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酒场

自古道“酒无好酒,宴无好宴”,但昨天,在一个偏僻农村的一方小院里,激动直白的话语,频频亮底的酒杯,满屋飘荡的酒香,诠释了生命别样的精彩。

醉翁是张增义的笔名,生于1950年3月,河北肥乡小康堡人。当过小学民办老师,带领群众上过大堤,从事过公社放映宣传员,还干过种植合作社技术员。虽说一直没有离开农村,但爱好诗歌创作和摄影,始终对文化情有独钟。

这次我们上小康堡一行,是醉翁出了第二本《农夫斋诗稿集》,向陈局发出了几次邀请,而且下了战书:“一切齐备迎东风,单等陈局点精兵。猜拳大战三百合,不分胜负乐收兵。”

有人说喝酒致癌,有人说喝酒抗癌,为了增加可信度,还搬出科学实验数据,甚至是官方论断,我看都是哗众取宠,纯粹为了吸睛。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谁和谁的体质也不同,管理好自己是智慧,想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我也不止一次地去探讨生命的意义,可结论往往是不知所云。活着就是活着,过去的已过去了,后悔也回不去,未来是什么样子,上帝也不是很清楚,还是过好每一天,在当下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当然,如果你每天忙忙碌碌不知道为什么而活,那才是真的没有生命的意义。

就像现在,无拘无束,想喝就喝,想干就干,五十多年别后老同学的相逢,绝对不亚于那“胜却人间无数”的爱情。更多的时候,爱情是昙花一现,友谊却像松树般万古长青。

村里的老支书曾对我说,“一个人抠抠索索一辈子,敞敞亮亮也是一辈子”,我很赞同。我说过赵文化是酒文化,实际上中国文化也是酒文化。也可能有人说北方文化是酒文化,南方文化是茶文化,但我是北方人,当然偏向于酒文化。

有人好酒,有人不好酒,客观地说,也许有人一辈子也没摆过一个酒场,但没听说过一个男人一辈子没沾过一滴酒。纵然你喜不喜欢,婚丧嫁娶的场得摆,亲戚朋友往来的场得摆,很多时候添丁升迁的场也得摆。

老百姓说,看一个人的人气,就是看他有事时家里能来多少人,有人气,后代人便兴旺。我不认为这是迷信,而是人缘,别人有事你不上场,自然你有事了,别人也没有上场的理由。好多时候,你投之以桃,我报之以李,你敬我一尺,我就敬你一丈。于是,关系越走越近,人脉越来越广,各种信息资源纷至沓来,你不想发达也不由你。

这里一个很重要的纽带,就是酒场。

今天你找个理由请我,改天我便寻个由头请你;那次上场的有张三,这次又增加了李四;张三李四参加了几次,不好意思不请,又加入了王五郑六。

日子一久,谁家有个狗下崽的事都门清。有喜事了大家来祝贺,喜事升级了;有困难了大家来帮忙,困难变小了。大家报团取暖,信息共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有些人抠门,总觉得吃别人的酒席心安理得,轮着自己便像火烧到了尾巴根,叫跳着拒绝。或者隐晦一些,不说请,也不说不请,单等闷声发大财。可大家谁也不傻,肉包子打出去了几回不见动静,便不会有再投的兴趣。可人的名儿树的影儿,这样的信息比新冠的传染还厉害,让大家都对你避而远之的话,你就是失败了。喝酒需要花钱,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既然有参加别人酒场的口欲,就要有回请别人的自觉。人和人之间的爱心传递是相互的,别让自己成为孤岛。

太多的时候,一个酒场偶尔的一个信息,能对一个人的命运发生改变,但很多不爱喝酒的人嗤之以鼻。

不管怎么说,反正昨天的酒喝得开心,还带回了醉翁的《农夫斋诗稿集》和陈局的《中国千年古县——河北肥乡》,让我在酒醺的时刻融入文化的清新,一时甘爽淋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
    民間酒師阅读 4,829评论 0 35
  • 晚上接到何主任的电话,需要参加一个晚宴,我马上答应了。何主任说骑着自行车,我说路面开始结冰,我打车过去喊您。 何主...
    路福阅读 408评论 1 2
  • 1 和酒结缘,源于很小的时候。只记得那时还没上小学。至于具体是几岁,着实记不住清楚。印象中,那时还懵懂无知,却经常...
    第一等野花阅读 561评论 1 4
  • 师傅是南方沿海农村人,大学毕业分配到北方工作,见识了敬酒劝酒的劲爆,学会了酒场谦让的套路,等着别人劝酒时再喝且假装...
    就这也行阅读 760评论 10 14
  • 酒文化,源远流长。斗酒诗百篇的李白,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甚至令人忍俊不禁的刘伶醉,甚至女词人李清照也是个中高手。 ...
    雕琢人生阅读 591评论 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