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营销人都是大骗子》

乔治是第十代吹玻璃工艺传人,也是一位传承了这项具有悠久历史工艺的艺术家。他的公司制造酒杯。他与他的员工们都深信,每一种饮料都各有一种最适合的杯子。

瑞德的网站上说:“传递酒的信息,酒的香味与品位,要靠杯子的形状。用最佳方式将酒的信息传递给人类的感官是杯子的责任。”

更重要的是,连酒类评论大师罗布特.帕克也煞有其事的说:“无论从技术还是从享受的角度来看,最好的杯子都是瑞德制造的。他们的杯子对美酒的加分效果非常大,简直难以用笔墨来形容。”

现在全球数以千万的饮酒者都相信,无论是一瓶两百美元的高级酒,还是不到两美元的廉价酒,用瑞德的杯子都会变得更好喝。

你,信吗?

是的,这就是我最近正在读的《营销人都是大骗子》里一个普通的简单的但非常典型的营销故事事件,从故事中我们简单的便能推断出一些鲜为人知,但细思极恐的道理:

“成功的营销故事能够激发一大群消费者的或者是重要消费者的想象力。”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这些有趣的营销故事背后,消费者自身都是营销共犯这一铁的事实。因为世界观的雷同,而被掌握了诉求点的商家们“利用”,从而牢牢的被一种“不是买产品,而是买感觉”的消费理念所牵制,最终落入的营销人的“骗局”。可是,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心甘情愿的落入这个自己始终都愿意相信并且享受其中的故事。因为,刚需的消费理念已经成为了过去,我们在自己可支配的收入下,更愿意消费的是让自己开心的感觉,不是吗?因为无论哪种成功的营销事件其实就是提供消费者愿意相信的故事。

营销就是传播创意,传播创意是对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贡献。每一项信息都在改变市场。就像进化生物学一样,这盘棋局永远在变。新产销曲线早已从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本身升级到:从不需要到非买不可。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品牌或者企业来说,光是善于制造已经不足以生存,真正困难的是设计出值得制造的产品,然后编一个让消费者愿意置身其中并产生享受过程的故事。

于是书本告诉我们,所谓故事架构,就是擅用消费者既有的世界观来安排故事的元素。且不要试图改变别人的世界观。你应该找出具有特定世界观的一群人,配合他们的世界观设计故事。人们愿意购买或者接受一样东西(不论是宗教,候选人,产品或服务),并不是因为能满足某种简单的需求,而是因为它创造了情感的欲望。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近期特别火爆的网红现象的背后,更是被解读为:想要和自己崇拜的人做同样的事情,这种渴望是凝聚社会的力量,也是成功营销不可或缺的秘密元素。

难道仅仅说故事就可以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唯有当故事让产品或服务变得更好时,才能发挥说故事的效果。

营销人必须为自己的故事与承诺负责,否则消费者会越来越多疑,到头来输的还是所有的营销人。真正能持续打动顾客的只有一个简单可靠的策略:真诚。要信守承诺,就得百分百完全实现你的诺言。营销人不能为了赚钱利用说谎的本事伤害别人。绝对不能让消费者因相信你的谎言而受到伤害,否则你很快就会失去信用,并被消费者抛弃。

最后,故事当然是有技巧的,真正能奏效,具有冲击性,能传扬开来的那种让人惊呼“真不敢置信”的故事。这种故事不只具有谈论性,而且让人非谈不可。所以世界上没有小家子气的故事,只有小家子气的营销人。你要尽量把故事做大,大到让人不能不信,才能成就一个广为流传的营销故事。

书本的结尾简单的介绍了一些说故事的技巧和案例,这终究是让身为营销人的我有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细节。一切事物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我来说这确实是一本营销思路的教科书,但对于纯消费者来说,会不会是一些负面的营销解析呢?

欢迎你也来看看这本书,我们一起探讨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安静的阳光不写诗文。幸福的诗文都在阳光之间。 卫渔觉得自己现在很安静,因为他坐在阳光之下,他的目光跟着久违...
    死在水里的鱼阅读 301评论 0 0
  • 配合元旦 画个烟花 原图是在网上找到的 本来烟花应该用金粉 但是没有 涂了一层指甲油 味道太重了 该买金粉了
    大画玲珑阅读 261评论 2 4
  • 我想带你去看的,是不一样的重庆 安妮宝贝曾发过一个难得接地气的微博, 她说她花了四个小时给女儿做了罗宋汤和萨拉米香...
    用正确的姿势打开重庆阅读 253评论 0 0
  • 我已忆不起曾经意气风发的日子,那时的我还有着大无畏的梦想,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海阔天空。 而如今年龄不大,却失去了动...
    大杉阅读 30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