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何出发
在进行某次线下分享的时候,有个小伙伴问了我一个问题:“梁子,你原本在公司负责的是薪酬绩效,与培训风马牛不相及。你是怎么走上培训这条路的呢?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记得我当时的回答是这样的“其实,我并没有刻意要走培训的路,我只是喜欢分享,享受在舞台上的感觉,回归到你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一点,这段时间自己之所以能做这么多分享,其实跟性格有很大关系,职位和职责是公司给的没有错,可是路是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双腿迈出去才能走得更远。我本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不太喜欢被各种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可是每个人又逃脱不了生存的这座牢笼,那只能尽可能在这座牢笼里更闹腾些。”
2.年轻是最大的资本?
在帝都这样的城里,人人各自忙碌过活,自有各种姿态的活法。
在这几个月的分享之路中,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有活得很洒脱的,有在聚光灯下的,也有为了过得更好拼命挣扎着的。
期间,认识了Peter哥,在德国几年的生活工作经历促使他回国后做起了空气净化器代理商的生意。作为一个成功的过来人,他这么说,到了我这个年龄,是有钱没时间,而像你这样的年龄,是有时间没钱,所以你们只能用时间来交换。
他在说这几句话的时候,语气轻松,可是我却在他的表情中看出来一丝的触动,我知道。他曾经也是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也是一路披荆斩棘而来。常常会有人这样安慰年轻无为的人:年轻就是你们最大的资本。可正是这样的一句善意的话害苦了大部分的年轻人。多少年轻人沉浸在年轻就是资本的谎言里,仍肆意消费着所谓的年轻。
我们会觉得还年轻,我们有的是资本,可时间是这个世上最公平也最无情的东西。努力了,时间会给我们回赠;虚度了,时间会在我们脸上无情地刻下印记,而我们却什么也没留下。
待我们青春消耗殆尽,谁来买单?
3.我们是哪种蚂蚁
回到文章一开始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我要尝试着走出去,接触更多的人。我喜欢把我们比作一只只蚂蚁,大家辛勤的在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里穿梭着,每个人的头都是低着的,用自己的触角小心翼翼的向前触摸着,试探着,前进着。
而公司就像是一个巨人,拿起一颗石子,在我们的周围画了一个圈,蚂蚁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便不敢轻易的迈出这个圈,从一开始的“不安分”到后来的“随遇而安”,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温水煮青蛙”,待到你觉悟时可能为时已晚。我们在这个圈里安营扎寨,学会了自娱自乐,时而艳阳高照,时而风雨交加,我们四处躲藏。
我也是这样一只小小的蚂蚁,从不安分过渡到了随遇而安,在公司报表、吃喝玩乐里惶惶不可终日。直到有一天,我的触角,不小心触及到了圈外,第一次在圈外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我才恍然意识到,原来这个圈,它不过是一座我自设的心理牢笼,不过是自我的画地为牢。于是,我试探性的迈出了第一步,才发现,外面的世界真大,正如那句话所说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然我不会帅气地甩上辞职信,背上行囊潇洒看世界,因为看世界的方式千千万,做好本职的基础上再去触摸未知何尝不是看世界的方式。我开始觉悟到自己可以、应该、肯定要打破蚂蚁定律,于是我开始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圈,强迫自己成为敢于突破的第二种蚂蚁。
在公司里,大家经常开玩笑,说道,我已经走上了网红的不归路了。在我自己看来,这只是我获取更多资源的一种渠道,我的初心是为了把自己积累的知识梳理和输出,清空混乱的大脑,然后再回归学习的状态。
可是等自己走出第一步的时候才发现,一旦出发,就很难停下脚步,也许是出于对这一路付出的不舍,也许是出于内心的责任感,我最终走上了培训分享师的不归路。其实,我爱的就是这不可归的快感。我始终相信,一路分享,一路前行会让我看到更精彩的世界。
成为哪种蚂蚁在于自己,只要不在我们行将就木之时,后悔未将触角探出或不知足常乐呆在圈里,足矣。毕竟每一只蚂蚁都有每一只蚂蚁的追求和快乐。我并不想过多地去鸡汤,去强迫所有人伸出触角。我只想把我的感受与君分享。至少我现在仍不后悔做第二种蚂蚁,如果愿意,接受我的共勉!