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南:
很高兴听你说,你的爸爸妈妈也一起看了我讲述《鲁滨逊漂流记》的信,并且有所收获。这些伟大的作品,哪怕披上“儿童文学”的外衣,也值得成年人一起阅读,今天要谈到的《柳林风声》尤其如此。
故事开始于一个温暖和煦的春日早晨,鼹鼠正在家里大扫除,可是他突然被春天某种充满活力的气息驱动了,猛然把刷子仍在地上大叫:“不干了!去他的大扫除,见鬼去吧!”于是他跑了很远很远,去到他从没到过的河岸边。
凑巧的是,他在河岸边碰到热情的河鼠,他们一见如故,一起划船、野餐,还因为鼹鼠不听劝告经历了翻船事故。湿漉漉的鼹鼠又累又惭愧,河鼠却体贴地邀请鼹鼠在他家住一段时间,于是,鼹鼠就这么住下了。
就像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改变现状的开头,这个故事起源于“离家出走”。我小时候读并不觉得稀奇,可这一次,一个奇怪的念头闪现出来——难道鼹鼠没有爸爸妈妈吗?他们任由孩子丢下刷子跑出去历险?难道河鼠也没有爸爸妈妈吗?他们任由孩子收留陌生的客人在家常住?
原谅我是个想象力逐渐丧失中的大人,这个念头反倒让我思考,那些给青少年看的故事,大都是从离家出走开始的。
鲁滨逊不顾父亲的劝阻偷偷溜进远航的船只,才有了后来的孤岛生存二十八年;灰色平原上的少女多萝西被龙卷风吹上天空,并坠落在奥兹国,开启了奇幻之旅;小王子离开了自己的星球,在星际中旅行;还有纳尼亚传奇中通往幻境的魔法衣橱,汤姆·索亚的海盗之旅,辛巴达航海的传奇……
必须要离开家,这些青少年主人公才获得“魔法”,去挑战各种险境,获得成长的奖赏。在这种设定里,家似乎变成庸碌的捆绑,一个缺乏想象力的地方。
最近,你的妈妈有点小担忧,她说你小时候什么都跟她讲,现在却有自己的小秘密了,你以前很听她的话,现在却总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在我看来,你就是这个小鼹鼠,青春期的气息驱动着你放下旧生活,挣脱家的温暖怀抱,去寻找友情的支持,去离开家施展“魔法”。我希望你的妈妈能理解,这是一个必经的成长阶段,请她安心。
河滩上的生活并不总是每日无聊的循环,当癞蛤蟆出现的时候,一定会有意外。癞蛤蟆是个父母双亡的富二代(瞧,又没有父母限制他),他的兴趣时常转变,当他迷上划船的时候,花巨资买了各种各样的船放在蛤蟆宫里,无数次落水也不能阻止他买入新船,并且不厌其烦向人吹嘘划船是最有趣的运动。
可是当他迷上车的时候,又马上把船放在一边,好像中了魔咒一样,居然去抢别人的汽车——并不是因为他买不起汽车,而是因为他一秒钟也不想等待,急切地想要开车。结果他出了车祸,锒铛入狱,出狱后死性不改买了更多车横冲直撞,撞坏一辆又一辆,把自己撞得浑身是伤,最终还被抓进了监狱。
你跟我说:“真讨厌癞蛤蟆这个闯祸精,总是惹麻烦。”
哈,我曾经也像你一样讨厌这家伙,不过我现在读起来却挺为他惋惜的。抛开他的种种劣习不谈,癞蛤蟆是个热爱生活的富二代,愿意投入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他为什么他一次也没有成功,反而惹出各种各样的麻烦,变成大家的笑料呢?
癞蛤蟆给我几个警示。
人如果不懂得控制欲望,就会变成欲望的奴隶。我们时常会想要得到自己希冀的东西,渴望买个新游戏机,梦想成为钢琴演奏高手,希望自己在某个领域表现出色。当产生这种欲望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在内心里衡量过达成目标需要付出的代价呢——一台游戏机需要多少钱,这些钱怎么来?成为钢琴演奏高手需要学习多长时间,投入多少金钱和精力?拥有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需要看多少书、走多少路、见多少人、经历怎样的思考才能实现?理性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过滤一大半不切实际的欲望。
不学驾驭方法,装备再高级也是徒劳。设想一下,如果他找个有经验的司机教他开车,弄懂交通规则和开车技巧,又怎么会把自己撞伤,还因为交通事故被抓起来呢?
成功最需要的品质是坚毅。你一定听说过“三分钟热度”,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一项技能的习得,最重要的不是天赋,不是一次性的金钱投入,而是坚持刻意练习,不断提升。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安杰拉·达克沃斯也通过研究发现,坚毅的品质对成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话又说回来,我实在不忍心嘲笑和批评癞蛤蟆,他那点小小的虚荣心,爱吹嘘爱炫耀、做事又三分钟热度的毛病,谁敢说自己身上一点都没有呢?只不过是作者在癞蛤蟆身上把这些毛病放大了一百倍,让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显得好笑罢了。
河滩旁边的黑树林里还生活着老持沉重的獾先生,獾先生平日里不喜欢抛头露面,关键时刻却是小动物们最强大的保护者。鼹鼠和河鼠在冰雪中的黑树林里迷了路,他们满怀希望地找到了獾先生的家门,确切地说是从地下挖到门口,是好心的獾先生收留了他们,让可怜的孩子们从暴风雪中安定下来,并送他们回家。当癞蛤蟆越狱回来却发现蛤蟆宫已经被黄鼠狼占领,是獾先生带领小动物们夺回家园。
我刚刚提到,小说里没有出现鼹鼠、河鼠和癞蛤蟆的父母,因为青少年要离开家才能施展他们的“魔法”。然而,獾先生这个冷静睿智的长者,和小动物们的距离至远至近,又至亲至疏,是再理想不过的“父母”了。
他轻易不以长者的姿态干预小动物们的生活,可当他觉得事态严重,下定决心管教起来,也是说一不二的。比如为了控制癞蛤蟆爱开车的“失心疯”,他下令把癞蛤蟆关起来,由他和鼹鼠、田鼠轮流值守。
他乐得远离小动物们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但是当小动物们遇到危险需要他帮助,他又随时都在。他的地下房子储存了相当多食物,还有好几个门,只要摇一摇门外的铃铛就可以唤醒他。冬雪夜里,他接待了走失的鼹鼠、田鼠、小刺猬们和水獭。
他会因为癞蛤蟆的死不悔改而生气,却从未想过放弃拯救癞蛤蟆。鼹鼠和河鼠都负气觉得“让癞蛤蟆自作自受算了”,獾先生依然想尽办法帮助癞蛤蟆夺回蛤蟆宫。在父母眼里,哪有什么“失足少年”,始终是自己的孩子,始终心怀慈悲和希望。
父母和青春期孩子的最佳关系莫不是如此吧,不过分干预,却有一根线始终牵挂着,轻易不出手,在原则问题上决不放松,远远望着孩子离去的背影,却不曾说出口:“孩子,只要你回头,我一直在你身后。”
一百多年来,人们都认为这是一个讲述友情的故事,这当然没有错,可除此之外,我认为它还是一个讲述家园的故事。
青少年主人公们离开了家去施展魔法,但他们无一例外地,都要找到一条回家的路。
可能他们成为英雄,带回大量的财富,家是收藏他们荣耀的地方。也可能随着他们的成长,魔法最终消失,这不是惩罚,只是成长的必然结果,他们还是得回到烟火气的日常。甚至他们的探险历程本身就是寻找回家之路的历程——
鲁滨逊把家建在可以看见海滩的地方,期望向过往船只求救回到大陆;多萝西前往翡翠城,希望无所不能的奥兹国王用魔法送她回家;小王子终于想清楚玫瑰花对他的意义,渴望回到那颗小星球;汤姆·索亚、爱丽丝……回家的路那么远,又那么近。
对《柳林风声》里的动物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眷恋,也有“近乡情更怯”的忐忑。
河鼠一次次质问迁徙的燕子、田鼠:“我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你们非要离开这个地方不可呢?”
他面对着老河坐下来,只有老河,永远忠实,也会永远守护在自己身边。
獾先生对孩子们讲述黑树林的由来,这里原本是个城镇:
人们来了又走,可是我们始终留下不走。原来有老獾,现在这里还是有老獾。我们獾是坚韧不拔的,一旦认定一个地方,就会长期居住下去。也许,我们也会迁出去一段时间,可我们会耐心地等待,过一段时间之后又会迁回来。永远是这样。
当鼹鼠走在树林里时,突然闻到了家的味道。这一声召唤,让鼹鼠浑身像触了电一样震颤:
尽管他的家又矮又小又破,里面几乎空无一物,但那终究是自己的家,是自己一砖一瓦亲手搭建起来的家园,是劳累一天过后,可以快乐地落脚的地方。很显然,这个家也喜欢他,想念他,希望他早点回去。家把它的思念传递给他的鼻子,用悲伤、哀怨的声音向他倾诉,它不生气、不愤怒,只是委婉、哀伤地向他传递一种信息:这里是家,快回家吧,家需要你。
癞蛤蟆夺回蛤蟆宫后,独自一人在房间里把《癞蛤蟆的最后一支小歌》唱了一遍又一遍:
癞蛤蟆回家了!
癞蛤蟆归来啦!
我不禁联想,这是作者格雷厄姆写自己的家园情怀吗?5岁时父母离婚,他被送到泰晤士河边的祖母家寄养,就像离家的鼹鼠一样,是河滩收容了他。这会不会是格雷厄姆给儿子构建的心灵之家呢?这本书原本是他写给儿子的睡前故事,这个可怜的孩子生下来就几乎看不见东西,性格也非常古怪(可能是自闭症儿童),格雷厄姆像老獾先生一样给予他最温暖的爱,希望他像癞蛤蟆一样,能够得到友情的支持,最终回家。
当然,这些都仅仅是我的猜测。小南,我无比希望你也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某种力量,也许来自对友情的信仰,也许来自你内心的成长。将来无论去到何方,请始终记得,家就在身后,转身就能到的地方。
晚安。
爱你的姑姑
2018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