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班历史分享会问答环节
1.为什么好多大佬都喜欢看《万历十五年》呀?我记得人民的名义里面就出现过,你们看这本书的背后是在思考什么呢?我每次看历史类书籍都极为头疼,没那个耐心。就像《枢纽》,我看了很久,发现它的格局也很大,但是很难坚持把它看完。
我不知道为何大佬们为何喜欢看《万历十五年》,但我在看万历十五年却是满满的悲剧。各种斗争造成的悲剧。在这些悲剧中,信仰孔孟之道的文官扮演了男一号。文官与皇帝的斗争造就了万历的悲剧,文官与武官的斗争造就了戚继光的悲剧,文官与宦官的斗争造就了文官集体的悲剧,文官与文官的斗争造就了张居正、申时行和海瑞的悲剧。
至于人们所看到的明朝,不过是这些斗争的表现形式而已。
推荐一本书《四夷居中国》, 这个是关于理解什么是中国的书,看了这本书,再看施展的《枢纽》,应该会更容易些,得到上面施展的大师课《中国史纲50讲》也不错
2.小白老师,《万历十五年》之前有读过,给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申时行这个人,对于他“两边倒”“左右逢源”的态度你怎么看?看他不讨好觉得他也挺可怜的
如果说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是宝剑的双刃,那么申时行就是行走在双刃上的那个人,他一方面要避免重蹈张居正的覆辙,另一方面还得照顾到文官集团。他尽力在皇帝和文官集团之间寻找平衡。久而久之,他便成为抹稀泥的高手。如果说张居正的一生是悲剧,申时行的一生也不是喜剧,虽然他得以善终,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3.小白老师觉得有没有更好的去应对文官集团的方法
清军入关便是破解文官集团的良药
4.明朝没有重文轻武一说,却被文官左右,请问您是如何看待重文轻武与文官集团形成的呢?
明代的重文轻武程度不比宋代更轻。因为权力掌握在文官手中,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文官集团会极力压制武官。戚继光的悲剧便是这种压制的体现之一。具体请关注我拆解的《万历十五年》。
追问:终明一朝,是否有人洞察了两大集团和皇帝间的关系,并试图采取一些扭转态势、巩固皇权的措施呢?
张居正的改革可以说是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5.其实我还好奇,苏轼在大明文官氛围中,能否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虽然黑天鹅也会存在,但大概率是什么,好想知道。
这个就不得而知了,因为一个偶然可能就会改变历史的走向,就像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对秦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