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看了一土学校的李一诺写的《人到四十明白的事》里面有一句非常简洁明了的话:It is not about you.
感觉很难用同等的中文去表达而得到同样效果,可能最接近的就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次谈话,部门经理讲起演员黄渤时讲的那句(大意):“(放开演,)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但是,仍然有很多微妙的差异,很难用语言解释清楚。
这句It is not about you在李一诺文章中的上下文是这样的:
“十几二十岁的时候要个性,觉得我就要这样就要那样……现在明白,那都是表面功夫,感动自己用的,对世界没什么意义。最重要的是把你相信的事情做成。为了这个目的,该你演啥你演啥。不是没原则,而是最终,It’s not about you。”
此为上文,下文则谈到创业的干活儿,脏活儿累活儿混在一起干,场面上、台前幕后都要对付。“实际大部分时间是一地鸡毛,踩在泥巴里干活。”不过,即使是一地鸡毛,你也要记得,还有些东西在云端里。
充分参与社会的成年人也都知道,我们的生活、工作、社交、休闲、社会活动、经济活动……更换各种不同的场景,仍然是该演什么演什么,演什么也得像什么,事情才能有所进展。没有不需要代价的进展,在等价有偿的规则下运行的,是比较健康的市场。
在《日常行为的自我呈现》一书中,作者很严肃地总结出,我们日常行为呈现出来的自我形象,是一种与表演艺术相通的活动产生的效果。当人的察觉到了一定程度,对外界、对自己的内心的省察都足够敏锐,就容易穿透这层表演的面纱,把握实在的内核。
不过这个内核,也可以是空虚。
所以,It is not about you, 说得多好啊。懂的就懂了。剥除外衣,直奔内容的行动,有时并不令人舒服,甚而是令自己不安的,有时不免反悔:继续装多好,相对安全。
但是,真的安全吗?还是只不过因为回避冲突而相对有点安全感?换个字叫“怂”对吗?并且“怂”还真有点让人舒服,从心嘛,不必说理嘛,不费劲嘛,不勉强嘛。
其实,“怂”的真义,并非勇气不足,而是对舒服区的留恋,“舒服区”嘛怎么会不舒服。然而舒服并不等于安全。很多时候,越轻松越不安全,越不奋进越累。
或许和跑步是一个理儿吧:跑得越慢越觉得累,不把速度提上去,累的时段就更长。当然速度过了一定限度又造成消耗性的另一种累法。这个度,还是要找准自己的节奏才能把握得到。
人做事的时候能意识到'It is not about you', 挺好,少很多明的暗的负担。其实活到一把年纪的人,多半自然懂了。然后出现分野:有的越发要加重负担,唯恐不够装;有的撂了负担,如清风般自在。
下面开始有点歪楼。但也不是完全无关“表演”。
某日,参加一次公共讨论,小范围内与第一次见面的行业人士讲起自己的问题与想法的时候,忽然觉察到自己的喉咙是紧的,知道了自己有点焦急,试图用最简明的语言说明自己的想法,探寻对方的想法,偏偏做不到。
这么着急干什么?是因为知道交流的时间苦短,想把有限的时间利用最大化,结果着急,反而造成思维与表达的拥塞,效果恰好相反。
所以我要重新念起这个咒语:不着急,不着急,不着急。“着急是魔鬼。”
尤其是公共讨论的场合,倾听比表达重要,理解比批评重要,观察比裁判重要。这不是说每一组的后者就不重要,而是说,要掌握情势,先做好前者,才能做好后者,这就要求“不着急”。
常说“好戏在后头”,有价值的部分,值得等待。错过这个时间段又怎样,世界并不会因此变得更坏或更好。但是当然,专注于这个时段,就有可能出现时间的弹性,使得时钟相对慢行,来得及做事。来得及因应所有的变化。
所以耐心点吧,不着急。春天花会开。雨说来就来,说停就停。因为是春天嘛。
很久很久以前,一本日漫里的猪猪禅师说:
“下雨了,怎么办呀?”
“等雨停了就好呀。”
世事当以同怀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