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雪白老师在直播时,看到大家送给她“金箍棒”礼物,瞬间大脑来一灵感,她根据金箍棒的变化特点,能做到定海神针,能 72变,能屈能伸,能强能弱,能大能小,能承载,能指导,随即创建了“金箍棒理论”!哇塞塞,雪白老师这知识储备既宽泛又充足,瞬间就能在某一个现象中派生出一高大上的理论,“有底层逻辑、有实操流程,还能举一反三”!我作为一小编,带着大家在生活中感受“金箍棒”理论!
场景一
下午,四姐带着我来我们这里的“德元升”中医馆体验下中药养生,提前享受一下老年人如何管理自己的身体?我作为一个陌生人,进到店里唯一能体验的也就是泡脚!我四姐作为这里相对来说的常客,她指导着我的脚伸进专用泡脚大桶,电源开启,桶里的水逐渐升温至冒热气,按钮中最高档9调至低档3——脚适宜的温度。四姐把我安排妥当后,她走了!过了一会儿,坐在我身边的朋友建议我再体验一下“德元升”的其他项目,比如按摩、针灸等等!朋友的提议,立马在店员里形成了两种意见,一个说,不可以,不符合店里的规定;一个说,用她四姐的卡,她四姐有事儿下午不来,顶替她四姐的预约!就在她们两个人言语截然不同中,我想到了,假如我是这里的员工,我究竟该怎么把握这个度?
场景二
我和儿子骑着电动车一起到楼下,俩人约定,他把他的书等资料送回家,我去打纯净水,然后他下楼来接我!
可事实是,我打水后到楼下,打了两个电话让我儿子下楼来接我(咱还是想让他参与点儿家务活的),他说好了“好”,可就是迟迟不见人影,我那个着急呀,第三个电话打给他,他直接告诉我,“钥匙找不到了,你先回来吧!”正因为雪白老师“金箍棒”理论的夹持,我就想着不能再那么死心眼子了,自己也得具备点儿“金箍棒”的品格,否则下一步就是消耗孩子的节奏!我整理了自己的思想,挂断电话,提着一桶水回家了!
思悟:1.这个事儿如果放在“金箍棒”理论之前,我肯定会“包子味”十足,对着儿子一顿哒哒哒,出了自己的恶气,妥妥地消耗了儿子!之所以这么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自己的承载力低。(认清真相)
2.到家里放下水桶,只问儿子,“回到家里,都去了哪里?”,就在他放书本的地方找到了钥匙。(解决问题)
3.通过前后对比,发现自己有了些许的进步,实时肯定下自己——发现自己能承载了!
今天的两个场景,让我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进一步理解了雪白老师的“金箍棒”理论,这个理论既通透,又好用,应该说它以另外的视觉来理解当下发生的事情,而不至于硬碰硬,造成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