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这件事,我是有着某种冲动的。原本我以为可以就此大显身手,一跃成为一个超脱的世人,自由地步入另一个世界。可是,所有的想象都会被敲打至醒来。于是,我开始反思,开始重新迈步。
在某些时刻,我会贸然地提起笔开始进行一场“大计划”。可最后,那股子热情还没来得及绽放,便倏然陨落了。
那些从我笔下堆砌的文字,总像是根基不牢的茅草房,一阵微风也能吹得它晃上几晃。
我不是一个好的建筑工人,我甚至不是一个建筑工人。可我想要自己动手建一座自己的房屋,那么我首先要做的是向真正的建筑工人学习,并不断去实践。
写文章也是一样的,我总是写下一个个只有开头的待续故事,或是奋力抒发着某一时刻喷涌而出的情感。结果,总是没有人愿意陪我“发疯”,留下我一个人独自疯狂着。
当翻滚的热血得以平息之后,我才幡然醒悟。我懂得太少,而想要的太多。
所有用心去写作的人,其实都在述说着什么,而我只草草“听”了几句,便觉得自己天赋异禀,已能独当一面了。我想,每一个优秀的写作者,都是好的聆听人。
汲取专业知识、阅读优秀书籍、关注生活和社会动态、辨证地听取别人的评价等等,都是聆听的一部分。我总是花费太多的时间去表达,却忘了怎样去聆听。所以,有些文字,虽然情感浓郁,却略有无病呻吟之嫌。
我看到有些人写了一些什么,并获得了一票“粉丝”,我并不想去追究这些人是如何而来。只是仍有很多人打着“互帮互助”的幌子,自顾自的遮上自己的眼睛。其实,完全可以将这些当作是一种互惠互利的手段,只是我总觉得这里面似乎丢失了一些什么东西。
无论我的文字是否成熟,它们的出现都是真实的。我想很多人在保留了片刻的自我之后,已然又迷失了。我看到很多人在赢得了一定数量的拥护者后,便贸然以能者自居,将自己的姿态摆在了高处。其实,这样的作为实在不必要。“人外有人”,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我想有些人的狂傲叫风格,有些人的自傲只能叫无知。
在某些写作APP上,我看到了很多人在交易评论。其实这很有意思,写作的人想要被别人关注,或产生某种共鸣,从而寻找到这样的一个人群。可那些所谓的评论,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这些人从最开始便抱有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走进你的文字,那么,他们眼中的东西会不会已然有些不一样了呢?
我们总希望别人对待自己能够多一些宽容,可我们却总吝啬给别人一些容忍。面对一个突然而至的消息,面对一篇陌生的文章,不要总急于给出一些评价。在我们尚未能分辨真伪时,一时的激动便是免费给别人当了一回活靶子。在我们自身懂的并不十分透彻之时,请不要用一种“高人”的语气去批判别人。
那些一心要求别人关心关注自己的朋友,你是否也可以以同等的状态去对待别人呢?如果你用心的去经营着一份情谊,却始终得不到回应,那只能说明你们并不在一个维度里。如果你得到了一些真心的支持,也不必去改变自己,刻意迎合,你只需做好自己即可。
慢一点吧,不要急进,仔细聆听周围的声音,很多故事,正在上演中。我如此告诫着自己,并努力地做一只缓慢而又坚定前行的小小“蜗牛”。我想,我可以不停地转圈圈,但我希望我的每一步都是坚实的,都能留下一些浅淡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