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之下的困惑

看完蔡崇达的《皮囊》是好几天前的事儿了,当时并没有想写点什么,因为对于书里的困惑,我也一直在困惑着。作者的困惑,其实是一个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永恒问题,用文学一点的语言来说,就是灵与肉的问题,用形而上的说法,就是意识与物质的问题。

这是一本好书无疑,好在里面有很多作者真实的感受,这些困惑因为作者的真实感受而细腻可触摸,作者的困惑透着真诚,虽然写完全书,作者的困惑还在继续着,甚至变得更具体,但这恰是一本好书应该具有的品质。一本好的作品,所要表达的不应该是一个确切的答案,而应该是穿过一段困惑找到另一个困惑的过程,也许这些困惑都是同一个困惑,因为大彻大悟就如同无所不知一样无法让人产生信任感。

这本书的精彩是写出了困惑本身在写作者那儿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这个困惑在作者爸爸那儿用疾病的方式呈现,在作者妈妈那儿用脸面的表象呈现,在作者自己那儿用生存去呈现。我看到作者拿起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细细地解剖笔下的每一个人也包括他自己,拿着刀的人与躺在手术台上的人都痛苦地闭上眼睛,而读者此时,却可以睁大双眼,感受这份鲜活的真实,这便是写作的意义。

当我们饱受疾病甚至性欲的困扰时,我们的灵与肉的困惑也同样真切,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勇气拿起刀,在无影灯下把这种困惑摊开。蔡崇达做到了,所以珍贵。

其实作者也并非没有给出答案,开篇阿太的故事就是这个困惑答案的一种,不过那只是阿太的答案,作者的答案还在路上, 我的也在路上。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那部电影《超体》,不知道当人类的大脑开发到百分之百,意识与物质的问题会不会得到完满解决。亦或是如电影《皮囊之下》中所讲的那样,把一切隐藏在皮囊之下,当那层皮囊被揭开后,一切都将烟消云散。

很多人不屑于去想这些虚无的问题,其实说实际一些,这也是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环境的问题。每一个人都游走于这两者之间,有的人时时刻刻在衡量着行走的尺度,小心维持着一种自以为的平衡。也有洒脱者试着挣脱这种困境,舍弃一种,奔向另一个方向。可是,他们之间真的存在一条界线或者骨子里就是不可调和的吗?我说不清楚,但我知道,不管是理想还是现实,个体还是环境,物质还是精神,被生生扯开之后,一个将会如朽木一根,另一个将会孤魂野鬼,无可捉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当扣子离开了衣服,才知道什么叫做依赖; 当衣服失去了扣子,才懂得什么叫陪伴; 不要等到缘已散,情已淡,人已远,才明...
    不忘初心_f2f8阅读 236评论 0 0
  • 朝北的一房间设计师搬走了,没几天就住进一个湖北的女孩,从事销售工作的。 她中等个儿,很白净,脸庞圆润,说话自带三分...
    海水蓝阅读 138评论 0 0
  • 问:公子能否写一篇如何时间管理的文章?看到你自己运营公众号,理财,工作,网络课,分答都不误,真的好佩服。求分享。 ...
    苏小文S阅读 26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