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关注着你,要知道我们生来孤独 当你学着爱上自己,那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不能要求一种爱情那么的尽如人意,爱原本就是一场不必完美的修行。至少是,带着残缺感的遗憾才够有艳丽的颜色和记忆感。初见既是别离,我们无时不刻在告别中生活着。
别像个孩子一样死死抱住心爱的玩具不肯放,只有残缺才是人们想要填补的梦,
爱的能量是充满善意柔软的,爱让我们有力气去面对波澜壮阔的日子,让我们懂得感知生命的力量,而不是要你把爱变成一种一意孤行的感受去捆绑你爱的人。
是啊,今天又要说说爱情,这是我第二次说关于爱情的东西了!
记得之前我看过一篇文章,脑海里深深的刻下了其中一句话:“得不到的人都是梦,人人都喜欢做梦。”是不是人人都喜欢做梦我不知道,但我明白喜欢做梦的感受,因为有一种爱与生俱来就是带着空白感来的,所有的情绪都可以单凭一个人的幻想给这片空白填上色彩,不需要通过任何人的指引,这样的自由我想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也是不受任何束缚的、谁都不会发现的意淫。
这梦只是一种执念,会蒙住双眼和心的执念,人们都喜欢得不到的东西,所以任由自己被捆绑在自己的感受里,哪怕只是一下也不敢睁开眼睛看看现实。这种一厢情愿不能说是愚蠢,更准确的形容应该是太爱自己的感受。
我们的生活里没有那么多的观众注视着你,无论这片空白你要怎么描绘,那也只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因为这个区域里只有你自己,可以填满的那个空间的人是你得不到的,所以你听不见任何人的回应。
我还记得我在一个舞蹈老师的公众号里面看到了一个她认识的女孩子的故事。这个女孩子她长得好看,也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干练冷静。不紧不慢的生活在冰冷冷的大城市里,哪里都好,唯独单身,更惨一点的是她得不到的那个梦,在她那片空白区域里的人已经有了家庭。一个有了家庭和孩子的大叔成了她寄托未来的一个念想,这是种无法言说的残缺感,爱来爱去都是空白。
那位舞蹈老师说她不知道要怎么去帮助这个女孩来分析这样的事件,其实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沾染有妇之夫受到了太多道德伦理的制约,这是一件引火烧身的事情,整整四年来,这个姑娘没有一个男朋友,坚守着一个完全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人,好像已经成为了她的一种日常习惯。她自己打拼自己的事业,从来不向任何人低头,冷硬孤独却也悠然自得,唯独提起这位大叔,她才会显露出些许少女柔软天真的模样。
她从来不去打扰这位大叔的生活,只是偶尔当做朋友一般问候,我赞叹她强大的忍受能力,这么虐心的方式折磨着自己四年的时间还没有停止。她只是冷静的大步向前,一天又一天的继续过着自己的日子,和很多人争,和很多人斗,唯独不去和大叔的家庭争些什么。
得不到的美好如同平静的湖面风一吹就走样了,你以为的终究是你以为的,爱情和梦想不一样,如果你手握梦想,只要你肯去拼搏,你舍得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吃足够多的苦,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一切,你就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景,但要把爱情变为梦想,那是再怎么努力可能都实现不了的事情。
渴望得到关注和认可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这是人性的其中一面,我们渴望听到赞美和认同的声音,成年人的世界里充满了孤独和欲望,有一些人可以做到和自己相处得很好,他们不需要受到任何人的关注就能自给自足,但这一点是爱情不能允许的,最好的爱情是同行、成长、互相欣赏、互相关注和认同,这样的缺失并且以自己的感受作为一个圆满的圆圈是无法成立的,而这个姑娘只是一个半圆。
浪漫并非是一件必须要两个人才能完成的事,当你爱着自己,不管你的身边有谁没谁,你都会浪漫终身,这是自己给自己的承诺,坚固不破。
在我看来这位姑娘爱的不是大叔,她只是喜欢做梦,只是爱上了自己对于空白区域可以为所欲为幻想的那个部分。她依赖自己的感受,并对这样的梦上瘾,甚至不惜让自己的内里失去再爱别人的自由,大部分的时候人们以为的爱,不过只是对某个人上瘾罢了。
这种感受如同童话故事一般让人有一种假性而短暂的欢愉感,其实那都不是真的,我们能爱上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就要知道他也有打嗝放屁抠脚的时候,童话故事只是一剂止疼药,并不能治愈你真正缺失的部分。
有的人带着你最爱的气质和气息靠近你,如果你知道自己终究不适合那个半圆的形状,强迫自己与他结合在一起,最终磨合起来也只是遍体凌伤多一些,爱的部分只会在你们无休止的战火中消减最后消失。
得不到的人,不适合的人,一厢情愿去付出的人,等待的人,不要妄自菲薄的将自己的伤痛如童话故事般扩散放大,你只是想要受到关注和认同,并且期待有人听到你的故事为你心疼或是潸然泪下,放下那些楚楚可怜的伤痛和缺失的爱意,大家都很忙的,没人有空感受你的孤独。
原来你只是那么认真的爱着自己的感受,人人都爱做梦,至少要给挑选一些可以实现的梦吧,人人都那么入戏,最后要怎么办呢?
如果要问我最害怕做什么事,我想说我最害怕的大概就是做得不到结果的事
爱自己的感受没错,错的是过于自我陶醉,一心一意的沉迷入戏在自己的感受里。
因为我们生来孤独,需要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