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逍遥圈第一聚来得稍微晚一点。因为有朋友从没出十五就出差了,我们的聚餐,也就出了正月。
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我是好久没有和大家一起聚了,只是小范围的见了几个人,真是期待已久。周末,依然约在老地方——老家的小酒店。教地理的赵老师发进群潮汐图表,上午正好落潮。于是,海边长大的我们,童年时代赶小海的瘾彻底被勾引起来。几个中年姑娘约好,早点回去,赶海去。我们仨住一个区,一辆车,一路拉呱,迫不及待地回了家。先去酒店订上菜,跟已经很熟悉了的老板要上袋子、打包盒、小桶,熟门熟路地跟着前面的车辆顺顺利利进了赶海园。
虽已过春分,海风凉飕飕的,挡不住我们的兴奋,贪婪地闻着海腥味。先请旁边的帅哥帮我们拍个照,我们自己又轮流拍,先让手机饱了眼福,随后自然拥进了已经退出来的海滩。绿绿的海菜,梅同学很快就捡了两大包,说了每个人可以分一份。拿上小盒,开始了地道的下小海。对于捡海螺,我们都是熟练工。小水沟沟,礁石缝里,是小海螺的安居地。随手掀起小石块,果然那底下就有你想要的。圆圆的“鸡顶顶”、扁扁的小“坐盘盘”、细长的“钻钻儿”、还有鼓鼓碌碌的“辣肉”、小香螺,小时候赶海的小海螺都有,还真挺有货,只不过都是俗名,第一次这么认真地把它们写出来。
我和小时候赶海一样,自然是以玩为主,没那么勤快,拍拍照,遛遛海沿。梅同学和赵老师很用心,赶着潮流成了赶海的弄潮儿。后面来晚一点的霞同学和燕子,看到我在群里发的照片,自然是焦急万分,偏偏导航捣乱导,在门口又说要交费,找了人帮忙才进来。有打算的霞同学换好衣服,燕子直呼鞋不行,她穿的是皮鞋,我们都说没事,半推半就也就下海了。哈哈,直到海里就剩下了我可爱的同学们,潮水也跟上来了,才罢手,收获满溢。
回到酒店,已经在房间里的朋友冲好茶,暖好炕,坐下就立即上菜。“风卷残云”般的猛吃猛喝,就是过足了瘾。我们都吃饱喝足,我们的钢铁侠才在燕子电话呼叫后,赶场过来。怪我们不叫他,我们是全凭自觉,怕打扰他,有时候太有素质了也不好,哈哈。意犹未尽中,定下四月份再约,换个地方赶海,散场,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