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实践团参观沂蒙红嫂纪念馆

       为深入探寻红嫂情怀,传承沂蒙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7月14日,“求索”实践团前往临沂市沂南县红嫂纪念馆,重温沂蒙红嫂感人事迹,深刻感悟“党群同心、军民情深”的红色文化内涵。


       纪念馆的展区布局严谨而生动,实践团成员按照展区布局,依次参观“红色沂蒙山”、“红嫂原型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大姐李桂芳”、“拥军妈妈胡玉萍”、“沂蒙红嫂群体”、“将帅在沂蒙”、“永远跟党走”及拥军支前情景再现馆等十个展室。每个展室都像一扇通往历史的窗,泛黄的书信上,娟秀的字迹记录着对前线战士的牵挂与鼓励;磨损的纺车旁,仿佛仍能看见红嫂们日夜纺线、支援前线的忙碌身影;复原的战地医院里,斑驳的墙壁、简陋的病床,无声诉说着战火中生命与希望的接力。通过详实的图文资料、珍贵的历史文物以及生动的场景复原,实践团成员全面了解了沂蒙妇女在革命年代以乳汁救伤员、用肩膀架桥梁、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事迹,深切体会到她们为抗战和解放事业作出的巨大牺牲与卓越贡献。


       其中,“沂蒙母亲”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养育革命后代、“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带领妇女用肩膀架起“火线桥”的李桂芳、六十年拥军不止的胡玉萍等红嫂的故事,让实践团成员深受震撼。这些平凡的女性,在战火中褪去柔弱,用无私与坚韧撑起一片天空。她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点滴行动中汇聚成改变历史的力量,成为红嫂精神最生动的注脚。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此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历史回顾,更是一场精神洗礼,红嫂精神不仅是沂蒙大地的精神丰碑,更成为跨越时代的精神火炬,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


       峥嵘岁月难忘,革命精神不朽。“求索”实践团成员一致认为,作为新时代青年,将以红嫂精神为指引,在学习与实践中传承奉献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未来,实践团将持续挖掘沂蒙红嫂故事的时代价值,通过线上宣讲、校园展览等形式,让更多人铭记那段军民同心、浴血奋战的历史,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


                                                                                                             撰稿:赵锐瀚  于季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