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剧情,活在人生的真相里》读书笔记

《走出剧情》 李雪

《序 放下剧本里的纠葛》

☆  “为了你好”是一种攻击,而不是爱。

☆ 既然剧情里没有真实的爱与恨,我们便无须再纠结于过去剧本里的爱恨纠葛:没有什么需要被证明,也没有什么需要被原谅


《允许每个人如他所是》

☆   如果你的生活中有这么一个人,只要与他相处,就会被激发各种强烈的情绪、无数的纠缠和痛苦的感觉,那么这个人就是你的灵魂伴侣——专门“修理”你的人。不,专门“引导”你修行的人。

☆  真实有爱的关系里没有或很少有付出感。

☆  当我们陷入套路中时,可以问自己:我为何会陷入这个剧情?为何总是扮演对方剧本中的角色?如果一个人会陷入别人的剧情,一定是因为他内心也有一个类似的剧本。

☆  解套确实很不容易,因为童年潜意识中的剧情套路不仅是心理层面的,甚至是生理层面的。

☆  ……这些角色确实在我身上存在,但那不是我;我可以更自由地选择,我的存在要比所有剧情宽广的多,人格也越来越宽广。就这样一步一步,慢慢地跳出来。

☆  这就是界限,界限即自由。当我们能够尊重每个人的界限时,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做自己的解套人》

☆  所谓心灵成长,我们要与之和解的起始是自己内在的父母。

☆  允许父母按照他们的意愿过一生,允许自己按照自己的喜好过一生,就是对父母、对自己最大的慈悲。

☆  修行的法门有千千万万,但万法归宗,都是要向内看,增加对自我的认识和觉知。如果一个人通过某个流派的修行学到了很多正确的道理,这些道理又让他觉得自己更加正确,看别人处处有问题,那么他就走上了歧途。


《心智发展源于体验而非知识》

☆  真正的心智发展必须源于自由完整的体验。

 所有的心智发展都需要以体验为支撑。

☆  最好的父母不会切断孩子的体验,允许孩子完整地按照自身意志体验生命。

☆  ……通过体验与事物本质链接,发展处心智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从自体自恋走向客体关系》

☆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经常抱怨:“我辛辛苦苦安排好一切,为儿女付出了那么多,他们怎么不知道感恩,还总是跟我对着干呢?”因为儿女只是父母付出情感的道具啊!他们本身的存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并没有被听见、被感知,所以无论父母为他们做了什么,他们不仅不会感恩,反而会反感,觉得被控制。

☆  孩子跟大人一样,是需要被倾听、被看见的人。

☆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受过创伤,关系的意义就在于双方一起努力,从一个人的世界中走出来,建立有客体、有他人的世界。这种踏实关系的存在,会让我们真正放松下来,学会信任和交托。……当我与你同时存在时,幸福就降临了。


《所有能量用于发展自我》

☆  得不到伴侣的支持,觉得自己很无助,没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法过自己想过的人生,这是很多人的剧情。尤其是婚姻中的女人,更容易认同这个剧情,即“幸福必须经由一个男人才能实现”。这其实是一种心理上没成年的状态。

☆  当我们认定一件事是好事,那就竭尽全力去做,不用等待任何人的支持。能够理解你的人,自然会跟随你、支持你。自己站稳了,别人才愿意与你为伍;自己能对目标负责,别人才愿意鼎力相助。这是人性的定律。


《不要向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索爱》

☆ 需要强调的是, 心理发育水平跟道德无关。有些心理发育处于自体水平的人同样乐于助人,做事的时候同样考虑对方的利益。而心理发育到客体水平的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和对方都是平等存在的人,既能尊重自己的感受,也会关心对方的喜怒哀乐,在关系中的互动良好,能够彼此妥协,却不背负纠缠。大部分人的心理发育都介于自体水平和客体水平之间。


《人格健康的标志:有能力和解》

☆  可以发生冲突,也可以和解,这是一个人人格健康的重要标志。要想拥有这样的健康人格,首先得有一种信念:相信自己是结实的,不会因为对方表达了攻击性而破碎,不会因为害怕被报复而压抑攻击性;相信父母是结实的,虽然我们表达了攻击性,他们可能会难受,但是不至于陷入无休止的抑郁和痛苦中。

也就是说,内在的自己是结实的,内在的父母也是结实的,这样我们就敢于在关系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要,表达自己的攻击性。即使发生冲突,也能够伸出和解的橄榄枝,这样的关系才是坚韧的。


警惕隐蔽的权力关系》

☆  很多人在表达自己的需求时,往往不能直接简单地说出自己要什么,而是先证明自己的需求是有道理的,自己的欲求是正确的,应该被满足。既然自己是正确的,就意味着如果对方不满足你、不顺应你,那么错就在他;如果对方满足了你,也不是出于他的好意,而是他理所当然就该满足你。可想而知,这种关系让人不舒服,因为它是一种权力的关系,而不是爱的关系——我对你有权力,所以你应该听我的。


《肯定对方的感受》

☆ 当对方表达自己的感受、观点时,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回应,最简单的方式是肯定对方的感受。很多时候,一个人倾诉自己的感受,比如最近遭遇了什么难过的事情,他并不需要别人给出解决方案,而只是希望被倾听。 

☆ 当对方没有请求我们给予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要忍住,不要着急去解决对方的情绪和困扰,而是倾听对方,给对方一点空间。


《在情感勒索中长大的男人》

人的本性都渴望自由,渴望拥有自由意志。听父母的话,自由意志就会被压抑,自然感到痛苦和愤怒。所以,当收到父母强烈控制时,懂得反抗的是正常人,而有些人不仅不反抗,还要加倍孝顺父母,对父母加倍付出,他们内心的愤怒去哪儿了呢?

☆ 如果一个男人从小被被妈妈情感勒索——要照顾妈妈的情绪,要以妈妈的感受为中心,那么这个男人表面上看起来对女人通情达理、愿意付出、很是包容的样子,但其实他的骨子里十分厌恶、鄙视女人。只要女人对他表达情感需要,他就会觉得无比沉重,恨不得赶紧躲开,甚至还会攻击和羞辱女人。在这种男人眼里,女人不可以有情绪,女人的情绪不是正常人类情感,而是发臭的恶疾,让人唯恐避之不及。在这样的婚姻中,如果女人不觉醒,继续跟男人纠缠,必然会变得越来越枯萎,越来越像一具绝望的行尸走肉。

家庭里最孝顺的那个孩子,往往都是童年得不到父母的爱,又被父母情感勒索的可怜孩子。他们会不断地为父母付出,因为他们总是妄想:“我再多付出一些,就会得到父母的重视了。”这种妄想会驱使他们不惜把自己的小家庭掏空,可以想象,这样的小家庭是过不好的。


《付出感,婚姻关系的坟墓》

☆ 亲密的能力,天然源于童年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母婴关系。

☆ 内疚是人类最不愿意承受的感觉,所以古代有剔骨还肉一说,现在有很多男人宁可净身出户,也要离婚。

☆ 当一个人在关系中不断牺牲自己、辛苦付出,会累积越来越高的道德资本。道德资本像一座堤坝,拦截了爱和亲密的流动;道德资本越高,关系越趋近死亡。付出感必然伴随怨气,付出越多,怨气越重。

如果在关系中觉得自己是在付出和牺牲,就意味着“我不爱这个关系”。若父母对孩子抱怨“我为你付出了一辈子”,言下之意就是“我一辈子都没有爱过你。”

在我们喜爱做的事情上,无论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都是快乐的。

现实生活中,每时每刻享受当下不大可能,偶尔发发脾气、抱怨几句在所难免。但整体上,心中有爱的时候,不会觉得自己是在为对方牺牲和付出,因为这是自己真心想要的生命体验。

☆ 不幸童年写给我们的“魔咒”是可以解除的,这需要我们在生活细节中不断觉知。

☆ 当我们能够从潜意识的“魔咒”中醒来,成为一个心理上的成年人,为自己创造内心真正想要的生命体验,自然能够建立起亲密流动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再是那个潜意识里恐惧随时被抛弃的孩子。成年人之间,不存在抛弃与被抛弃,只存在合适与不合适。无须再去讨好对方,只需要尽情为自己创造丰盛、亲密、流动的人生体验。


《婚姻的底线》

☆ 不开心的婚姻容易让女人的面容越来越憔悴,精神长期抑郁,生命力和创造力日渐衰退,而且越衰退就越不敢离开这段婚姻。

☆ 在婚姻中,彼此不能交流情感感受,一方像黑洞一样总是毫无反应,或者不断评判、否定、攻击对方的情感需求,这是世上最亏本的事情,因为亏掉的是人的生命力,是人对幸福的感受力。所以,婚姻不能碰触的底线不是出轨,不是家暴,而是在一起真的不开心。


《对与错的自恋捍卫战》

☆ 有一种婚姻关系,无论外在看上去多么美满,实际却让人痛苦不堪。这就是婚姻中的一方或者双方有着脆弱的自恋,把捍卫自恋当作第一重要的事情。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总在区分对错,更准确地说,总在捍卫自己是对的,证明对方是错的。

☆ 如果一个人在乎自己的正确,源源胜过在乎真是的关系和活生生的感受,那么他的心理发育水平注定无法建立滋养的亲密关系。在他的关系中,另一方必然会枯萎,甚至会怀疑自己的欲求是可耻的。不敢再发出声音,不敢再期盼得到回应。

☆ 如果一段关系总让你觉得自己是错的,让你越来越不敢发出真实的声音,那么这肯定不是好的关系。好的关系,不是没有冲突、没有问题,而是无论自身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它都不会让你感觉自己不好,两个人可以一起面对、一起成长。


《成长,不要太用力》

☆ 为什么我会如此全能自恋呢?因为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活在深深的无力感当中。

☆ 我们想要活得更好,确实需要不断地让自己成长。但是一旦用力过猛,这种美好的成长动力又会变成新的牢笼。

☆ 当一个孩子得到无条件的陪伴、无条件的允许时,他的状态自然会慢慢改变,成年人也是一样,也需要无条件的爱来静待花开,做自己最好的父母,不含期待地陪伴自己内在的孩子。

无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发现多少问题模式,分析出多少扭曲的动力,都要保持一种温柔的觉知:我不是要训练和改变自己内在的小孩,而是要试着去理解他,陪着他慢慢走。

☆ 希望每个人都能放过自己,温柔以待。

最快的成长路径,其实恰恰是最温柔、最不用力的——看见自己,放过自己。


《不优秀,不配活》

☆ 人最可悲的事情之一,就是婴幼儿时期已经学会了懂事。

☆ 一段美好的关系确实是一种绝佳的救赎。然而, 在这种关系降临之前,还存在于一个规律:如同银行只愿贷款给不缺钱的人一样,真正的爱也只降临在不缺爱的人身上。

想要得到救赎,自我负责才是最重要的先决条件。

人心都是相通的,当我们肯自我觉知、自我负责的时候,通常对方也更愿意陪伴和倾听,更主动给予回应。为什么呢?因为轻松啊,内心没有了恐惧和负罪感。面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两个人互相看见,互相给予爱的确认,关系自然会越来越好。


《不让自己成为对方的囚笼》

☆ 每个发自内心自律的孩子,都是被充分尊重、给予自由的孩子。

☆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有自己天然的精神内核来指引,父母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保护这个精神内核不被破坏。在爱和自由的土壤中,智慧会自然生发。


《评判与不接纳让关系受伤》

☆ 伤害关系的,不是一个人有缺点——大家都有很多缺点,事实上,真正伤害关系的是评价和不接纳。

☆ 有一种有趣的现象,越是表现无助、能量上退缩的人,越是容易遭受攻击,攻击者似乎无意识地想要打破对方的退缩,让对方敞开能量接纳自己。

☆ 评判无论对自己、对别人都没有正面意义,只会加重自己内心的分裂和痛苦。


《内向,因为关系是对自己的损耗》

☆ (看母亲的脸色)这对孩子来说,是巨大的精神损耗。首先,压抑感受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阉割、自我损耗;其次,小心翼翼地揣测、迎合妈妈的感受,会造成孩子总是处于焦虑之中,担心自己做得不好,又惹妈妈生气。这种单向的关系模式,是形成内向性格的主要因素。只要和别人相处,就会无意识地牺牲自己的感受,以对方的感受为中心,总是焦虑自己的做的不够好,让对方不满意、不开心——这是一种顽固的内在剧情。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内在剧情并不等于对方的真是需要,真实的对方可能并不需要别人围着自己的感受转。


《积极地不改变自己》

☆ 绕了一大圈,最终又回到我说过无数遍的话:看见真实的自己,接纳真实的自己自。……看见自己确实非常不容易,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被温柔以待,积极地不改变自己。

保持这个中正的位置,需要我们对事情背后的动力有细腻的觉察。当我们做事时,背后的动力是无法忍受现状、无法忍受自己,是要粉碎自己、重塑自己,还是接受现状,聆听身体的声音,呵护内在的欲求,顺应内心渴望去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这两者的差别,就像妈妈带着孩子出门,有的妈妈自顾自走在前面,孩子努力追上妈妈的脚步,生怕被落下;有的妈妈则走在孩子旁边,关注着孩子,跟随孩子的步调前进,跟孩子一起探索世界。


《内耗的外驱力与创造性的内驱力》

☆ 对父母来说,不是要去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而是不要破坏他们的内驱力。这需要父母尊重界限,不把自己的要求、期待、焦虑、恐惧加诸孩子身上。父母只要做到这一点,孩子就能听从内在的召唤,发展自己,保有内驱力和创造力。


《难以觉察的深层自恋》

☆ 活在严重偏执分裂中的人,他们的自恋脆弱到不允许自己意识到自身有一丁点儿的不好。

☆ 美好的关系就像抛能量球,两个人一次又一次地抛出自己的情感渴望,期待被对方默契地接住。偶尔失手,球落地了也不要紧,捡起来继续抛就好。通过一次次发出信号和接受信号,联结得以不断增强,双方都感受到关系的滋养,幸福就这样产生了。

☆ 通过这次觉察,我发现自己是多么容易对别人接收不到我的信号而感到暴怒。又因为暴怒没有被觉察,直接导致自己从关系中撤退,生活中很多本来挺好的关系就这样逐渐冷却并走向终点。


《关系的真相,在感受中》

☆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催眠”中长大的。“你不能骄傲,要虚心接受批评”“不虚心的不是好孩子,你这辈子就完了”……从小到大的所谓“教育”,其实是一场连续不断的恐吓。几乎没有人告诉过我们,你可以去体会自己真正的感受,做让自己舒服的事情,以至于我们总觉得舒服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未知的灾难,不敢放松地享受当下。

真诚交流的人,不会阴阳怪气地说话,就算他的观点跟我的截然不同,他带给我的第一感觉也是吸引我去阅读、思考,而不是出发我心理上的不适。

☆ 假如一个人打着“提供不同观点”的旗号,说些让别人不舒服的话,那么真相就是,他在向别人投射负能量,他潜意识里的目的是让别人不舒服,而不是交流。

☆ 网络上如此,生活中也是如此。当我们把那些时常投射负能量,把内在分裂搞成外在冲突的人都清理出通讯录,才会有时间和心力去跟真正值得珍惜的朋友交流。

☆ 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看真相,一个人做一件事,实际上达成了什么效果,就是他潜意识里的真实目的。比如,一个人总对你说“我这么说也是为你好”,可你听完后会更加沮丧、更加怀疑自己,那么他的真实目的就是打击你,把他内心的自卑和恐惧投射给你。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剧情,偶尔也会不可避免地掉进剧情,在关系中制造冲突。值得你珍惜的朋友,一定真心希望你越来越好,不会持续地把“你不行”的剧情投射到你身上,让你总感觉能量低沉、被卡住。在那样的关系中,对方潜意识里的目的可能并非为你好,而是希望你承接他内在的负能量投射,让你扮演他内心戏中的一个角色而已。


《缔造幸福的脑神经回路》

☆ 大部分人的婚姻悲剧都在于此:两个内心都带着巨大黑洞的人走到了一起,像婴儿一样哭闹,期盼对方来安抚、满足自己,结果却总惹对方厌烦。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才是被好好对待,所以彼此折磨、纠缠、怨恨。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亲手去创造满足的体验,缔造幸福的脑神经回路。

☆ 双方都有成长的意愿,才可能彼此滋养。

☆ 如果有一个剧情让你屡屡中招,自己明明不想,却总是滑入固有模式,那意味着你内心深处有种渴望未被满足。一开始你也不知道该如何满足自己,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极富耐心地去倾听内心的渴望,用理性和智慧去创造满足,缔造新的脑神经回路。


《关系中的自我功能阉割》

☆ (奶奶一直让孙子小心,即使周围并没有危险)这位奶奶做的事情,就是在阉割孩子的自我功能。……案例中的儿子已经确认环境安全,奶奶还要一再叮嘱,行为背后的含义是,你根本没有保护自身安全的意识,你不具备这个能力,所以需要我来提醒你,替你完成这个自我功能。这样的催眠,就是在侵犯孩子的界限,阉割孩子的自我功能。

☆ 当女人能够守住界限,只在男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意见,不需要时闭嘴,并且能够发现和欣赏男人一点一滴的进步,把男人主动奉上的自我功能还给他,就等于把尊严换给了他,把雄性力量还给了他。

☆ 当男人不被指责时,他才有空间自我反省,这是成长的契机。

☆ 归根结底,女人的自我成长并不是为了取悦男人,也不是为了保全婚姻而委曲求全,而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加完整和自由的人。在生活中找回自己内在的中心,不被牵扯掉入各种陷阱,去享受、创造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体验。


《百分之百的自我负责》

☆ 真相并不复杂,难的是我们不肯正眼去看。

☆ 什么是百分之百的自我负责?百分之百的自我负责指的是我不再要求任何人为我的痛苦做出改变,我直接去为自己的幸福做事情。

☆ 我们不能保证自己做出的选择百分之百正确,但至少能不为之后悔。无论选择的结果是什么,我们愿意去体验,并对自己负责。


《意识与潜意识的撕扯》

☆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剖析拖延症形成的心理成因)第一个可能性的成因——“这不是我选择的”,也就是说,没有主体性。

☆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我选择,我体验,所以,我才存在。

☆ 造成拖延还有一种情况:潜意识里不想做这件事,但意识上又觉得应该做,不允许自己意识到背后的抗拒。

☆ 拖延症的第二个可能性的成因——脆弱的程序化假自我。……真自我是由活生生的关系形成的,而活生生的关系是有弹性的。比如,孩子看书学习时,父母看他的眼神中充满爱意;孩子打游戏、发脾气时,父母或许有情绪,但眼神中还是充满爱意的。这种连续的爱意是有弹性的,所以有真自我的人会比较灵活,能够根据当前情况调整自己的应对方式。

那么,僵化的假自我是怎么形成的呢?比如,只有孩子专心学习时,父母才满意。如果孩子打游戏、发脾气,父母则会冷漠以待,甚至攻击孩子。这样的孩子,假自我就很僵化,会跟具体的事情捆绑在一起。他们会处于一种无意识的恐惧之中,仅仅地抓住某些信念、行为方式,作为自我的框架,这就是假自我。

☆ 一个弹性的真自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因为预设的程序并不等于自我,打破就打破了。而僵化的假自我,由于已经把预设程序当成自我的一部分,所以打破程序就像打破自我一样艰难。


《不完美也有滋有味》

☆ 我是如何面对自己脆弱的全能自恋呢?我学会用一句话安慰自己:苟且地活着吧,就算有一大堆的麻烦解决不了,我也配活着,不完美的人生也不是一点滋味都没有,只要肯放过自己,承认自己的局限,不完美的人生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逻辑思维链接事物本质》

☆ 逻辑思维能力就是直接回归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样的思维方式几乎适用于所有事情。

☆ 当我们想要体验的时候,不要被限制性的信念所制约。……没有什么是必需的,一切都可以从零开始进行逻辑思考,大胆假设,谨慎求证。这样的人生会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并且有更大概率获得成功。


《别让童年的标签定义你一生》

☆ 标签之下,无人自由。我们需要时常留意,自己和孩子有没有被贴标签?这些标签会形成自我认知的催眠,让我们的人生只能沿着固定轨迹轮回,而错失更丰盛的人生体验。试着走出标签定义的人生轨迹,全然地活出任何面相,体验任何体验,都没有错。


《平庸的恶与团体正确》

☆ 被团队排斥,就等于死亡,这是原始社会的状况。现代社会早已不是这样,但是我们潜意识里依然保留着无意识的恐惧。

☆ 这里我要提到以为著名的思想家汉娜·阿伦特,她提出了“平庸的恶”。平庸的恶,指的是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下,没有思想、没有责任的犯罪,是一种对自己思想的消除,对下达命令的无条件服从,对个人判断权利放弃的恶。

放弃独立思考就是恶。

形成团体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更正确的人,而是为了更真实地做自己。每一个人的每一种面相,都可以在团体中呈现出来,被看见、被觉知。大家透过彼此的照见,来解开自己身上的枷锁。活得越真实、越自在,自然就会具有越强大的自我负责能力和越高的觉察力。成长,是一个自然而然被爱照见的结果,而不是拼命追求所谓更好、更正确的自己。

怎样阻止平庸的恶?警惕团体正确,保持独立思考,保持人的本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01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1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87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22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0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29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4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93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83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0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名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作者(英)丹尼尔·博尔(Daniel Bor)译者林旭文豆瓣http:/...
    xuwensheng阅读 15,221评论 8 54
  • 今天许久未联系的朋友告诉我他终于等到那个对的人了,好像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她就在那等他。 言语里透露着欢喜,他说,她...
    洪木木阅读 367评论 0 0
  •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省质检的时候,很多同学看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看到“矛盾”两个字就异常激动...
    兔兔侠的逆袭阅读 155评论 0 0
  • 闺蜜在前段时间谈了恋爱,于是她天天在我耳边叨扰着人生的奇妙!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会回应着她,后来听多了就没什么感觉了...
    失眠君阅读 27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