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站在这里,回顾多年的教学经历,我有三点思考想和大家分享:
首先,做教师,就要做一名精耕细作的老师
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家庭的希望,都是父母奋斗的动力。所以我们的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需要我们用心对待,精耕细作,脚踏实地的做好教书育人的每一件事。需要我们认真备好且上好自己的每一节课,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去感知美、了解美、爱美、追求美……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书更应该是育人。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文化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终身学习的能力,感受生活美好的能力以及面对挫折的能力。我觉得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虽然做的还远远不够,但一直在摸索,在尝试……
其次,关注学生课堂状态,培养专注力。
课堂上学生的专注力,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及时提醒,保证学生专注于课堂,且不可让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反之,你讲的再精彩,课备的再充分,下面学生乱糟糟,或者心不在焉,那么你所做的一切都徒劳无功。我们知道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想法设法让学生敬畏你喜欢你,爱上你的课堂。这一方面我们学校的葛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前两年我从六年级学生的作文里感受到学生对他的喜爱与惧怕。学生眼中葛老师“喜怒无常”、“一惊一乍”,换而言之就是他的课堂有起伏,有吸引力。字里行间也透露着孩子们对他的课的喜欢,所以上课自然会专注,他的教学成绩一直不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这就是一位教师的教育魅力。作为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除了平时做到刚柔并济,恩威并重。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专注力,通常我是这样做的:(1)老师讲课时,要求学生坐姿要端正,放下手中的一切东西,眼睛专注于老师;(2)读书时,要求学生捧起课本,眼睛专注于课本;(3)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眼睛专注于这位同学,仔细聆听。这些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不断督促,不断提醒,不断强化,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只要长期坚持,时间长了,一定会看到想要的结果!
最后,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备好课,用好手中的教材,变“教课文”为用“课文教”。
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是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教育目标都要实现是很困难的,但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就拿语文教材来说,每个学段有什么教学要求,每个板块儿有什么功能?每个单元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能让学生具体学会什么?达到什么程度?我们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教学。譬如四年级上学期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提问题;下学期则要求学生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试着解决。我们不能发现,提问的要求已经提高了。教师要明白这一点,才能有目的的教会学生这一技能。除此之外,作为语文老师,对于其他学段的教学要求也要有所了解,这样你的知识结构才会更系统化,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例如阅读能力方面,三年级要“学会预测”;四年级要“学会提问”;五年级学会“快速阅读”;六年级学会“快速浏览”;再譬如识字教学:三年级以下应该是集中识字,四、五年级是部分指导,六年级则需要让学生独立完成识字,如果你还不放手,就剥夺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所有这些我们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每次习作不仅要完成单元目标,还要设定一个常规目标,例如,这次教会学生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下一次教会孩子们“地”、“的”、“得”用法,再一次,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过渡句,接下来再教他们如何修改作文等等,一步一步慢慢来,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这些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力。虽然这些做起来并不容易,但我们依然要坚持。
总之,教育是一项年轻的事业,需要我们有一颗年轻的心,虚心求教,不断学习,辛苦耕耘,精耕细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做的更好,成长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