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感受是开始爱自己的一种能力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就如《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所说:“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个人需要,对于妇女,尤其如此。长期以来,妇女的形象和自我牺牲联系在一起,一旦把照顾他人当作最高职责,他们就会倾向于忽视个人的需要”。

和很多已婚女性有过类似的交流,谈起自己的付出,她们大多滔滔不绝抱怨老公是甩手掌柜,抱怨孩子让她操碎了心,抱怨公婆对她的不公平,甚至抱怨父母的偏心等等!最后还会补充一句:“费力不讨好”。

他们一边抱怨着,委屈着,一边又马不停蹄的付出着,就像停不下来的陀螺。而自己为之付出全部的男人和孩子却并不领情,有时候还被误解为无理取闹、莫名其妙。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吃了自己不会表达的亏。

郭老师是一位高校心理学副教授,她给我们分享了她早年家庭生活的一件小事,让我们体会不去表达的痛苦。

十多年前她的儿子高中三年级,为了使儿子在高三平稳度过,考上理想的大学,郭老师也是煞费苦心。她一边工作一边赶时间给儿子做可口的饭菜。早上四五点钟起床,中午还要打车从学校返回,争分夺秒做好饭等儿子下课,晚上更是陪学到深夜。

她的丈夫相对就轻松很多,不是喝酒就是打麻将,在不就是单位加班、执勤,日子一天天的过,慢慢地她心理就悄无声息地产生了很多抱怨和委屈:“凭什么每天都是我起来做饭,还要接送孩子,凭什么你一天养花看鸟的逍遥”。她越想越气,越想越委屈……每天都闷闷不乐,看老伴就是面目可憎,偶尔还挑三拣四故意找茬发脾气。老伴被弄得莫名其妙,杖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于是在下一个周一的早晨,她决定装病不做饭。老公看她不舒服就主动起床,给孩子做菜做饭,不一会,厨房里就飘出饭菜的香味。她装着睡觉,这期间老公进来几次,还给她盖了毯子,一如平常,没有任何不开心。

用罢早餐爷俩担心影响她的休息,是轻轻走的。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突然想明白了一个原因,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心里的抱怨和委屈。因为她从来没有和他们说过自己如何累,为什么会不开心”?

那时那刻,她豁然开朗,多日来的痛苦和委屈烟消云散。晚上老公下班,她向他表达了自己今天装病的感受,还有自己每天给儿子做饭很累的事实,老公拥抱了她。正如他所料,老公根本不知道她为什么会生气和不开心。

这件事给她的震动很大,原来一切的根源都是自己。为此她还写了一篇文章《体验幸福》,他的丈夫就是她的第一位读者。他们的感情因为她的改变更加浓厚。

很多时候,我们羞于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因为主动表达自己的需要,按照正常的心理活动是一个人弱小的体现,是不被成年人接受的。可是恰恰相反,当我们不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的时候,恰恰是我们心里成长的第一步,是我们的家庭走向和谐的第一步,更是我们开始学会爱自己的一种能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