势转向主动的付出和创造性的提升,他会广纳薪资,追求学习化人生,他也能体会到生命的成长何其不易,他会渐渐的从新服气照的塑造别人中回转,静下心来认真理自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慢功活儿。它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良知、能力等几者综合起来才能把它做到最好。而现代社会,上自国家政策方针,下到老百姓的不理解,学校管理的琐碎等等很多因素,导致老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到了教育教学以外的事情上,从而产生了严重的工作厌倦感,用最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宁愿“躺平”。很多老师已经厌倦了这个职业,总是在说我又不想当名师,我又不想评职称,我又不敢得罪领导,更不敢得罪家长,所以就这样算了吧!当然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评价。说老师们都很都很幼稚,跟不上社会的步伐;卖东西的不喜欢老师,说老师抠门儿、认死理儿;找对象的不想找老师,说原以为找了老师可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没想到忙的都顾不上家……说到底,要想让老师从内心深处觉醒,其实是需要很多外在的刺激的,比如国家评价体质,学校管理体制,社会和家长的认可等等。毕竟人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的,可以不是很注重外在评价,但绝大多数人做不到完全不在意。除了工作,他们的生活生存都跟这些有关。因而呼吁国家重视教育,从重视教师开始,吸引更多有才能的人从事教育工作,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被重视、教师才会被尊重,才能真正推动我们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